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 作文 写作

2009-05-13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义项习作儿童

曹 韧

当大家在就事论事地讨论新课标关于习作与作文划分的意义的同时,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将习作、作文、写作三个词放到一起,来一番比较分析,从文字学、训诂学,甚至词源学的角度,来认识这几个概念,或许会给我们廓清一些认识。

习,鸟练飞。《辞源》说文:“习,数飞也。”另有的义项是:复习,练习。《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以看出,习的本义,应该是鸟数飞。

作,兴起。《易·乾经》:“圣人作而万物睹。”释文:“马融作起。”另有义项是:创作,撰述。《论语·学而》:“述而不作。”

文,彩色交错。《易经·系词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引申为文雅。另有文字、文辞等义项。再有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义项。

写,有两个读音,一个是xí,另一个是xiě。在xí这个项下,第一个义项是移置。以此注彼。《礼记·曲礼上》:“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注:“写者,传己器中乃食之也。”第二个义项是:宣泄,排除。《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笺:“我心写者,舒其情意,无留恨也。”另有义项是:解,脱。在xiě这个项下,有三个义项,分别是用笔作字、描摹,抄录,熔铸。

“写”:《说文解字》说,本意是“置物也,谓去此注彼也”。《小雅》曰,写,俗作泻者,写之俗字。

明白了习作、作文、写作三个词的四个词素的含义之后,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词素的意义进行组合、融会,从而从整体上解读其意义。

先说习作,习的本义是“鸟练飞”、“数飞也”,即其基本意义是练习,是反复练习。作是兴起之义,习作即为练习兴起创作。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习作,这样解释似乎显得深了些。小学生的习作应该是练习作文的意思,看来要讲明习作的真正含义,还是要从作文的含义解读开始。

其实,习作一词真正正式进入写作教学的视野,是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开始的。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小学、初中、高中是统称为作文的。新的课程标准为了将小学与中学的作文难度及要求分开,就将小学三个学段的写作称为习作,而把初中段的写作称为作文。

作文是作与文的组合,作是兴起,文是彩色交错。文衍化出文雅、文辞之义。文的这个原初意义,从源头上、本质上就决定了所以成为文的文字、文章,交错相杂、变化、和谐为其本质的基本的特征。由此不难延伸想象到,文章必须有诸多要素,单一要素根本谈不到交错、相杂。这些要素包括形而上的内容与形式,包括形而下的语言形式,字、词、句、段,包括主旨与材料,包括此材料与彼材料,包括开篇、中间、结尾等等。文章本应该就是这样一个诸要素相杂、嬗变、和谐的有有机整体。这也许就是文章的本质。文章自身就是一个经脉贯通、有机和谐的生命体。如同一部和谐运转的机器,如同一个和谐运作的家庭,也如同一个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兴起、创作文章,兴起是从无到有,是从始到终,是无中生有,是从零开始,是创造,而创造的文章又要是这样一个要素众多而齐全,关系协和的生命体。可见其要求之高,难度之大。从这样的角度理解,也许就解开了学生怕作文,作文难写、难教、耗时费力效果差的根源所在。

弄清作文的含义之后,回头看习作这一概念的产生,我们就不得不叹服当时课标制订者将作文改为习作的一片苦心。这是作文理论认知上的觉醒,是对儿童写作主体地位理性的确认。习作就是练习作文。首先肯定作文的特征,确认作文是有相当难度的一种精神创造行为;其次确认小学阶段是练习阶段,是起步阶段,是打基础阶段。

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前困扰儿童作文、困扰老师们作文教学的一系列问题,其答案不言自明。首先,习作决定了儿童作文中出现问题是天经地义的,儿童作文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犯错、改错的过程中,他们才会逐渐成长起来。犯错是绝对的,不犯错是相对的;犯错是正常的,不犯错倒是不正常的了。其次,儿童作文是个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渐进的过程,有些地方小学段语文考试要求学生写一篇完整文章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是命题者作文教学理论、作文知识窘迫的表现。再次,老师对学生作文要求表达深刻的、有意义的、有启示作用的、积极向上的等等主题的做法,纯粹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身上的揠苗助长的行为,是胸中无学识,心中无儿童的表现。第四,儿童语言的稚化,情感的单纯,内容的可笑,行为的怪异,正是儿童性在文章中的真实表现。

显然,从习作到作文,不仅仅是字眼的变化,也不仅仅是词汇的变更,而是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写作形成规律的必然之举。

再谈写作。写作在中小学是作为一个指代宽泛的概念出现的,大多时候,其与习作、作文是不作区分的,甚至大多是作为习作、作文的一个替代或等同的概念出现的。如果将我们的视野真正在写作这一概念上驻留的话,会发现写作是大学段或是专业创作阶段有确切含义的一个专业术语。大学叫写作课,大学写作教材叫写作学,或者写作教程,而不称之为作文学,或作文教程,就是一个明证。

写作是由写与作这两个词素构成的。写的本义是移置,是由此地移置彼地,由此器中移置彼器中。由此可想到写作之写,就是将作者心中的情思、想法、观念等意念化的东西通过文字的载体,移置到由字、词、句组合而成的文章中。这就有了后续义项宣泄、排除之义。即写作的本义就是,作是兴起,兴起五彩斑斓之文,为何而作,为何而兴起,是由于作者心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念,有所郁积,有情绪在奔突,需要找到一个宣泄的途径、对象,于是通过文字这种手段,凝结布局构成满注作者情思的文章。这时的文章就是作者内心精神情感状态在文章中的驻留。文章的生命,文章生命性的获得,文章生命性的源头,是作者情思、情感的生命性。所以,写作的本质,或者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作者活泼泼的生命在文字、文章中的驻留。

这样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写作是作者生命状态的一种确认,为什么写作是作者生命的一种驻留了。

看来,习作、作文、写作三个概念的区分,不仅仅是其适用范围的不同,更是其不同内涵的必然呈现,是对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不同阶段关乎写作学习这一连续性、递进性进程的理性而科学的认知。有了这份清醒与明晰的认识,就可以解读我们的作文学习、作文教学法的现状,从而调整我们的教学行为,使写作教学法真正走出少慢差废的尴尬境地。■

猜你喜欢

义项习作儿童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习作展示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