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2009-05-11沙江华
沙江华
教育学研究表明,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综合,在有限的画面中诱发了读者的丰富想象和深层联想,使文字、色彩、形象有机地结合,更具立体性、直观性,形成一个和谐而浑然的整体结构。美术作为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有其他学科所无法和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传播美术学科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积极性,更大的程度上是满足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和审美需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思想、精神、品行、智能等方面得到更高的发展和升华。
整个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当繁重,—切工作都围着高考转。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既要让学生在高考压力下提高审美欣赏能力,又要借助美术教学来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潜能,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殊作用。美术新课程改革以后,更是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在重要位置上,提出了美术教育决不局限于培养几个美术家或创造几件伟大的艺术品,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个性完美的人,与建设和谐社会相符,所以在工作中笔者注意了美术课程中与语文、音乐、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笔者感触颇深的是,语文中的语言艺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仿佛让美术教育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一、教学语言艺术化,欣赏中感受升华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语言的平仄、押韵、朗朗上口之美,文字的端庄秀丽、富于变化之美,词汇的丰富多彩、意蕴无穷之美都给了读者无限的知识与艺术的享受。我们在欣赏一幅精美的作品的时候,往往几句大白话是远远不能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寓意的。作为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神往,这就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如品钧窑《玫瑰紫海棠式花盆》时,钧窑瓷器的特点是五光十色,假如用一个成语形容那显然是不够的,学生的理解层面成概念化了。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盛满水后,像太阳下山时,绚丽的晚霞铺满了水面,此时天空,水面、水中全都被五光十色的光环所笼罩,美丽无比。”一段语言艺术性的表达,达到了如观其物、如见其光、如睹其彩、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语言故事化,平淡中见真情
在通常的语文教育中,教师有时候会把难懂、晦涩的词语、成语、故事等进行图像化,使学生易于理想。同样在美术教学中,也可以在欣赏图片时把它故事化,特别是理解长卷叙事式图卷时,这无疑是最佳之选。长卷图像,注重的是叙事性,分开单独欣赏时,理解十分费力,《韩熙载夜宴图》正是这种形式的作品。画家顾闳中将其绘成五个情节放在一张画卷上,学生只有听到主人公不被皇帝重用,大臣将他排挤的故事,才能理解图卷中韩熙载的眼神为何如此忧郁、无奈,只是看图片是很难理解的。而学生除了认知本身外,更倾向于体会主人公的感情的流露。
三、诗句引用合理化,凸显出无限意境
中国美术作品常常是美不胜收,要细细品味其中的艺术传统。比如要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风格和意境都各不相同。不同风格不同的意境给人的视觉感受不一样,尤其是对于那些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的高中生来说,对于古代的山水、风景以及较为抽象的美术作品,它们较之现代作品简直就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笔者认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语文课本中已学过大量的古诗词,所以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就比山水画的意境感受容易得多。而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可以设计成用结合诗句来欣赏作品。以倪瓒的《六君子图》为例来分析:初看上去这幅画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画面景色显得气象萧疏,近乎荒凉。引用黄公望的题诗,其中的意境便可见一斑,诗曰:“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前两句诗是写画中的景象,后两句显然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元代汉族知识分子对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的不满之情。画家的情感和艺术个性在画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了。同样,对于颐和园中的“夕佳楼”学生能想到什么?“为什么叫夕佳楼?它取自于哪里?”陶渊明有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夕佳楼就从中取之。此外,还可以拓宽到《红楼梦》中“潇湘馆”、“怡红院”名字的来源。通过以上诗与画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拓宽知识,课堂语言才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巧妙的把语言艺术运用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不再拘泥于课本本身,既能让学生学习知识,又能在学习中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