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教材
2009-05-11赵玉明
赵玉明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时代的发展对数学的学习和教育已经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新教材实验的推广,数学的学与教都发生了新的变革。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并且会活用教材,会对教材进行扩展和补充,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基本原则。而现有教材的编排也为教师创造性使用留出了广阔的空间。
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教材上的有些内容并不能使当地学生理解设计者的意图,达到设到设计者的预期目的,更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使用,效果较好。
现仅举三个课堂案例。
案例一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五节《去括号》中,教材以“火柴棒搭正方形”的不同解法为例,引出去括号及法则。笔者尝试多次,发现这个引例效果不是很好,因为该题目涉及到“总结规律”,尽管这在第一节中已经深入分析过,但学生的重点意识还会被吸引。在教学中,笔者使用如下引例:
师问:今天早晨7:30教室中有30人,后来又来了两拨同学,一拨2个,一拨3个,那么教室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生答:30+2+3=35人。
师问:现有的人数是不是原有的加上后来的同学?
生答:是。
师问:如何表示?
生答:30+(2+3)。
师问:现在就有了30+2+3=30+(2+3),即30+(2+3)=30+2+3。
同理,用教室中出去学生的例子给出:30-(2+3)=30-2-3。之后,用x、y代替数字,水到渠成地给出:30+(x+y)=30+x+y,30-(x+y)=30-x-y。这样,用身边的实例,低起点、密台阶地把学生的认识引入了新课,并且有效地把重难点展现在学生面前,收效奇佳。
案例二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比较线段长短》一节,教材直接用“议一议:怎样比较两条线段AB、CD的长短?”引出了知识点,枯燥并且有些生硬,不宜于学生掌握知识。在教学中,笔者也进行了修改使用:
拿出两根长度相等的棉线和两根长度不等的棉线,让学生现场操作,比较线绳的长短。学生都是把线段一头捏住,再抻直,比较另一头的位置,长度一目了然,学生也对长短进行了说明。
此时,教师适时地提出:抻直的线绳像什么?
生答:线段。
师问:那么如何对线段比较长短呢?
这样,很简单而明了地引入了线段比较长短,并且利用实例有效地把难点突破了。
案例三
七年级(上册)第五章《教育储蓄》,关于到银行储蓄的本金、利率、利息、本息、利息税、存款期限等问题,笔者考虑到本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山区,较少经历储蓄、计算利率的机会。因此,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并把教材进行延伸拓展,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储蓄所搬进课堂,把教室设为“模拟银行”,进行分组学习活动。有人当“储户”填写存单的金额、存款期限,有人当“会计”计算利息,有人当“行长”审核差错。角色轮换,计算不断,“分分计较”。通过这一数学实验活动,不仅使学生对储蓄利率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学习数学的价值观。
编者按照其设计思路编写教材,提供给任课教师教学资源,但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根据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需要进行整合,甚至删减,而不必完全照搬。当然,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一个思路,也可以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这要根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教学设计,也在于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掌握状况。正所谓“教无定法”,如何使用教材,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使用数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