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卡尼汀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临床观察
2009-05-06李星孙淑娟刘阳刘桂香
李 星 孙淑娟 刘 阳 刘桂香
【摘要】 目的 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卡尼汀改善营养状况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透析中心80例行透析3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推左旋肉毒碱,对照组未用。结果 治疗组体力,精神状态、食欲,恶心、呕吐、心功能、心律失常、肌肉疼痛、透析低血压、肌肉痉挛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卡尼汀治疗,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左旋卡尼汀;血液透析;营养状况
左旋卡尼汀(又称左旋肉碱)是脂肪酸氧化所必须的一种物质,能促使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产生供肌肉和其他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人体内卡尼汀主要由饮食摄入和内源性生物合成产生,肝脏和肾脏是其主要的合成器管。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透析清除,内源性合成减少,摄入减少等原因,大多存在肉毒碱尤其是游离肉毒碱的缺乏,且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肉毒碱缺乏状况越来越严重。由于能量代谢障碍,短期内典型的表现是虚弱、乏力和肌肉痉挛、透析低血压等长期缺乏则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表现。外源性补充左旋卡尼丁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本科在2004年9月至2008年5月在治疗慢性肾衰维持性透析时,加入左旋肉碱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9月至2008年5月在本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维持3年以上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男42例,女38例。年龄40~72岁,平均52.16岁。糖尿病肾病35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多囊肾8例,狼疮肾4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血常规、肾功、肝功、铁蛋白以及伴随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 h,血流量200~250 ml/min,透析器,透析液均相同,常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两组无差异。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 g,对照组不用。观察3个月(透析38次)。
1.3 疗效观察 应用症状分级平分法观察两组用药前后体力,精神状态、食欲,恶心、呕吐、心功能、心律失常、肌肉疼痛、透析低血压、肌肉痉挛,透析后体弱无力持续时间等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常规检测血红蛋白、血清转铁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配对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乏力、精神状况、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肌肉酸痛、透析低血压、肌肉痉挛、透析后虚弱无力显著改善,见表1。
3 讨论
肉毒碱即卡尼汀,是一种水溶性季胺化合物,只有左旋异构体具有生物学活性。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长链脂肪酸转运至线粒体进行氧化并产生能量。人体内肉碱是由赖氨酸和蛋氨酸通过多种酶作用,在肝脏、肾脏、脑组织中合成,释放入血液循环。肾脏是肉碱的主要排泄器官,健康人每天尿液中排出量为100~400 肾小球滤过的肉碱84%以上被重吸收,以维持血浆浓度[1]。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体内毒素的蓄积,代谢性酸中毒等可引起食欲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使其对肉碱的摄入减少。同时由于肾功能衰竭对肉碱的内源性合成减少,在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肉碱分子量小,水溶性好,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易于在透析过程中被清除,且随着透析时间延长缺乏越严重[2]。文献报道透析过程中大约可清除基础值的50%~70%[3]。透析后血浆肉碱显著下降,会发生骨骼肌,心肌等组织中储存的肉碱向血浆中缓慢动员,长期会出现虚弱、乏力、肌肉痉挛、透析低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症状。血液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旋肉毒碱可是血中肉毒碱维持在正常水平使患者的精神状态、总体感觉,食欲、体力等方面均有提高。综上所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确实存在肉毒碱缺乏,合理的补充左旋肉毒碱,可以改善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毒副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Borum PR.Plasma carnitine compartment and red biood cell carnitine compartment of healthy adults.Am J Clin Nutr,1987,46:437-441.
[2] 刘惠兰,张晓洁,曹峰.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应用左旋肉碱(可益能)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国血液净化,2003,2(6):298-300.
[3] Borum PR.Changing perspective of carnitine function and the need for exogenous carnitine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hemodialysis.Am J Clin Nutr,1996,64(6):926-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