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扬起自信的帆
2009-05-11张美云
张美云
一、问题提出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心理品质,具有自信心的人有着很高的成就动机,他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斗志。这些人更容易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如果说对成功的追求是引力,奋斗是动力,那么自信就是内力,有了这样的内力才能驱动人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竞争制胜。
教学中缺乏自信的学生主要表现为:
1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紧张,不流利。不敢主动要求参加小组或集体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不敢主动地与其他同学交往,常常畏缩、退避。
2做事遇到困难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
二、具体措施
如何摆脱此种困境,让学生走出自信的阴影,已经摆在了教师的面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必须重视研究这些问题,从树立、培养、鼓励、发展学生的自信心人手,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变“我不行”为“我能行”。
自信心是学生求知和探索的重要推动力,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催化剂,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解决问题、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回答问题等领域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在某些方面潜在的能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孩子的自信心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进而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自信心也是学生心中的一棵小苗,它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长大,每一位教师就是护苗人。
1培养自信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只靠教师和他人的鼓励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靠自己的能力一次次解决了问题,那么学生的自信心也自然而然地建立了,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使得学生能正确地、灵活地运用知识。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大胆地表达出来。第三,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及时吸取其他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势。第四,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信任、赏识,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
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在他人的信任和鼓励中不断增强,反之也会逐渐削弱。教师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探索知识机会,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怕学生的探索会失败,或是会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不管学生探索知识的结果是否正确,相信学生的能力会得到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会增强。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彷徨,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或是给学生一点提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学生的成绩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并鼓励学生去克服更大的困难。
3多渠道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
(1)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展开教学。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瞅准时机及时给予表彰与肯定,使学生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学生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自然产生了。布置作业时,有层次性,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
(2)个别辅导。对于那些学习上特别费劲的学生,除了课堂上多关注外,平时教师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辅导,帮他们打好基础,使他们的成绩尽快地能赶上去。
(3)一帮一结对。为了尽快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他们当中“选长辅短”,进行了“一帮一结对”。这种活动能促使同学间的交流和融合,互动与合作,最终达到共同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他们学习成绩上去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4)创设书香校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班级中,建立班级图书箱,要求学生把家里的书带到学校来,互相交换着看,让学生在阅读中怡情增智。提倡多写读书笔记,组织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形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良性循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3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活动
(1)学校围绕自信心教育,开展《做学习的小主人》、《做文明中小学生》、树立自信,奔向美好未来》、《我自信,我努力,我成功》、《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的未来不是梦》等活动,学生参与率高,感兴趣,效果好。
(2)充分利用学校板报、宣传栏,以团支部为单位,各班轮流负责出专栏,内容要求紧扣时代特点,有中学生特色。先后有《多彩的中学时代》、《多梦时节》、《争做21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畏艰险,迎接挑战》等多期优秀专栏诞生,给师生很大启发,培养了学生自信。
(3)组织各种参观访问活动,深入学农基地,“三高”农业示范区,了解家乡喜人变化,渗透“天生我才必有用”观念。请本校毕业的考入名牌大学学生回来和学生交流,介绍经验,培养自信。去海洋馆、科技馆等地参观,让学生紧跟时代发展,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4组织心理辅导活动
(1)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让新生学会积极与人相处,学会适应新环境。学期初,各班安排了心理辅导课,针对新生来到一个新环境后,难以与老师、同学交流且对新环境不熟悉这一问题,教给他们与人相处的方法,教给他们熟悉新环境的方法,要求他们主动地与人交往,用一种积极而乐观的、能够欣赏和赞美别人的态度与人相处,以主人翁的身份面对环境,从而增强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2)开设爱心信箱。班级内挂放爱心信箱,每两天开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话,如调座位、家庭里的烦恼、学生课余的不良嗜好等,从而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3)征集自信格言。发动全班学生收集自信格言,进行交流,最后归类、打印,并在班级墙上张贴出来。平时要求学生去读一读,背一背,潜移默化的培养自信心。
5多角度努力发掘并展示学生的闪光点
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但也不等于他们一无是处。相反,他们也不乏闪光点,如能吃苦,爱劳动,会煮饭。作为教师,如果能深入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那么他们会大大激发起自信心,促使他们沐浴着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1)开辟闪光角。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开辟闪光角,把学生的闪光点一条条罗列出来。同时,充分利用班会课,用“夸夸你我他”的形式来张扬闪光点,从而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评选班级之最。根据学生朴实、爱劳动等方面的特点,将最爱劳动列入学校每月班级“七项之最”的评比内容之一。进行张榜公布,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搭建舞台,展示特长。根据学生的喜好,比如喜欢的歌谣、游戏,利用每天午间10分钟,让他们展现特长,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在活动中让学生尝到被尊重的喜悦,产生自豪感,激发了自信心。
(4)家校联手,共同努力。家庭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阵地,应该引起家长的充分重视。通过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的认识,并通过家校反馈表,一起来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在找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抬起头来生活。
三、几点思考
1自信心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自信心程度的高低、强弱,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下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有意识地加强培养是很必要的。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
2自信心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
实践证明,初中生的自信心必须通过自身主动、充分的活动才能发展起来。初中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动脑、动手、动口,才能掌握知识,学会新本领,发展聪明才智,增强实力,这是提高自信心的根本。只有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强化其自信心。
3教育手段要有效利用
有人认为,开展竞赛活动不宜在学生中进行,因为它可以产生副作用。我们认为,只要正确引导,措施得当,就可以避免副作用的产生,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4要加强理论研究
在我们设计和实施这项教育活动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查阅不到更多的有关自信心的理论著述和资料。过去的一些心理学课本里不提它,国外的一些著作中,多是写有关这方面的心理咨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