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可教时刻” 提高教学效率
2009-05-11孙钦凤
孙钦凤
“可教时刻”是指学生愿意学习新知识的那一时刻。这样的时刻,学生学习目标指向明确,注意力高度集中,智力完全开启,思维异常活跃,整个意识处于高度兴奋的积极状态。因此,对学生而言,教师的“可教时刻”也就是学生的“愿学时刻”。课堂教学中如何不断创设“可教时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新颖导入,创设“可教时刻”
上课伊始,犹如一部乐章的序曲,教师必须有导演的功夫,促使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有两个误区,一是仓促入题,学生的情绪尚处于躁动之中,这无异于一个人睡眼惺松时即向他唠叨大道理,弄不好就会造成整节课的混沌。二是久不入题,非但不能使学生收心,反倒涣散了他们的思维。如果以生动的语言,巧妙的设问,动人的情境,鲜活的事例,或出具挂图、模型、实物等,直接导入新课,即可创设出“可教时刻”,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新知识上来。
例如,学习高中第一单元“宇宙环境”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背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上阕,然后笔者接着说:“在这里,苏轼将明月宫阕、琼楼玉宇描写的真实可信,煞有其事。但有的同学会问:‘高处真的很寒冷吗?天堂真是不如人间?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我们人类居住的宇宙环境。”由此导入新课,收拢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
二、设问启发。创设“可教时刻”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提出—个问题,就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是对学生智力的一种挑战,面对挑战学生就会进行反省性探究。这时思维就会以一种怀疑或混淆的“前反省状态”,进入一种满意或以对先前让自己感到怀疑、困惑的情景的控制为特征的“后反省状态”。在这两种状态转换过程中,学生行动目标指向明确,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这也就形成了“可教时刻”。
在新课进行中提出问题,更是形式多样:可提出铺垫性问题,联系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路搭桥;可提出探究性问题,以便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可提出发散性问题,以便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可提出质疑性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通过层层设问,分化难点,强化重点,一步步把教学引向纵深,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极致。
三、变换教学方法,创设“可教时刻”
一节课从头到尾一种教学方法一贯到底,不可能让学生一直保持兴奋状态,维持“可教时刻”。因此,教师要在先进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认真领会课程标准,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依托,熟悉教材,整合教学内容,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适时调控,及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内容要分段进行,教学步子要小,转换要快。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把阅读、自学、讲解、质疑、思考、讨论、回答、演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合理组合,适时变换。要让教学动静结合,张驰有度,富有节奏,充满变化。在教法变化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耳、动手,不断刺激不同的兴奋中心,形成一个个“可教时刻”。
四、联系热点、焦点问题,创设“可教时刻”
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量、科学地联系热点、焦点问题,或引出新课内容,或印证所学知识,或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例如,讲“能源”时,让学生从能源、政治、经济、人权与全球战略入手分析美国插手中东问题、攻击伊拉克的原因及实质;讲“全球变暖”时。让学生分析其原因,讨论其危害,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讲“宇宙探测的发展”时,介绍笔者国的登月计划;讲地震时,用台湾地震、土耳其地震及最近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说明地震的危害,印证地震的分布规律,等等。
五、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创设“可教时刻”
地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就在学生们身边。从衣食住行、旅游观光、建设家乡和祖国,到国际交流合作、人民友好往来,都要一定的地理知识。如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为什么“月有圆缺、海有潮汐”?为什么“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预报中的各种符号代表什么?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等等。地理教学中,若教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提出问题,让生活经验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就会使学生倍感亲切,从而形成“可教时刻”。
六、创设情境,迁移激趣,创设“可教时刻”
有的学生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作为地理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地理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学习地理的种种乐趣,从而爱上地理,形成“可教时刻”。
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用歌曲创设情境,如讲“长江”时,教师放《长江之歌》录音,导入新课;讲“中国的民族”时,师生同唱《我爱中华》,把教学气氛推向高潮等。用诗词创设情境,如讲“五带的划分”时引用苏轼的诗《惠州一绝》,讲“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时引用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等。用谚语创设情境,如讲“西北内陆干旱的自然景观”时,采用“风吹石头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的谚语概括西北内陆干旱的特征;讲“冷锋”时,用“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就穿棉”的谚语引出冷锋形成的天气特点等。用谜语创设情景,如讲“地图”时,先让同学猜谜语:容千山万水,纳五湖四海,藏中外名城,装铁道航路,打一地理事物。除此之外,用故事、广告、漫画、口诀等,都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如,有滋有味,极富诗情画意。
总之,创设“可教时刻”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手法之间有较大的互补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灵活地选择或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