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中国人的血脉空间
2009-05-07冯淑华
冯淑华
古村落作为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历程的历史见证,保留有古朴的建筑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风情,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经典。从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宗法礼制思想和天人合一的地缘观来看,中国古村落是一种割不断的血脉空间。
儒道精神的建筑体现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是形成古村落建筑思想的源泉,其中以儒家和道家学说影响最大,从古村落选址、民居建筑到空间布局,无不映射出儒道的哲学观,形成古村落特有的精神场所。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先民就创立了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成为关于宇宙和世界万物的3种思维模式,后经儒家、道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阴阳五行、阴阳八卦思想,成为主导古村落建设的精神思想。
中国古村落“天人合一”、“宗法礼制”、“阴阳相生”等建筑理念表现在民居建筑的各个方面,如四合院的构成和空间组合就充分体现了“阴阳相生”的思想观念。首先,四合院的院子在形态上是由四周的房屋围合,中间为庭院,外“实”内“虚”构成阴阳相对关系。其次,房屋的空间排列按纵轴为主、横轴为次的交错控制方法,也构成阴阳对应。再则,根据“门堂制度”,在纵轴上排列:门屋-正堂-厢房,形成主次阴阳关系。从整体上看,整个院落布局为是一个完整的八卦空间,宅大门-垂花门-中院正房-后罩房-倒座房,不仅反映出等级尊卑的礼制观念,而且每一级形成一个层级的阴阳关系。再如传统民居的开间选择单(阳)数,且“居中为大”,也是受到阴阳五行、阴阳八卦思想的影响。
血缘宗法的纽带空间
宗法制度极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村落的建筑,在聚落空间构成、建筑布局、营造规格、建筑装饰等方面都反映出宗法伦理观念和礼制等级的思想。
古村落居民聚族而居就是一种血缘家族观念的具体表现,如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长江流域的江苏、江西,淮河流域的安徽,珠江流域的广东和东南沿海的福建等省,均有聚族而居的血缘古村落的分布。尤其是宋朝以后表现得十分突出,家族制度成为中国古村落的主要组织形式,其建筑组合方式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以单元组合为特征的“合院群聚落”,如浙江东阳卢宅村,是卢氏累世聚族而居形成的村落。村落主轴线上为门楼、宗祠、祖堂等礼制性公共建筑,主轴线之东有两条轴线,主轴线之西还有6条轴线,每条轴线都有多进院落,一座院落是一个小家庭,一条轴线是一个大家族。另一类是以向心式围合为特征的客家聚居建筑,如粤北和赣南的围拢屋、闽西的土楼,都以“点”(祠堂)、“线”(居住用房)围合形式,表达聚族而居的家族观念。
礼制是宗法制度的另一种具体表现。礼制在民居建筑上体现为:宗祠、祖堂、寺庙、牌坊、文塔等,是古村落重要的公共建筑物。一般规模较大的传统村落都有宗祠、寺庙,而且宗祠一般都位于村落的中心位置,建成独立院落,是家族举行礼制的活动场所,具有崇高的地位。牌坊是政治地位的象征,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能建造的,只有在科举成功,官至大夫时取得政治资本后才有资格在家乡建坊。
根据礼制,中国古代各朝代都有相应的宅第建筑规模和形制的规定。如山西民居的昭穆制,昭穆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区别长幼、远近、亲疏、尊卑的等级制度,如在营建宗庙时,始祖庙居中,以下按先左后右,左昭右穆的定制交替排列。民居中的左上右下、东尊西卑也是昭穆制的体现,如东厢房的屋脊高于西厢房,东厢房的尺度略大于西厢房,东厢房的入口也略大于西厢房等。
天人合一的和谐空间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塑造了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态环境观。古村落在选址和建造方面,一方面从环境的物质功利价值方面,考虑的是人们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从环境的精神审美价值方面,考虑人们寄情于环境、祈福于环境,赋予环境空间极其丰富的人文含义,“天人合一”、“风水”观念是这种人文思想的集中表现。
儒家和道家关于“天人合一”的落脚点各不相同,儒家注重民居环境的人伦道德的和谐统一,如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都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突出表现。道家的“天人合一”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对自然的模拟、对自然的直接因借和与山水的契合,如在村落选址时,或是选在临河沿路,或是依山傍水,小桥曲径,阡陌纵横荷塘溪池,家禽成群,宅前屋后林木成荫。古村落的生态环境观还体现在建村的风水观念上。风水理论认为天、地、人是统一的整体,将《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作为经典,将寻求“生气”、回避“邪气”作为风水活动的宗旨,形成了村落选址的多种模式,如江南的传统村落多以“枕山、环水 面屏”的风水模式居多。
亲缘业缘的社会空间
中国乡村社会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等不同时期。在自然经济时期,乡村经济形态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聚落以自然村落为主要形式,社会关系是由氏族、宗族、家族等群体所形成的“血缘关系”,它是古村落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至今仍然存在。到商品经济时期,小农经济的狭小封闭的交往空间被打破,生产方式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农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出现了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村落中居民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逐渐出现差异,社会阶层初显端倪,“地缘、亲缘关系”仍为这一时期社会空间的主要特色。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向农村地区迅速渗透,农村的社会空间型式和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许多古村落的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传统村落居民的职业分化,以职业、利益为纽带的“业缘关系”正式取代了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
古村落职业分化引发社会群体分化日益明显,按职业群体来划分,古村落有农业生产者、农民工人、旅游服务从业者、私营企业主等,他们在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们对古村落居住空间的认知和态度,进而引起古村落形态空间的进一步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