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2009-05-13施坚
施 坚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在各自继承又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发展观念的不断演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观
收稿日期:2009-10-20
作者简介:施坚(1969-),男,江苏海门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副书记、副教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硕士,研究方向:科技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概括,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新称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阈下的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视阈下的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一、毛泽东的发展观
(一)认识发展的基础
国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一个国家的革命,必须从本国的具体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才能取得胜利。一个国家的建设同样如此,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才能取得成功。毛泽东将当时的中国国情简要概括为四个字—一穷二白。并且作了具体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毛泽东集中了集体智慧,概括为10个问题,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二)制订发展的目标
毛泽东结合当时的中国实际,认真地制定了适合我国的发展目标。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底1960年初,他又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就是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最初提法。后来在1964年底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我们一定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就是“四个现代化”的标准提法。
(三)有关发展途径的表述
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发展途径,即走工业化的道路。这首先是在1955年3月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毛泽东指出:要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十年的艰苦努力”。后来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所谓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他认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后来,毛泽东又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家经济的总方针。
(四)关于发展战略的思想
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毛泽东曾经多次进行规划。1962年1月,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1963年9月,在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讨论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时,又提出了一个“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家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后来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江泽民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与此一脉相承,都是对毛泽东关于发展战略的继承、延续、深化和创新。
二、邓小平的发展观
首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明确提出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提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并对此作出了回答,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在发展的模式上,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提出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他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再次在发展战略步骤上,邓小平提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要想同时同步富裕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有让一部分人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并且在具体步骤上邓小平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我们制定了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这是符合我国的实际的。在具体内容上,邓小平强调稳定的政治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深化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路。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三、江泽民的发展观
首先,他提出发展的重点是发展经济。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我国近代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地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受制于人。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
其次,他又强调要发展,只有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江泽民同志深刻分析我党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敏锐地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再次,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
最后,他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胡锦涛的发展观
(一)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其一,发展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由于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实现、维护和发展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也是衡量各项事业发展成败功过的标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以人为本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基础的增强,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其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重大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决策、举措的中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从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嘘寒问暖、解困救急,到有关部门频频出台便民利民举措;从全国28个省区市免征农业税,到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利益观、地位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更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引发广泛的变化。
其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目的。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应当始终围绕人来展开,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物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必须把“一切为了人”的原则,建立在“一切依靠人”的基础上,既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也要具有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力量源泉的方法。使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公正、有尊严地参与社会实践,支配他们的劳动成果。
其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即是在以上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恒新,吴春雷.新中国发展观演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3).
[责任编辑:秦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