小剂量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2009-05-13李雪玲田中太
李雪玲 田中太
资料与方法
我院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适应证:①生命体征平稳。②无剧烈腹痛。③经阴道超声提示,异位妊娠包块<3.0 cm,盆腔游离液体<1.0 cm。④血HCG<3 000 Iu/m1。⑤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研究对象2005~2006年符合上述条件的自愿药物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263例,不论年龄大小,孕次产次多少,停经时间长短,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
方法①观察组133例:甲氨蝶呤50 mg单次分臀肌注射,当日口服米非司酮2次,第1次100 mg,12小时后第2次50 mg。②对照组130例,甲氨蝶呤75 mg单次臀肌注射。
观察用药1周住院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腹痛情况、口腔溃疡及胃肠道反应情况。若用药生发生腹痛加剧、B超检查显示包块增大、内出血增多,立即手术治疗。若无上述症状,1周后复查血HCG、血常规、肝肾功能。若血HCG下降≥15%,生命体征平稳,可暂出院,以后每周返院复查血HCG、B超,直至血}ICG降至正常。若血HCG下降<15%,可重复上次给药方法。用药次数≤2次,若2次用药后血HCG下降仍<15%,改用手术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①有效:生命体征平稳,无剧烈腹痛,用药后血HCG较用药前下降≥15%。②治愈:血HCG降至正常,经阴道B超提示包块缩小或稳定,临床症状体征消失。③失败:用药后发生腹痛加剧、B超检查显示包块增大、内出血增多,或2次用药后血HCG下降仍<15%。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中,第1次用药其中109例有效,20例2次用药后11例有效,9例失败而改手术治疗;有4例在用药后1周内腹痛加剧,而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为异位妊娠破裂,另外l例术中发现为黄体囊肿破裂而非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对照组中第1疗程110例有效,7例观察中腹痛加剧行手术治疗,13例2次用药后10例有效,3例失败而行手术治疗。
消化道反应比较观察组中15例发生口腔溃疡,3例腹泻,无便血,13例胃部不适、轻度恶心,其中1例发生呕吐,经对症治疗好转。对照组中36例有恶心、呕吐症状,其中8例合并腹泻,合并便血1例;合并口腔溃疡有18例,最重1例所有消化道症状均存在,持续将近1例。
化验指标比较对照组中只有4例白细胞下降<4×109/L,4例血小板降至<10×109/L,5例一过性肝转氨酶升高,经应用升白药(瑞白)及保肝治疗很快恢复正常。对照组中有15例白细胞降至异常,16例血小板下降至异常,经应用惠尔血治疗恢复正常,4例一过性肝转氨酶升高。
讨论
甲氨蝶呤是抗叶酸及抗代谢类药物,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可干扰DNA合成,抑制滋养叶细胞增殖并导致其死亡,从而使胚胎停止发育。甲氨蝶呤血浓度与其骨髓毒性密切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口腔胃肠道黏膜损害及肝肾损害。米非司酮为抗孕酮药物,主要竞争孕激素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力,产生较强抗孕酮作用,使妊娠蜕膜及绒毛组织变性流产,口服后0.7~1小时达血浓度峰值,持续12小时。所以,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疗效是肯定的。
本文资料显示,小剂量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出现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都较应用较大剂量甲氨蝶呤反应轻微,而临床疗效相同,故本文作者认为,小剂量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为治疗符合药物保守治疗适应证、自愿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