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2009-05-13魏福霞

黑河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面貌西林庐山

魏福霞

一﹑教学内容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公元前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上的诗。庐山景色秀美﹑气象万千。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及作者在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想要对某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因此,在描景中揭示哲理是此诗最主要的特色。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默写。

过程和方法:通过讲读法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并把学到的启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三﹑重难点

体会诗句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能力。

四﹑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蜗牛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介绍祖国的秀美风光引入新课,并用课件出示庐山图片,请学生谈对庐山风光的感受。(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然后请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其内容。读时要注意停顿,并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二)分析题目,介绍作者

1.题目

题:题写。西林:江西庐山西林寺。壁:墙壁。

2.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艺术家,在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对后世影响很大。公元前1084年,苏轼在庐山游览了十几天,观赏了庐山大部分景色,共写诗十余首。

《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诗,它把作者游览庐山的整体感受和认知都表现出来。并且这首诗与以往的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描景中揭示了一条哲理。

(三)理解诗句

先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分为所见和所感两部分。那么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的所见,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的所感?(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写作者感受到的。)分析诗的前两句,看诗人所见到的庐山是什么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教师讲解诗的前两句:横看,从正面看。侧,从侧面看。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它像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像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然后作者顺着横看﹑侧看的意思进一步写道:“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是指看山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站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意思是站在远处眺望﹑近处观看或站在高处俯瞰﹑低处仰望,所看到的庐山面貌各不相同。这两句是实写庐山的面貌,作者从不同角度、用直白的语言来描写庐山的美景。接下来,教师请学生谈他们对这两句诗的感受。(庐山的面貌有多种变化,让人感受到变化之美;庐山的面貌奇特秀丽;庐山的奇秀真是美不胜收。)

然后教师请学生看下两句:不识,不清楚﹑不认识。只,就是。缘,因为。此山,是指庐山。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就是诗人自己在庐山之中,眼界受到了限制,看不到庐山的全貌的缘故。这两句是明理部分,蕴涵着一个哲理。

(四)深入思考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哲理,教师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诗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诗人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然后教师进行点拨:诗人自己在景色之中,只能局部地看这个事物,而从正面﹑侧面﹑远处和近处看同样的庐山却看到了不同的面貌。这就说明一个道理: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全面,既要深入到事物中去看,又要跳出事物纵观全局,这样才能得到全面、正确的认识。

(五)联系实际

教师出示小蜗牛模型,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的形态,并得出结论: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一面,既要进去看,又要出来看,这样才是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

(六)巩固拓展

为了巩固所学哲理,教师给学生讲《盲人摸象》故事,通过对四个盲人对象的片面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感知事物应当注重整体而不是局部的道理。

(七)总结全课

大诗人苏轼在观赏庐山的过程中明白了这个道理:要想了解事物就必须进行全面的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生活、学习中总结道理。

(八)作业

请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个事物,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责任编辑李 婧)

猜你喜欢

面貌西林庐山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做一次庐山客
新·面貌
毛泽东登庐山
日本直销商面貌写真
王西林 作品欣赏
念好“八字”经“五老”面貌新
社区抓“四招”面貌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