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风险分析浅析

2009-05-12

商情 2009年14期
关键词:因素分析财务管理高校

罗 欣

[摘要]随着高校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财务风险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环境,指出了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因素分析

一、新环境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冲击

1.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环境

(1)中国加入WTO后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贸后,作为服务贸易之一的教育也必将对国外投资者开放,我国高等教育将面临激烈的竞争,高校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创新财务管理,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综合效益,因此,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将是高校竞争制胜的必要保证。

(2)高教产业化和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产业,其优先发展战略己作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纳入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国家及各级政府在加大对高等教育投人的同时,高等教育以优势产业的形象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部分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己开始进人教育市场,银行也开放了教育贷款渠道。

(3)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实现财政管理与国际先进管理方式的对接,近年来,国家正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目前,已在会计委派、预算管理、工资直发、国库集中支付、财政专户管理等方面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很多改革要求,并在部分高校进行了试点,不久将在所有高校中全面铺开。

2.新环境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冲击分析

(1)对财务管理功能的冲击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大量经济业务处理都将在网上进行,如网上帐务处理、网上远程实时财务控制、网上结算、网上信息公告及查询等,传统的财务计价、财务控制等财务管理功能都将进行革命性的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将延伸到人力资本管理和知识资本管理的新层面,并将全面介入到高校经济运作投入产出的各环节中。

(2)对财务管理主体的冲击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这种实体是有形的、相对稳定的。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益推广,高校将利用互联网与合作伙伴进行远距离、网上虚拟的联合,并组成动态的、短期的战略联合体,从事远程教育、科技协作或共同投资开发大型项目等,当合作目标完成后这些联合体便迅速解散、消失,高校财务管理主体就在这些经济活动的分分合合中变得日渐模糊化和虚拟化。

(3)对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冲击

传统的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指无法达到预期回报和收益的可能性。由于高校投资主体日渐多元化、高教大发展政策的可变性和高校规模的迅猛扩张,高校目前已存在着国家政策风险和财务筹资风险等财务管理风险。

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校财务管理无论在体制上、管理上,还是人员素质上均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的问题。

1.预算编制不完善,执行不严格

在资金使用上,有些校领导未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而是随意开口子、批条子,造成预算变更频繁,预算执行刚性不强的现象;还有些业务主管领导缺乏全校一盘棋观念,从自己分管部门或事务出发,不按部门预算使用经费,随意批经费。

2.固定资产管理不严

以往高校固定资产购置经费来源于国家拨款和预算外收入,使用上不核算成本,从而使人们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形成一种偏见,即认为它是一种消费性资产,只注重需求,不注重效益。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3.财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好处是行政权力集中,便于直接管理,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高校财务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1.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加快

首先,表现在发展规模上。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其次,高等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高。

2.国家对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以往增加了,经费状况有所缓解,总体上有所增长,但由于国家投入目前侧重于基础教育事业,对于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讲,经费还是不足,经费投入与规模的发展不相适应。

3.大规模合校,投入资金增大

(1)高校体制改革的背景

“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既定方针。随着近几年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一些中央部、委被撤销建制,其原16属高等学校除少数划归教育部领导外,多数高校下放地方或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通过合并调整,组建了一批文、理、工、农、医等各大学科门类比较齐全、规模大、影响较大的综合性大学,不少学校合并后学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合校与学校面临的压力

学校的合并,顺应了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为向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契机,但合校也暴露出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是办学地点分散,资源很难充分有效利用,重复建设增加支出,办学成本急剧增加;二是原各校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大量房屋、设备急需全面更新改造,自主增加投资弥补欠账;三是合校后学科及学院的调整,以及连年扩招,使得办学条件更加紧张。

四、高校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

面对如上所述的高校财务风险,如何积极应对并建立有效地高校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成为了摆在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首先,要进行资金市场调查和风险分析,预测分析影响利率变动各种因素的未来走势,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对资金的需求,充分认识资金的时间价值,必须合理地安排长期、中期、短期借款,使债务结构达到最优,降低贷款成本。其次,建立高校偿债金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学校可以按照贷款本息归还的时间、额度,在合同期内有计划地从学校自有资金和可支配资金中逐年集中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款项,用于偿还贷款本金和息等债务,避免因准备不足、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的延期还款损失。最后,建立和完善风险监管系统,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许志昂.浅谈高校财务风险的评价与防范.事业财会,2006,(5).

[2]刘瑾.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建议.教育财会研究,2005,(4).

[3]吴冬梅.高校财务评价初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猜你喜欢

因素分析财务管理高校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