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狭隘理解作文“真实性”

2009-05-13汤宏英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肯德基真实性虚构

汤宏英

作文教学要高举“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的旗帜,这基本为广大语文老师所认同。“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以说各个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都对小学作文作了真实性的要求。

笔者对作文的“真实性”要求,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

长久以来,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着胡编乱造的现象,写天空总是万里无云,阳光明媚,哪怕那天是阴天;写教室总是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哪怕教室里纸屑满地;写到风景一切都是美的,哪怕只是一棵枯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他们缺乏观察的能力,对眼前的一切熟视无睹;其二是不动脑筋,套用旧有经验,按照“作文选”里的去写;其三是没有能力用语言表达所看到的一切,只好人云亦云;其四是已经不习惯写出眼睛所看到的真实的一切了,他们已经过早学会了杜撰,习惯了胡编乱造。

为文恰如为人,为文尚且虚情假意,为人又能如何呢?当一个人到了连真实的感受都不敢写下来,或是根本就丧失了表述真情实感的能力,这是多大的悲哀啊!

一次作文教学引起了我对“真实性”的思索

笔者在好长一段时间里,都十分重视作文的真实性,每一次批改学生作文,常会问上一句:“这是真的吗?”只要说的是真心话,哪怕有点灰色调,笔者也基本都是肯定的。学生作文中,确实出现了比较敢写真话的现象。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流水账似的烦琐或者过分概括缺少生动细节的现象。

【案例分析】

笔者上了一堂作文公开课《等待》,采用“以文引文”,借阅读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尘封的回忆,不知不觉间领悟“波折”的技巧。

在集体交流引起“头脑风暴”的环节中,有个孩子说了《等待肯德基》,大意是爸爸早上说中午要买肯德基回来,他就一直等啊等,等到中午,爸爸果然买了肯德基回来。

这时,笔者提出,如果要把等待肯德基的心情写得更加迫切,那么文章应该有波折。于是这个孩子将文章思路做了更改,大意是:爸爸说中午会买肯德基回来,他等到中午,爸爸两手空空回来了,他觉得十分失望,于是爸爸答应晚饭的时候买肯德基回来,他等啊等啊,爸爸终于买回了肯德基,他觉得真高兴啊!笔者对此修改做了肯定和赞许,并且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要有波折,才能妙笔生花。

就是这个环节,引起了很多老师的争议。

许多老师提出了质疑:“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作文要重在真人真事真感情,这样的指导是否教会学生弄虚作假,无中生有呢?这和“新课标”是否背道而驰呢?

老师们说得有理有据,振振有辞。笔者陷入思索之中:到底怎样去理解和把握作文的“真实性”?学生和老师们在理解作文的“真实性”时,是否过于简单呢?是否过于狭隘呢?

作文“真实性”不等同于如实地刻板地写人记事

“文以真为贵”,这话不假。但“真”应包括“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包括“材料真实”和“情感真实”,如果只简单地理解为写真人真事才算“真”,这是狭隘的,有失偏颇的。

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绝对不是生活的复印。再说,文字也没有办法、更没有必要将生活一模一样复印下来。比如有一天妈妈说:“你饭吃过了吗?要吃两碗掉,吃饱了,快点把作业做掉,字要写写好。你把我说的话听在心里吗?”这些生活中的口语,如果用书面语言的标准去衡量,属于啰嗦、不通顺。写到作文里成为:妈妈说:“多吃一点,最少两碗,吃饱了快做作业,字要写端正,听清楚了吗?”写的和妈妈说的并非完全一样,你能说这是胡编乱造吗?你能说这是假话吗?当然不能,符合生活基本真实的适当“虚构”,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本身就符合文字表达的需要。所以,如果在这一点上狭隘理解,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

再说,生活中不存在任何一个完整的作品,如果原原本本写下来,如实刻板地写人记事,没有取舍,没有综合,没有加工,那么写作就不是艺术,而仅仅是传声筒、记事本了。

托尔斯泰说:“我认为,如果直接写某一个真人,那写出来绝不是典型的——结果是个别的,特殊的,索然无味的东西。”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讲到自己创作的情况时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不全用这些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出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图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是一样,没有专用这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没错,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它需要对手中的材料进行加工提高,使其更具典型性。根据题目要求,把手中的生活素材认真筛选,作文中的事情,是从现实生活的事情中提炼出来的,是精心提炼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加工,是把“生活之花,酿成艺术之蜜”。

一味地狭隘理解作文“真实性”,是不符合写作规律的。

作文中必定存在一些“虚构”,虚构不是“胡编乱造”

写作中必定存在一些适当的“虚构”,虚构的目的不是为了说假话,不是为了欺骗,是表达的需要。狭隘地理解“真”,盲目地排斥虚构,以真假作为惟一的标准,这是错误的行为,这不仅会束缚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孩子们觉得越来越没有东西可写,而且容易挫伤作文的积极性。

狭隘理解作文的“真实性”,惟一的好处就是学生明白了写作文要写真人真事,那么坏处呢?就是不利于语言表达的简洁;不善于对素材进行加工,没有提炼意识;思维受到束缚,严重缺乏创造性;文章乏味平淡,没有感染力……

作文是学生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这种认识和感受可以是从某件真实的事情直接获取感受,也可以是学生对生活的综合认识和感悟,并非来自一两件具体的事情。所以在作文中对生活进行适当的移花接木,是可以的,并且也是有必要的。例如《等待肯德基》这篇文章,等待肯德基这件事情是真的,那种企盼的心情也是真的,在这基础上适当地“添油加醋”,使文章更具可读性,有何不可呢?

其实“真”和“假”在作文过程中并不矛盾,“真”重在真情实感,“假”重在布局谋篇,“假”最终是为了“真”服务。

作文“真实性”不拒绝“添油加醋”

撰此小文的目的当然不是为假“翻身”,只是觉得老师们如果过分狭隘地、死板地拘泥于所谓的“真人真事真感情”,这对于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写作兴趣、布局谋篇、素材取舍等都是不利的。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注意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些话语,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等,并没有死板地说写作文就是写真人真事,而是提到了“写想象中的事”,“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这不也是对作文“真实性”的更为广阔的理解吗?

最后申明笔者的观点: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可以在基本真实的事件基础上,在基本真实的感情上,添油加醋,妙笔生花,把简单的事物、情感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使文字表达更具有感染性,更具可读性。如此,才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有创意的表达”。■

猜你喜欢

肯德基真实性虚构
美国“找不到”肯德基
虚构
虚构的钥匙
虚构
蒙古国肯德基致247人食物中毒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过圣诞,360万日本家庭吃肯德基
又有人号称自己获有肯德基的炸鸡配方了,不信你做做
完形填空两则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