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09-04-29年冬花
年冬花
〔关键词〕 语文教学;质疑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4(A)—0049—01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上一般不会有学生提问题,因为长期的接受性教学使学生增加了依赖性,他们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问起。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需要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
一、找寻关键词发问
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能在文章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也就是要找寻文章的关键词句。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
第二步:确定关键词句。关键词语指记叙文中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是指说明文中最能说明事物特征的词语及一般文章中与中心思想有关的词语。
关键的句子指:(1)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2)含义隽永深邃,蕴含哲理的句子 。(3)表达生动、具体的句子(一般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句子)。(4)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明确了这些,关键的词句也就找到了。
第三步:就所确定的关键词句质疑,可从下列几个角度着手进行:
(1)所圈的词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它有何表达作用?
(2)加点的词能否用其他的词代替或能否删去,为什么?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3)画线句与其他句子的关系如何?是否矛盾?次序可否调换?
以上这些是一般的问法,有时还可根据具体的课文把问题提得更明白些。如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句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中心有什么关系等。
二、依据文章结构、文体特点质疑
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光了解词句的表达作用还不够,还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从整体把握,教会学生段、篇质疑的方法。那么段、篇质疑如何进行?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各类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其次,了解分析段意的基本手法:划分层次,归纳段意,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注意段落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
明确了这些知识,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如,面对一篇说明文时,学生就会联想到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要了解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的方法。就此可以质疑:本文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分几部分来说明?是如何说明的?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主要语段在文中的作用怎样?经过训练,学生在面对其他文体时也会产生相应的质疑过程。
三、从比较中质疑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要培养学生比较质疑的能力,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进行:
(1)前后比较。即通过前后比较提出问题,比如阅读《故乡》时, 文中所描述的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简直判若两人,其中也写了杨二嫂前后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的不同。经过对闰土、杨二嫂前后的比较分析,就可提出以下问题:二十年前的闰土和二十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这变化表现在哪儿?杨二嫂有什么变化?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2)参照比较。以课文为中心参照多方面的材料进行比较,从中发掘疑点质疑。比如学习《荔枝图序》时,可以围绕课文注解“巴峡”的内容, 参看郦道元《三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条目和“三峡”的材料,从比较中寻找疑点,提出问题:“巴东三峡巫峡长”中的“三峡”与俗称的“三峡”是不是一回事?与《荔枝图序》中的“巴峡”有什么关系?课文选编的教材的解释与其他材料在表述上有何不同?等等。
(3)异同比较。即把主题相同、题材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中发现他们的异同,由此展开质疑。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写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经历和命运,但他们是有差异的:孔乙己是封建末期一个科举制度殉葬品的典型形象,而范进则是一个屡试不第、半生潦倒、痴迷功名的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典型形象;《孔乙己》是以乐境写哀,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范进中举》则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进行辛辣的讽刺。通过分析比较,可提出质疑:两篇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等。通过比较更能理解作品独特的内涵及魅力。
(4)从文章题目中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社戏》一文,学生就可问:文章的题目是《社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却不多,而写了许多看戏外的小事,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就能较快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看戏本身,而在于通过看戏这件事,反映乡下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智慧,表达“自己”热爱他们的真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