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编煤老板就是为了搞垄断

2009-05-12叶檀

凤凰周刊 2009年32期
关键词:山西人煤老板国有化

叶檀

如今的山西煤老板如过街老鼠,他们被地方政府收编,自然有人大声叫好。

山西等地政府对收编似乎有充足的理由,一是为了形成规模效应,二是为了整治黑心煤矿三是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四是为了得到安全煤,让煤炭不再流血流泪——每一条都无可反驳,句句有理。山西省监察厅厅长、山西省纪委副书记杨森林说,“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相比其他领域和环节,煤焦领域腐败现象更加易发、高发”,“煤炭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是治理煤焦领域腐败的治本之策”。

如此看来,目前真的没有比山西治理整顿小煤矿更具有协同效应的举措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预期,小煤矿被收编后,山西的天蓝了,水绿了,民气顺了,没有腐败了,没有安全事故了,总之,只要小煤矿一并购,山西的事就一顺百顺,就一脚进入桃花源了。

山西整合煤炭资源,桌面上的理由充足。不过我们也看到,当初山西毕恭毕敬请煤老板“进村”时,正是山西煤炭资源不值钱,经济正无处可去的尖峰时刻。如今坚定重组之时,也正是煤炭价格节节上升之时。此一时,彼一时!

在此次收编过程中,山西省政府明文规定,煤炭收购价格既不能由政府说了算,也不能由煤老板说了算,必须按照中央的有关规定,请具备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评估后定。这够市场化、够规范化了吧!可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要中介机构还想在当地生存,那所谓的“中介”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伪市场花招。在场上,裁判员永远不会错,错的永远是球员。

山西省是最讲市场定价权的。在一年一度进行电煤价格谈判时,山西企业、政府口口声声政府定价,一分钱不让。现在将煤炭资源整合到自己手中,所有山西煤炭企业可以一个鼻孔出气,自然可以形成合力一致对外,煤炭价格山西说了算、定了办,享受煤炭价格节节高的幸福时光。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资源价格有升就有降,虽然现在煤炭价格不错,但山西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一方面手握黑金,另—方面GDP全国垫底:一季度同比降8.1%,上半年降4.4%,前三季度也仅仅增长了0.5%。就在全国上下都为“保八”努力的时候,山西的经济亮起了“红灯”。所以,煤老板并购要求补偿,山西省理直气壮地一摊手,”补偿款无讨价还价余地”,以免让煤老板心生幻想继续观望,其潜台词是,要钱没有。

有些人是健忘的。山西GDP全国领先的日子可曾有过?现在你要求国有化,却忘记国有化的前提是资源价格的国家定价机制,那么就别指望在国有化的前提下煤炭价格还能继续卖高价,就是卖了高价也会被收编为央企,没你山西什么事。而且,山西人赚了钱也不会在山西消费,山西可是存款外流最厉害的地区之一。

山西人有权利不要带血的GDP。但乐于算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的山西人忘记了,无论是今年死在屯兰矿井的78名无辜矿工,还是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的封口费事件,真正事故频发的是大型国有煤矿。

煤老板们的教训是“不讲政治是要吃大亏的”,资源行业不仅是高利润行业更是高危行业,尤其是在政策预期极不明朗、政策不透明的“高危地区”,更是如此。山西省屡次对煤老板请神送神属于高危地区,现在又是“国进民退”的高危时段。

如果我们把当初地方政府礼请煤老饭比作钓鱼,现在显然鱼已经足够大了——煤炭价格上涨了,国有煤炭企业可以上市了,不缺引进设备的钱了,是可以尝尝鱼鲜味的时候了,要妙的是,在收编整顿的大旗下,所有的煤炭安全、官商勾结、腐败等罪过推到煤老板身上,还自己一个清清白自身,轻装上阵获取新利润。

通过收编煤老板杂牌军,山西将更有能力左右煤炭价格,今后的山西煤炭价格更是一门价。有了这柄利剑,山西的GDP的增长曲线还会让人发愁么?

猜你喜欢

山西人煤老板国有化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转型综改看干部担当
带个“西”字就穷吗
土地开发权与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分析
美媒称肯德基在华将被“国有化”
“煤老板”为何下注旅游业
危险的“煤老板”
高干子弟与煤老板的谈话
欧洲银行国有化: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