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2009-05-11宋志明
宋志明
体育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及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锻炼中初步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综合展现。怎样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既得到教育又培养能力,实现体育教学最佳效果,这正是当前教师要重视的问题。
1外部环境
1.1场地的布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课堂宽畅,学生视野开阔,外界信息通过传导神经的兴奋性到达大脑中枢,这种条件反射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保证课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跑道的布置,整齐标准的道宽,起点终点的设置,都能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反映。
1.2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器材与设备。器材的准备是体育课堂运动量与运动密度的基本保证,也是上好课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此应课前准备,要检查好该堂课的体育器材。例如,篮球的气匝如何,球的数量要多少,前滚翻垫子是否干净,跳高架、横杆长度是否标准,等等。器材应检查清楚,做到心中有数,使得学生没有后顾之忧,从而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境。
1.3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周边的情况对学生注意力起一定作用。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这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因而选用教学场地的时候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注意周边情况的影响,要尽量避免周边环境的干扰。
1.4卫生条件。美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场地干净整洁,球场上线条清晰,绿树成荫。足球场上草皮翠绿,给人勾划出一幅动人的图案。这些美的事物,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从而在精神上产生美的启迪。
2内部环境
2.1注重学生学习的情绪,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情绪是上好课的前提之一。现代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克服与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及个性,达到创新目的。
2.2教学内容的选用要科学。不同学科都有其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的专门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全面发展学生各种身体素质,教师应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面向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能为自身体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打基础;二是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三是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融民族体育、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和自我锻能力的养成。
2.3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学方法的采用,应注意是否沟通教与学共同活动;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让课堂重新“活”起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
一是师生角色要变换。教学过程应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使教师从“幕前”走向“幕后”,由“主演”变为“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为学生创造唱主角戏的课堂舞台。
二是“教”与“学”的转换。在教学中“学法”比“教法”更重要;学生“会学”比教师“会教”更重要。例如,在新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先行主动尝试学习新教材,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在学生有所领会的基础上实施技术性指导点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提高。
综上所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只要每位体育教师认真思考,刻苦钻研,不断积累,加强学习,就能寻找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营建一个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课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