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等教育发展的再思考
2009-04-30[美]菲利普·阿特巴赫
[美]菲利普·阿特巴赫
一、全球高等教育的格局
今天报告的主题是想探讨亚洲各国之间的学术竞争问题,特别是亚洲高等教育机构和系统的研究角色以及提升研究文化所面临的挑战,目的在于理解亚洲高等教育在未来如何顺应全球化发展环境。
很显然,大学研究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下一阶段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但是,构建学术机构的研究能力却并不容易,不仅耗时长久,而且费用昂贵。虽然大学并不是唯一具有研究能力的机构,但大学在任何国家都是主要研究组织,因为大学不仅可以培养下一代研究者,而且所进行的研究常常是最有效、最节约成本的。大部分学者认为,在大学进行研究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大学里学生和教授可以形成良好互动。
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亚洲大学教育是大家讨论的热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不同意的一点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全球的主导力量。因为大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大学在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中地位的提升,也即大学学术地位的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学术工作都与之紧密相关。目前,亚洲国家高等教育领域还存在很多深层次问题,这使它们很难出现居于主导地位的学术系统。尽管一些亚洲比较大的国家,如中国、日本、印度等,这些国家重要的大学有可能达到世界顶级水平,但不一定是占世界主导地位。
当前,大多数亚洲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面临巨大挑战,比如大学都被要求以各种方式(包括提供社会咨询、开展商业活动等)获取收入,这些都是商业化的表现。许多亚洲国家大学特别关注世界排名,比如排在前100名的大学,有些大学位列其中,处于优势地位,有些大学则要出局,处于竞争劣势。我想要说的是,不要过度关注世界排名和排名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国际高等教育的基本态势在未来几十年中可能还和现在一样,世界上主要的高等教育系统(比如美国)的实力、规模将赋予它们显著的竞争优势。全球化时期,理解各国大学研究的基础架构非常重要。毫无疑问,美国和其他主要的英语国家,其学术系统在世界科学和学术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大量统计数据都支持这一事实。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引起亚洲国家的重视。我们知道全球研究架构与科学力量是直接相关的,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往往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研究程度的标志。但有个现象非常有趣,比如日本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确实比较突出,有很多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然而大部分获得者却并未在日本本土工作,而是在英美国家的大学工作。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英美国家的大学研究文化,尤其是关于硬科学的研究文化,备受日本科学家青睐,薪酬待遇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倒在其次。此外,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许多在英美等国发行的学术期刊均用英文出版,这就意味着其他非英语国家的学者面临着用英文发表其成果的压力。因为要参与到世界学术竞争之中,首先必须得用英文出版著作,再将其提交到在世界排名前列的学术杂志上发表,然后才有可能。
据我所知,在中国,如果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就可以获得经费奖励。但是,过度强调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也给中国学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因为国际期刊的这种评判标准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方式之一,而非评价学者科研水平的全部。此外,就专利而言,其获得者主要来自英语国家,可以看出科研成果主要产生于这些国家。但这种平衡目前正在逐渐被打破。一方面,传统的主导型的西方英语国家正在衰落;而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共同体,比如亚洲的新加坡、香港则正处于不断上升的另一端。
二、亚洲国家的学术环境
谈到学术共同体,就不得不谈国际学术环境。对于亚洲各国而言,学术及科学人才的国际市场尤为重要,这主要涉及人才流动问题。海外的留学生中大约有65%来自亚洲,学生流动主要是从亚洲国家流向西方国家。在过去的20年到25年中,大部分留学生选择留在国外,这些人才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均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平衡现在也在逐渐改变。随着亚洲国家经济的崛起以及对高等教育的日渐重视,很多留学海外的人才开始回归。甚至有些情况下,许多在海外已经有固定学术职业和良好学术地位的学者也开始回归。这种人才回归现象主要存在于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等。但从总体来看,大部分亚洲国家的留学人员仍旧滞留在国外。如果你到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斯坦福硅谷工业区就会发现,在计算机产业非常发达的地区,仍有大量的亚洲人定居在那里,为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谈到国际学术市场的人才流动,不仅指学生,许多优秀的教授,也正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同样,从亚洲国家流向西方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的比例也相当大。
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如亚洲国家内部也存在国际人员流动。许多亚洲国家的大学推进国际化,不仅从西方引进学者,也从亚洲的其他国家引进人才。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亚洲国家而言,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学术系统的国际化?如何做到不仅仅向世界输出优秀学生和教授,也能从别国引进优秀人才?
从这一维度看,中国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许多国家认为,中国是一个颇具特点、给人印象深刻、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国家,所以有很多美国、欧洲,甚至亚洲其他国家的学生对学习中国文化兴趣浓厚。也有些大学,设计了一些国际化的课程,并采取了相应的鼓励措施吸引外国学者来中国用英语授课。但也存在劣势,比如经费短缺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薪酬问题。我曾在波士顿学院做过一个关于15个国家教师薪酬的比较,其中包括中国。与美国、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印度相比较,中国的教师薪酬水平相对较低。这一测评结果是在考察了各国的物价水平并进行汇率转换的基础上得出的。
在这个研究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薪酬并非是教师的唯一收入。在美国,大部分教授除了薪酬之外,并没有其他额外收入,而中国的许多学者不仅获得薪酬,还有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收入,但很难测量具体数额。额外收入主要取决于教授企业化倾向的程度,不同教授的额外收入不同。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中国想要吸引国外优秀学者,首先不能期望他们能像中国学者那样赚取外快,因为外国学者并不了解中国的学术体系,这就需要中国在薪酬制度上做出系统调整,使其在高等教育人才的输出和引入过程中均拥有国际竞争力。我曾提到过,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不仅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提高了大学教师的薪酬待遇,还在于它们拥有更好的学术氛围和更好的学术制度。比如新加坡和香港,它们的国际化程度相对更高。为什么?因为薪酬水平更高,学术人才的聘用制度也更加开放。
许多亚洲国家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都制定了国际化战略,中国也一样。我认为中国有可能取得成功。与中国相比,虽然印度具备中国所没有的国际化优势,比如他们的教师在工作中使用英语,具有一定的语言优势(这对国际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国际学者之间的交流是非常便捷的),但是政府给予的支持很少。我们看到,在世界大学排名前100或200位的名单中,没有一所印度大学,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印度的技术学院更具竞争力。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国比印度更具有国际化优势。
三、决定高等教育输赢的
关键是什么
当然,亚洲是世界上一个很大的地区,要想概括亚洲国家的共性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有很多“亚洲”存在,每个人也只能概括出一小部分。有一小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可以称之为“富裕亚洲”,它们的政治、经济和学术体系均非常发达,主要包括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对于中国来说,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非常有意义,由此可以分析它们的学术体系是如何获得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