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时如何联想

2009-04-29何长平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凡卡幻觉事物

何长平

什么是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联想在作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运用得当,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更形象。作文时,应该怎样去联想呢?其实小学语文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几种联想的方法。

一、相近相关联想法

相近相关联想法是指由某一事物去联想与它在某一方面相近或相关的其他事物的方法。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像一块无瑕的翡器……”作者由看到绿水联想到翡翠,使人们对绿水有更深刻的印象。又如,我们看到天上的彩虹就会联想到江河上的桥梁;由看到照片,会联想到照片的来历及“我”与照片上的人的友谊等。这些都是相近相关联想。

二、相似联想法

这种联想法,可以从见到一种事物或听到一种声音联想到相似的一种事物或声音。例如课文《月光曲》中:“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作者由月亮的皎洁联想到银纱的洁白、清幽。又如《小音乐家杨科》一文中:“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作者由听到小虫和麻雀的鸣叫声音联想到人的“演奏~歌唱”,有力地渲染了杨科酷爱音乐的气氛。

三、相对联想法

相对联想法是指见到某一事物的一侧面,联想到与之相对的另一侧面的方法。例如课文《长城》中:“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作者由砖、条石侧面联想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四、相反联想法

相反联想法是指由某一事物可联想到与这一事物的特征截然相反的东西。例如读了《凡卡》一文,可由凡卡不幸的命运和悲惨的遭遇,联想到我们自己幸福的生活。

五、错觉联想法

错觉联想法是指由某种原因引起的现象,联想到另一种错误现象。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由石洞的狭小联想到山石挤压过来会撞破额角擦破鼻子,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六、幻觉联想法

幻觉联想法是指由某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虚幻的现象。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擦燃火柴所出现的幻觉:由寒冷联想到火炉,由饥饿联想到烤鹅,由贫困寂寞联想到欢乐的圣诞节,由孤苦无依联想到慈祥的奶奶。

总之,联想是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展开的,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多联想。如果观察不全面,不细致。联想就难以展开。作文时,联想可以直接表达出来,前面先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然后用“好像”“仿佛”“觉得”等词引出联想的内容。同学们若开动脑筋写好联想,一定能给作文锦上添花!

(编辑孙世奇)

猜你喜欢

凡卡幻觉事物
《凡卡》续写
“波点太后”草间弥生:幻觉之美
远方
单独中的洞见
春天的幻觉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克隆快乐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春天来啦(2则)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