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09-05-04田祖清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1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机遇矛盾

田祖清

摘要:以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手段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使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具有内容丰富、传播快捷、超时空以及公平性、自主性、交互性、间接性等特点。但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很大的挑战。因此,高校必须把握网络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积极探索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从而开创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政教育、机遇、矛盾、途径

21世纪是网络空间支撑的世纪,人们面对的是备受关注、最有活力的网络文化挑战。网络文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受网络文化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网络科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占领网络这块阵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一)网络传播快捷、覆盖面广,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广泛性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相互沟通,教育的针对性会更强。学生们也不必再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

另外,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人们往往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从而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首先,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洽教育的资源。互联网有效的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总政教师就可以利用无限的网上资源,查阅思政教育工作信息,了解思政教育发展动态,学习新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政工作能力。

再次,网络的开放性与交互性,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用网络拓宽现实的空间,建立心理网站、德育网站、教学网站,师生可以平等地跨时空网上交流,从而解决学生心理上或学习中的问题。

(三)网络有利于优化高校思政工作的效率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思政工作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精力去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学生则是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接受“灌输”。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内容,学习效果明显优化。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他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二、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矛盾

(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主导性之间的矛盾

网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网上信息良莠不分,泛滥成灾。如过度商业化了的文化、金钱文化、黄色文化、封建迷信、反对言论、文化霸权主义等等,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次,就网络文化而言,它的多元性尚处于“网络人办文化”的初级阶段,“网络人”即使小有文采仍处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范畴。而少量活跃在网上、“IT”业的“小网络文化人”亦不能改变网络缺乏文化的基本面貌。显然,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诸多浅薄的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因此,大学思政教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之一。

(二)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间接性与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之间的矛盾

联网是开放的,聊天室里,你可以不动声色地“呼风唤雨”,公告板下,你可以从容不迫,甚至毫不负责任的说三道四。同时,所有的网络成员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针对这种情况,尽管部分高校已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普遍性的存在高技术少文化、重宣传轻知识、多简介少深入的缺陷。导致了高校网站只成为高校自我宣传的窗口,没能成为一个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所以大学思政教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二。

(三)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网络时代大学思政教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因为网络是创新的产物。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界限模糊了,这种认知方式不知不觉地使青年学生失去了理性和自我。再者,网络信息都是以数字符号的形式传播的,甚至人在网络上也以数字符号的形式出现。在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阶层、职业等通常倍受关注的特征都被掩盖了,剩下的只是符号的交往,从而更具有欺骗性。

然而,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自身的改革速度却远远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的改革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致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乏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原有教育制度也已严重滞后,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格局,这种滞后性和被动性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应对工作

(一)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各高校都建有自己的网站,我校还建有“思想政治教育网”。办好高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积极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给青年学生一些有益的东西,提高青年学生自身的免疫力和判断力。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的鲜明特色。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高校办思想类网站,要经营好五类拳头产品,即新闻快递、时事消息、时代焦点、专家评论、时代论坛,以体现网络的特色和水平。另外,高校网络还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学校和剥币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高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学生工作信息的发布,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具有超时空、迅速的特点,因此这种心理咨询安全便捷,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通过正面引导,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高校应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构建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如开设“网上论坛”讨论热点问题、建立电子刊物和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同时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在可能的条件下,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校园网的消极信息,防患于未然。高校还应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使每个入网者都能批判地对待大量的网络信息,不断提高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和抗诱惑能力。

(三)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思政工作的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从事思政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解决网络时代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思政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三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学报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树立终生教育理念,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思政教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

2、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可以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与工厂、企业和街道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回到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去,在道德交往和实践中学会道德交往与实践,在责任承担中树立真正的责任意识。

3、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还要变灌输式为引导式,变单向式说教式为双向交流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我们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文风表现出来,并且利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也可以在校园网络的信息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针对马列理论课程的学习在网上提供各种参考资料,让学生参与教育。

总之,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关起门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思政教育观念。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要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探索出符合人类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理论及网络文化,这应当是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本份。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机遇矛盾
矛盾的我
再见,机遇号
“矛盾多发”可怕吗?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机遇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