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引导小学生写作文

2009-05-11金一凡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评语习作班级

金一凡

不久前,学校组织了作文指导课竞赛。参赛的教师在正式比赛之前,分别在若干个班级试上了几次,笔者的班级便是被试上的班级之一。课后,教师要求学生把指导后的作文写完。作文本收上来后,笔者发现学生的作文篇幅较以前长多了,在细节的描写上也比以前具体。难道作文水平的提高竟会如此立竿见影?笔者在惊喜之余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历年来,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不尽人意,在文章结构上篇幅短小,重点不突出,条理不清楚;在语言表达上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白如开水,淡而无味,文不通,字不顺。这些基本的作文能力尚缺工夫,更不用说在写作技巧方面能匠心独运了。“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正因为学生感觉到写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他们不乐意写,即使写了,也是因为师命难违。“学生最怕星期五,教师最怕视导组”,这一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然而仅仅是一位经过精心备课的普通教师的一次简单的试上,竟让班级学生写作的灵感大发,个个笔端生水,文思如泉,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地写出了六七百字的文章!究竟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易于作文呢?思忖良久,心里颇有感慨。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不知被多少人引用过的名言,因为它凝练的字句和深刻的含义,至今依然在教育界盛行。学生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神经中枢会处于较持久的兴奋状态之中,思维细胞将异常活跃,这时,他们便会不畏困难,主动探索、求知。作文教学亦是如此。教师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高涨,热血沸腾;或以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验为载体,真正触动学生的真性情,让他们真情流露,毫无矫揉造作之感,用真情来感动自己,打动别人。如一次比赛、一个实验等都会让学生课堂上兴趣大增,全身心地投入,并把这种兴奋状态保持到作文的时候。试想,如果每位教师在写作的源头上多动一番脑筋,何愁学生的作文没有活水汩汩而来呢?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世事洞明皆学问”,要想洞明世事,就要拥有一双慧眼,即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那就要根据作文的内容确定观察对象和观察时段。如“一次有趣的实验”,“有趣”应该是文章题目的关键词,弄清实验怎样有趣就成了观察的目的。那么实验的过程就是观察的重点时段,实验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就是观察的对象。进行观察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衣着外貌、神情举止等方面进行细致而有序的观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习作之前获得较为丰富的第—手资料。其实,作文就像绘画一样,不同的是绘画是用画笔去描绘在视线范围内定格了的景物,而作文是用笔写出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即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必将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扩充习作内容,对帮助学生确定文章重点,注重细节描写,最终提高习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善于整合学生的语言积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生活在社会上,要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生活中的语言是最丰富、最形象、最贴切的,可以说,学生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与人交往,与人接触,这就使他们在语言上无师自通。由于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导致学生语言积累的丰富。这种语言积累实际上就是写作时的记忆碎片。为什么有的学生在生活中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而一旦到了书面作文时就成了“挤牙膏”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整合学生的语言积累。首先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去说;其次要学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让学生有被教师认可与理解的感觉,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度;而后教给学生一定的表达技巧,让学生知道怎么去说。当学生到了一触即发、不吐不快的时候,一篇文章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

水到渠成之时,需要的是静静地流淌。这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绝对安静的写作空间。在巡视过程中,时不时地给学生以鼓励的眼神、动作,或恰到好处地欣赏语言。让他们不要有所顾忌,只管大胆地写。另外,教师的作文评语对学生的自由创意表达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习作评语是对一篇习作的评价性语言。若习作评语重在激励,学生将信心倍增;若习作评语套话一串,学生将熟视无睹,评语将失去作用;若习作评语建议中肯,学生则会恍然大悟,获益匪浅;若习作评语生硬干涩,则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心理疏远,对作文的不知所措,从而影响习作的自由表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习作则是二者的集中体现。习作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作文,易于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猜你喜欢

评语习作班级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不称心的新班级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