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因“技术”失了“任务”

2009-05-1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协作技术

孙 颖

目前,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在各学科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普遍,小学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并且在应用上也颇显学科的特色,比如在学习几何中应用MP-Lab智能几何工具进行知识建构,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协作学习提供便利等。这些都成为小学数学协作学习研究的热点。从实践来看,无论是计算机支持的还是面对面的协作学习,由于教师过于强调协作技术工具的应用技巧而忽略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使得协作学习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

技术只是辅助协作学习更好达成的一种工具,而要真正有效地开展协作学习,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才是最为重要的。设计有结构的团队学习任务是呈现课程教学内容逻辑结构、表征学习内容的主要手段,是选择协作学习的技术工具、驱动各种形式协作学习活动的依据。任务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习成效的有无。本文,我没有刻意强调使用了何种技术工具,但这些任务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均可在不同的计算机支持的技术环境(比如几何工具MP-Lab、交互式电子白板、Moodle)中做相应的技术转换。

一、任务设计的逻辑基础:知识点与知识结构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有近300个知识点,彼此的联系十分紧密,归纳起来有4大知识体系: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任务设计的内容既要着眼于点上问题,又要体现知识体系的整体学习特征,帮助学生掌握每一类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协作学习过程逐渐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1.任务设计中提供具有知识体系特征的学习支架

上述4大知识体系中的各类知识在每个年级会重复出现,螺旋上升,有其内在规律。协作学习的任务设计首先应着眼于某类知识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方法,提供具有知识结构特征的典型支架,加快学生对知识的同化过程,使学生在今后遇到同类问题时逐渐摆脱支架,自主开展协作学习。

应用问题在小学数学各年级教材中都占较大的比例,虽难度和形式各有不同,但数学建模的思维过程是一致的,即要先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去解决,求出答案。根据这一知识类型的特点,我们所设计的任务需帮助学生学会这种本质的思考方法。

[案例1]妈妈买回18盒牛奶,已经喝了5盒,还剩多少盒?

任务:(1)这道题的有效条件和问题是什么?(2)这个问题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3)列式计算。(4)写答(或口答)、检验。

[案例2]一堆货物共9600千克,用2辆汽车各运4次能运完,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任务:(1)这道题的有效条件和问题是什么?(2)这个问题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3)列式计算。(4)写答(或口答)、检验。

案例2是一道用两步计算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我们只需对案例1学习支架中的第2条做适当细化就可以了。这个支架具有知识结构特征,有利于各年级学生应用问题知识的学习。

2.任务设计需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的独特特征

知识结构能促进新知的学习,而新知的学习又是知识结构的补充。任务的设计需在体现知识结构的前提下,突出新知的核心特点,使学习过程有所侧重。如上述的应用问题学习支架中,就体现了对不同难度、不同阶段问题的不同要求,从而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

二、任务设计的方法及相应的角色设计

为保证基于独立思考的、全员参与的有效协作交流,学习任务的设计不能只简单地提出某个思考问题,还需同时明确参与要求和角色分工,并在任务的呈现形式中有所体现。

1.分解式任务设计

在设计团队学习任务时,我们可以将一个完整的总体任务,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组员人数,分解成相关联的几个子任务。如4人一组的,可将总体任务分解为4个相关联的问题;6人一组的,可将总体任务分解为3个问题,也可分解为6个问题,并在交流前布置给学生,要求每人将所有子任务全部独立完成。

[案例3]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现在请打开课本第38页看例1,上面是一个统计表,下面是一幅统计图。请你完成下面的自学表格:

当每一位学生都将4项子任务全部独立完成后,他们便对学习资料有了完整的思考,并为接下来开展协作学习提供了交流的基础。若按组员人数分解任务,则便于学生在组内汇报时快速分工到人,保证了互动中的全员参与。

2.聚合式任务设计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组每位成员的答案各不相同,分别担负着为小组提供自己独特素材的责任,并在组内交流中轮流汇报。当小组在汇报过程中进行讨论、协商时,信息得到了聚合、整理和加工,发现数学规律,形成小组探究结论。该种任务设计通常包括合作前的任务与合作中的任务,分别体现了任务的独立性与整合性。

[案例4]合作前的任务:

请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数量不限),拼成一个长方形。请将拼好后的长方形粘起来,并标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各是多少。

合作中的任务:请小组长在交流时记录下表:

小结:关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任务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避免学生思维过度分散,学习效率低下,在任务设计的开头和过程之中,教师必须给予明确的学习方向。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学习任务中,我们首先呈现这样的语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和分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看看小数怎么写、怎么读、表示什么意思。”这样一来,通过呈现具体的学习目标来指引学生思考的总体方向。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有时需要在范例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找准思维的起点;有时候则需要发挥任务的学习支架作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方法指引,以避免做无效劳动。

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我们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为学生留出充裕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展示不同的想法,促进交流中信息的生成与创新。有些数学概念和方法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并记录下来,以作为案例提供给其他学生思考和学习。有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非唯一的,因此在任务设计中我们应给学生留出描述各自不同方法的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同一个观察任务,不同的学生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发现。在任务设计中,我们要为他们留出发现的空间,以促使课堂协作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

毋庸讳言,技术工具在协作学习的创设情境、增加任务趣味性等环节具有独到的优势。然而,在协作学习中,技术毕竟不是主角,准确把握学习任务的设计才能深得协作学习之要义。我们切切不能为了追求技术的十全十美而忽略了协作学习的内核——任务的设计,而陷入本末倒置的尴尬境地。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体育东路小学)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协作技术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团结协作成功易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协作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协作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