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欢呼与叹息

2009-04-29刘娟娟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观后感凡卡邮差

刘娟娟

“今天下午,学校统一组织看电影……”老师在宣布好消息。

“耶……”教室里一片欢腾。

欢呼声浪余音尚存,老师又补充了:“根据学校的要求,看完之后要写出观后感。”

“唉……又要写!”教室里响起一片叹息声。

为何叹息?为心中的不快,我不愿意写,却不得不完成学校的任务、老师的作业。没有呼之欲出的话语,没有要倾诉的情感,这时候,写作是负担。

如果这时候,我们做老师的再来一句:“不愿意写是吗?不愿意写可以不去看,谁不愿意写,请举手!”也许,这时候没人举手,但一定是一阵沉默,一阵死一般的沉寂。师威使学生屈从了,却使师生相距那么遥远,一如遥远的两个星系。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听到过这样类似的叹息,那轻声的叹息如沉重的车轮碾过我们的心头,如沉重的石块压在我们的心中。在我布置练笔作业时,就不止一次地听到过这种叹息。听到这种叹息的时候,我的嘴边总有两个字:“真懒!”为了照顾学生的情绪,体恤他们的辛苦,这两个字最终没有出口,我自以为是很仁慈的了。

然而,那节课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那样的课使我难忘,令我回味,我们师生同体验,共悲喜,彼此的情感汇成了同一条小溪。那节课上的是《凡卡》,围绕着“从哪些地方你可以体会到凡卡生活得很悲惨?”学生们讨论得十分热烈,对于书中略写的挨打挨冻挨饿的细节,学生们发挥了充分的想象:老板娘把凡卡吊起来,用鞭子抽,凡卡悲惨地叫着,脸上身上都是伤,眼睛里会喷出仇恨的烈火;凡卡夜晚蜷缩在墙角,没有被子盖,冻得脸和嘴唇都紫了,老鼠从他身上跑过去,他吓得更睡不着了……文章最后的结尾是凡卡把信投进了信箱,能收到信吗?我让学生展开讨论,一部分认为不能,约占三分之二,原因很多:没地址,收不到;爷爷老,过世了;醉熏熏的邮差把信搞丢了……这符合实际,也是教参的建议,而另外的三分之一同学却不愿意让凡卡继续挨打挨冻挨饿,以他们的善良之心,设想出了收到信的可能:半路上邮差把信弄掉了,爷爷巡夜正好发现;爷爷的狗从信纸上闻出了凡卡的气息,把信给爷爷叼回来了……双方为此争论不休,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宣布下课,意犹未尽的学生们发出一阵叹息,我心中一喜,布置了当天的家庭作业:“同学们,不用遗憾,凡卡能收到信吗?你把自己的观点写在练笔本上,×××你可以把凡卡挨打的那个细节写下来,很生动感人。如果同学们愿意的话,还可以写《假如凡卡来到我们中间》,也就是说,今天的练笔可以扩写、可以续写、可以写想象,任你选择。”话音刚落,“耶……”一阵欢呼,学生们为今天的作业内容叫好。平时布置写作文,大多不情愿,那天却是全班齐欢呼。这欢呼声,让我体会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快意,如沐春风。

同样是写作文的作业,带给学生的却是不同的情绪,叹息是情感的体验,欢呼也是情感的体验,我的学生们之所以欢呼,是因为我满足了他们情感的需要,表达的需要,他们胸中有情,口中有话,笔成了他们代以言情的工具,老师那么理解他们的情感,他们怎能不欢呼?

由此看来,要让学生下笔成文,先让学生胸中燃情!但试想,同样是这个作业,换个时间布置,学生会不会欢呼?我上这节课的时候是在上午,按惯例,作业在下午布置,到时候再布置不一样吗?我没试,但我想,那时候,学生一定不会欢呼,因为在铃响的遗憾声中,学生的情感是火热的,到了下午,情感的温度就下降了。更何况,这作业,还在延续他课上的余温,课间,学生们会讨论,会构思,未作业,却已下笔千言。而下午布置,学生需要回想,找回上午的情绪体验,这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作文作业的布置要讲时机效应,这是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究的。前面的观后感,如果在观后布置,不一定就有叹息声了。 ■

猜你喜欢

观后感凡卡邮差
《你好,李焕英》 观后感
《凡卡》续写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老邮差帕哩的故事
如何写好观后感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邮差H2
意大利邮差偷懒 400公斤信件藏家中
克隆快乐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