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抑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临床观察
2009-05-06赵建红戴小军
赵建红 戴小军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患者21例内服并外敷中药。结果 21例经治疗后,病程最长26个月,最短62 d,平均(14.5±3.4)个月,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肿瘤细胞发展,延长生存期。结论 中药内外并治法治疗胰腺癌疗效显著。
【关键词】 胰腺癌;中医药治疗;临床观察
胰腺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增加趋势,胰腺癌预后极差,80%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总体术后5年生存率仅10%左右,中位生存时间仅3个月。现代医学治疗胰腺癌主要采用手术方法,然而胰腺癌很难早期诊断,加之疾病进展迅速,疗效极差;非手术疗法如放射疗法、化学抗癌药物疗法对胰腺癌细胞也不敏感;免疫疗法、内分泌疗法疗效并不肯定;故现代医学并无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方法。笔者自2002-2008年,以辨证论治为原则,选择扶正抑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2年以来共观察住院病例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6岁,平均年龄(63±11.06)岁;病程最长26个月,最短62 d,平均(14.5±3.4)个月。21例病例中经手术后病理明确为13例腺癌,9例经CT加放免测定证实;21例均为Ⅳ期病例,其中位于头部14例,壶腹部6例,全胰腺癌1例。
2 治疗方法
2.1 内服中药基本方 生黄芪30 g,灵芝20 g,白术15 g,茯苓10 g,柴胡15 g,生薏仁30 g,半夏10 g,陈皮10 g,鸡内金30 g,丹参15 g,白花蛇舌草20 g,菝契30 g,白英15 g,冬凌草30 g,肿节风15 g。结合辨证施治,湿热重有黄疸者加用苍术、黄柏、茵陈等清热利湿之品;腹胀气滞明显者加用佛手、苏梗、大腹皮、槟榔等理气之品;阴伤者加生地、麦冬、玄参、石斛等滋阴之品。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
2.2 外敷药 莪术、生黄芪、老鹤草、铁树叶、玄明粉等适量,研末后以蜜、醋调敷于中上腹相应皮肤6 h,1次/d。
2.3 观察项目
2.3.1 临床症候 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腹痛、腹胀、黄疸、乏力、消瘦、发热、纳差、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项消失率与显著缓解率。
2.3.2 生活质量(KPS)评分 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
2.3.3 生存时间 治疗初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尚生存者观察到2008年9月。
3 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经本方案治疗1个月以上后评价疗效。
3.1 中医临床症候疗效分析 见表1。
3.3 生活期疗效分析 21例患者治疗后生存半年以内3例,半年~1年者6例,1~2年者8例,2年以上者4例,平均生存期1年6月。
4 体会
胰腺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低,但恶性度很高,进展快预后差的恶性癌肿瘤。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晚期胰腺癌,对于延长生存期、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有一定效果,其疗效尚称满意。
祖国医学认为胰腺癌相当于中医的“伏梁”、“黄疸”、“腹痛”、“痞块”范畴,最早见于《难经》,“名曰伏梁,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它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正气内虚、邪毒内结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胰腺癌与遗传因素有关,同时也与长期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及吸烟、饮酒、糖尿病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脾胃功能失调是发病关键所在。发病机理有内外二因,外感湿热毒邪,由表及里郁而化热,或内伤肥甘厚味,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内外湿热之邪相合,交织阻滞肝胆。肝失疏泄,则胁肋疼痛;胆汁外溢而为黄疸;肝木克土,脾失健运,则纳差、腹胀、乏力、消瘦、腹泻;湿热内阻,日久痰湿内生,久郁化热,热毒内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气、血、痰、瘀、毒内结,久留不去,渐成肿块、癌瘤。其本在脾虚,正气不足,其标在湿热、瘀毒之邪内聚。
在治疗中须抓住正虚与邪实的辨证关键,前者以湿热、邪毒、学瘀为主,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祛邪与扶正相结合,方中重用黄芪、灵芝,精气双补,白术、薏苡仁益气健脾,共同辅助人体正气,有增加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能促进抗体合成,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状况,促进和增强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纠正虚损,促进机体康复;并选择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有直接杀灭癌细胞作用的丹参、白花蛇舌草、菝契、白英、冬凌草、肿节风等;同时对突出的症状应加以兼顾,或化湿或理气或养阴,扶正祛邪并举;因患者局部有积结徵块,局部给予化瘀软坚、抗癌消积之中药外敷,既可止痛消胀、又可缩小瘤体。诸法合用,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肿瘤细胞发展,延长生命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