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八个意识 提高课堂效率
2009-05-11刘来忠国海霞
刘来忠 国海霞
陶行之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坚持,由此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应从强化学生的八个意识抓起。
一、目标意识
教育学生,凡事要讲效率,而讲效率的前提是首先要明确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引下,确定正确的策略与方法,同时积极去行动。而作为40分钟的课堂,无疑是特别注重效益的学习空间,必须在教师的指引下,积极感知学习目标,并在当堂的学习过程中,以此为指引,积极思考,积极行动,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同时,尽量杜绝做与目标要求无关的事。每堂课之后,主动反思当堂目标的达成度,并检讨自己的课堂学习行为,找到问题,及时改变。久之,学生的课堂学习会因为目标的明确而变得专注,会因目标的完成而感受成功,会因为目标的实现而对课堂充满兴趣,会对教师的课充满期待。
二、时间意识
懂得珍惜时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更应做到惜时如金。青少年珍惜时间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堂上的状态要积极、投入。从进入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开始就投入到竞争中、合作中,直到最后一个环节都在积极总结,谈收获、谈不足。珍惜时间还表现在自学的投入与专注,表现在交流中的积极合作与竞争。当然,课前的充分准备、自习时间的有效复习,都是时间意识的直接体现。
三、规范意识
规范是现代与未来社会人必需的一种品质。对学生来说,最显性的表现应是: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绝不马虎从事,潦潦草草;在课堂问答中声音响亮,字正腔圆。而更深层的规范则表现为问题提得清晰明了,师生问答中认真倾听,在学习过程中做好课堂笔录。规范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对学习,对人、事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的内在品质。
四、合作意识
要教育学生合作,任何人的学习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人都懂得在学习中合作的意义,作为当代学生更应该把合作作为一种基本技能,积极去锻炼,使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态度,一种思维。积极投身到合作学习中,在小组、在班级主动承担任务,不仅训练了自己的思维,更训练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获取了一种成功的体验。
五、竞争意识
教育学生竞争无时不有,竞争无处不在,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充满竞争。作为学生一定要学会竞争,把竞争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竞争中赢得机会,在竞争中获取成功,同时在竞争中获取一种积极的心态。表现在课堂上,每个环节都要竞争,从对目标的感知,到自学,到交流学习,到训练,无一不是竞争的平台,要力争在每一个平台上获取竞争的机会,展示自我,成就自我。
六、质疑意识
质疑是思考的开始,学习的开始,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疑问的时候,真正的学习就开始了。教育学生要不惟书,不惟师,不惟上,积极思维,大胆质疑。让质疑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意识,在自学后质疑,在交流学习中质疑,在训练反馈中质疑,在所有学习过程中质疑,让质疑成为一种学习时尚。
七、教学意识
任何高明的教师的教都无法完全照应全班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那么生生之间的交流就变得尤其重要。生生交流中,全班就产生了许多个教师。当学生以“教人为荣”、“教人为乐”,并“乐此不彼”时,课堂效率比教师在讲台上的独角戏高出多少倍。让每个学生明白“听不如看,看不如做,做不如教”的道理。在小组学习中,在班级交流中,不放过任何一次“教人”的机会。
八、应用意识
新课程的目标是三维的,重知识技能,重过程方法,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这一目标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一种应用意识,努力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接近,与情感沟通。这种意识的形成,首先来自教师的指引,对学科的挖掘;其次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思维。在训练中进行落实,在归纳延伸中进行深化。当应用知识成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就有了内驱力,教师的教学就变得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