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到实体
2009-04-30徐清华胡维佳
徐清华 胡维佳
[摘 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由建筑机械小组蜕变而来,蜕变过程中的创建阶段具有特殊意义。这一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影响深远的创室理念,并在相应的条件下实现了媒体实验室由概念向实体的转换。文章对媒体实验室创室理念形成及成立条件的考查和分析表明:团队领导人具备对宏观社会环境以及本专业前沿领域的把握能力至关重要;要成功实现超前的创新理念,外界的支持和引导也不可或缺;机遇可遇不可求,但把握并利用机遇更为重要。
[关键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创新理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以下简称媒体实验室)是世界上独具创新特色的著名研发机构,由尼葛洛庞帝教授(Nicholas Negroponte)和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下简称MIT)前校长威斯纳(Jerome Wiesner)于1985年创建。媒体实验室创建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建筑机械小组(Architecture Machine Group)蜕变为媒体实验室的阶段为其创建时期,前人对此段时期的研究为数不多,大多以建筑机械小组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来对这段时期进行评判。本文试对这一时期的媒体实验室创室理念形成及成立条件作一初步考查和分析,以期从世界著名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理念及其成功创建中获得经验与启迪。
一、媒体实验室创室理念形成
创室理念作为媒体实验室创建的核心,在建筑机械小组蜕变为媒体实验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1967年,23岁的MIT建筑系教授尼葛洛庞帝获得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支持,在建筑与规划学院创立了建筑机械小组。
早期的人机界面技术研究使建筑机械小组开始关注建筑领域的人机界面研究。计算机早在其诞生不久就开始应用在各个领域,当时主要被用于绘图和数据计算,但缺乏互动性。20世纪60年代,由于专家系统的出现,人工智能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有关人机界面技术的研究也慢慢开始。早期的人机界面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人机的互动性和人机感应的丰富性。其中互动性的研究偏重于解决计算机共用的问题,感应的丰富性研究则偏重于极高带宽的图形互动。1960年3月,心理学家、声学家、计算机学家立克里德(Josep Carl Robnett Licklider)发表论文《人—计算机共生关系》(Man-computer Symbiosis),首先提出了“时间共享”的概念,认为分时系统可以促进人机共生。在他的大力支持下,MIT开创了分时系统(Compatible Time Sharing System)的先河(注:在1961年,MIT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分时系统,开创了交互方式、多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资源的时代。1963年,在高等研究计划署的支持下,MIT开始了第二代分时系统的研发,进行多路访问计算机系统(Multiple-access Computer Systems)和机器辅助识别(Machine-Aided Cognition)研究。)。MIT研究的分时系统引起了当时还是MIT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的尼葛洛庞帝的极大兴趣,对此他在《建筑机械》(The Architecture Machine)一书中描绘了要使与人密切联系并互动的机器为每一个人所用的美好憧憬。1963年,MIT林肯实验室的苏泽兰(Ivan Sutherland)发表了名为《画板》(Sketchpad)的论文,提出了计算机制图的构想,并实现了虚拟现实技术一个关键因素——交互式绘图。立克里德的人机共生学说和苏泽兰的交互式制图以及分时系统使尼葛洛庞帝在人机界面设计领域看到了希望。鉴于当时计算机界面极度笨拙,计算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同样受到一定的限制,尼葛洛庞帝决定研制出一种能够与建筑师密切互动的机械(注:尼葛洛庞帝在他1968年写的《建筑机械》中描述了建筑机械小组所要研制的互动式建筑机器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建筑机械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个人计算机。在个人计算机出现的10年前就开始谈论它,这种预见在之后几十年里个人计算机的应用状况可以看出是相当正确的。)。
20世纪70年代,尼葛洛庞帝受贝尔纳·鲁多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1964年出版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一书影响,决定彻底把建筑师抛掉,使其研究团队跳出建筑领域的狭小圈子,从而转向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这种转变轨迹在尼葛洛庞帝的两本著作中可以查到:1968年的《建筑机械》和1972年的《柔性建筑机械》(Soft Architecture Machines)(注:尼葛洛庞帝在其1972年写的《柔性建筑机械》(Soft Architecture Machines)一书中把建筑师从建筑设计彻底移除,并说明未来的建筑机械不再用来帮助建筑设计,它将与人类的生活融为一体,与人类亲密互动,成为人类活泼而智慧的伙伴。)。
随着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进一步密切结合,分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蓬勃发展,建筑机械小组后期的研究逐渐偏向于信息流通的媒体领域,这段时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后来媒体实验室研究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技术基础。1976年,建筑机械小组赢得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的支持,推出了名为“空间资料库系统”(The Spatial Data System)以及“把它放在那里”(Put-That-There)界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桌面的概念。这种利用空间组织形式作为记忆和导航的工具,后来被苹果公司的麦金塔(Mac)计算机所采纳,成为麦金塔计算机桌面隐喻和空间查找的基础,衍化出今天的图形用户界面。同样,也是在军方的支持下,1979年,建筑机械小组推出的“阿斯本电影地图”应用软件,是对在科罗拉多州的阿斯本市进行驾驶的虚拟模仿,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超媒体系统。
经过建筑机械小组后期在媒体领域的技术实践尝试,媒体实验室的创室理念于20世纪70年代末逐渐成形。尼葛洛庞帝把它归纳为:通过增加视觉的丰富性(娱乐产业)、信息的深度(出版产业)、计算的内在互动性(计算机),来塑造人性化界面和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技术把三者整合为一,形成一个感性的、丰富的、深奥的、互动
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多媒体,它使媒体实验室被公认为多媒体的发源地。
二、媒体实验室的创室条件
建筑机械小组时期孕育出来的媒体实验室创室理念,只有通过合适的外界环境催生以及内部条件的助推,才能由理念转变为媒体实验室这一实体。进入20世纪80年代,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各种有利因素陆续出现(注: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曾提到:我们这群人的结合可谓占尽天时,因为当时,个人计算机已经诞生,用户界面开始受到重视,电信工业也解除了管制。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厂和电视台的拥有者和经营者都开始自问:未来将以何种面貌出现。),无论是整个宏观社会环境,还是微观具体因素,都为媒体实验室这一实体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必要的动力支持及方向引导。
1. 宏观社会环境
(1)信息技术领域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整个信息技术领域的变化为媒体实验室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技术需求市场。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领域涌现了一系列对媒体实验室有利的现象,例如: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及推广、电信管制解除、人机界面开始受到重视等。1981年,IBM推出了它的个人计算机,人类社会从此跨进个人计算机新纪元。20世纪80年代,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以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软件为依据,造就了工业标准化的微型计算机产业平台,即80X86/MSDOS。在此标准下,20世纪70、80年代,个人计算机被大规模生产并被大众接受(注:1983年据《时代》(Time)杂志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美国80%的公民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个人计算机能够像电视和洗衣机一样普及。)。计算机已经由专家专用的机器演变为普通人也能接近的机器,人机界面改进开始变得迫切。同一时期,美国电信逐渐解除管制,电话、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开始自由竞争,抢夺市场。他们争先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升级,但是数字升级的过程中遇到了人机界面技术问题。以上因素促使人机界面开始进入中心舞台。20世纪80年代初,MIT等几个地方的机构开始介入研究,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在人机界面领域研究出了鼠标、菜单、视窗等概念,但这些比之于建筑机械小组只是刚刚起步而已。媒体实验室顺应信息技术领域的这些变化,开始向各个领域推销自己的创室理念,为自己的建立开辟了联通各产业的商业大门。
(2)政府与MIT的产业合作
美国政府和MIT的产业合作倾向为媒体实验室在企业界找到了充足的资金来源。20世纪70、80年代,经过长达10年的越南战争,美国政府财政债务居高不下,国内经济出现“滞胀”现象。美国的信息技术领先地位受到国外同行,尤其是日本的挑战。面对经济和科技领域出现的恶劣情况,美国政府开始放低对大学的科研投入,力促企业与大学的合作,使其互帮互助。此外,MIT首创的大学—政府—工业界合作创新模式,使MIT与128公路附近的上千家高科技企业紧密联系,为20世纪70、80年代的128公路繁荣,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政府政策的推动和MIT在产业界的知名度,使媒体实验室很容易获得企业界人士的信赖和欢迎,从而逐渐脱离对军方经费的依赖。
(3)MIT的内部环境
媒体实验室的成功建立也得益于MIT自身的一些环境特性。首先,MIT没有艺术系、教育学院、电影动画学院或者研究生音乐课程,更不必说人类工程学课程等,对于媒体实验室来说,把涉及这些学科的研究课题集中到一个中心进行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毕竟没有侵犯到MIT的其他研究领地。其次,MIT各个学科没有相对明确的学科界限,各个院系一般都在同一所办公楼办公,方便不同院系的师生相互交流。MIT这种开放的学术风格有利于这里的师生去从事一些其他院校认为是难以开展的研究。媒体实验室在这种开放的学术氛围中不仅能够获得秉性相投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比之于其他院校,这类研究队伍和其创室理念在MIT也更容易被接纳。
2. 微观具体因素
(1)威斯纳的加入
威斯纳在研究视野、个人经历等方面对尼葛洛庞帝以及媒体实验室的建立影响极大。威斯纳和尼葛洛庞帝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合作,1976年,尼葛洛庞帝向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基金(National Endowment of the Humanities)提交了一份关于开发一种随机存取的多媒体系统的建议书,想通过计算机界面使用户和已故艺术家对话。这份被认为在技术上过于大胆的建议书被当时担任MIT校长的威斯纳所赏识,并引导他把研究方向转向未来媒体领域。威斯纳曾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MIT第一个跨学科实验室——电子研究实验室(Research Lab of Electronics)的主持人,他希望在电子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再成立一个通讯科学中心,由于种种原因,此规划没能如愿。在与尼葛洛庞帝的接触中,威斯纳发现尼葛洛庞帝的人机交互思想与其期待的通信研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他决定加入尼葛洛庞帝的研究团队,引导尼葛洛庞帝把研究转向媒体通信领域,并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媒体实验室的建立多方筹资。
(2)尼葛洛庞帝的整合性憧憬
尽管在20世纪70、80年代,计算机、广播、出版三个产业仍然处于分离状态,但尼葛洛庞帝已觉察到了信息技术领域所发生的变化,做出了“这三个产业将会在2000年逐渐聚拢”的大胆预言。媒体实验室建立之前的5年里,虽然尼葛洛庞帝团队的人机交互研究被排挤在计算机科学的主流之外(注:20世纪70、80年代,计算机科学领域关注的是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协议和系统结构等,这些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主流文化。),但他们仍然奔波在世界各地,向产业界人士推销这一想法,并陆续获得各个领域的经费赞助,也为实验室吸引了一批专业化人才。
经过以上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在1985年,媒体实验室的创室理念终于演变为媒体实验室这一软件研发机构。
三、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媒体实验室创建阶段创室理念的形成以及成立条件的考查和分析,可以从中获得如下经验和启迪。
首先,媒体实验室创室理念的形成关键在于,媒体实验室主要领导人尼葛洛庞帝对当时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变化以及计算机技术前沿领域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由此可见,对于新生事物的形成,团队领导人对宏观社会环境的发展走势以及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的把握能力至关重要。
其次,媒体实验室的创室理念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机界面的研究正处于不被重视的劣势时期,但是尼葛洛庞帝对媒体实验室的创始理念依然充满信心和满腔热情,四处奔走并对外宣传。而此刻MIT校长威斯纳的鼎力相助,不失为雪中送炭,为媒体实验室的建立扫除不少障碍。由此可见,团队领导人不仅要具备对所持观点的绝对肯定态度,另外,能够获得识千里马的伯乐的外界引导和支持也很重要。
最后,媒体实验室的成功创建,在于信息技术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及推广、电信管制解除、人机界面受到重视以及身处MIT校园内的地理优势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看到了眼前的机遇。这些告诉我们,新生事物的诞生需要一种机遇,但更需要如何切实地把握并利用这一机遇。
参考文献:
[1] 斯图尔特·布兰德著:白方平译.MIT媒体实验室[M].台湾:天下远见出版社,1999.
[2] The Architecture of Interfaces, http://netlab.audc.org/teaching/seminars/architecture_of_interfaces.
[3] 刘吉,金吾伦等.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7.
[4] 叶平,罗治馨.图说电脑史[M].天津:白花文艺出版社,2000:168.
[5] discusions,http://www.futureofthebook.org/discusions/.
[6] 张正德.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89.
[7] Dan Dill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reliminary Perspectives from the MIT Media Laboratory [D].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2001:7.
[8] 未名.媒体实验室:创造未来的实验室[J].中国科技信息,1997(11):32.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 张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