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实思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2009-04-29李红霞
李红霞
〔关键词〕 反事实思维;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4(A)—0007—01
反事实,顾名思义就是与已发生的事实相反。反事实思维指的是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否定,进而建构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其在头脑中主要是以命题的形式来表现,包括前提(如果昨天晚上不熬夜)和结论(今天就不会迟到)两个部分。典型的表现是:“如果当时……就会/就不会……”反事实思维可以作为一种预警的机制来帮助人们归纳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而从错误中获得经验。
一、反事实思维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1. 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反事实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状态,而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反事实思维的两种机制的中介作用而产生,即比较效应和因果推理效应,两种效应都会影响青少年的情绪反应。当我们将任何一个客体与某个标准进行比较时,比较效应就产生了。例如,如果某学生没通过考试,他意识到假如当时他更努力地学习就会通过,他因此会产生一种具有影响力的对后续行为存在因果联系的先前行为,这种行为接着可能会增强后续行为的产生。这种结构是从社会比较理论中衍生出来的。例如,把自己跟优秀的人比(上行,反之为下行)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也会产生积极的和有宣传效应的影响。此外,反事实思维的因果推理效应对青少年的情绪状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上行反事实思维容易产生比较效应,从而产生更多的负性情绪。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因果推理效应对这种负性情绪进行改善。可见,反事实思维对情绪的调控作用主要受到比较效应和因果推理效应的影响。
2. 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对于同样的事件结果,不同的反事实思维可以引发不同种类的情绪。上行反事实思维多引发负性情绪,使人对未得到更好的结果感到后悔、内疚和自责;下行反事实思维则能使人意识到避免了可能更坏的结果,因而产生幸运、庆幸和满足等正面情绪。准备功能指通过这种思维方式,个体能够为将来做准备,并改善自己未来的命运。此功能的作用机制以因果推理为基础,准备功能通过在反事实命题中建构前提事件和结论的因果联系而得以实现。
二、反事实思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增进青少年对反事实思维原理的认识。由反事实思维的分类可知,上行反事实思维使人想象未得到更好的结果而引发负面情绪;下行反事实思维则能使人意识到避免了可能更坏的结果而产生正面情绪。因此,我们可以向青少年讲解有关知识,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辅之相关的具体例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同时,鼓励他们使用下行的反事实策略,尽量避免上行的反事实策略。也就是说,当青少年遇到他们认为后悔的事情时,我们要鼓励他们把事情想象得比可能的结果更好,而不是更差,这样才能使他们不至于产生过多的负性情绪,较快地调整心态。
2. 正确引导,使青少年保持良好的情绪。反事实思维具有情绪和准备功能,能调控人的情绪状态,也能使人从过去的事例中获得经验,并为避免过失的重复发生而形成有效的计划。尽管反事实思维的前提和结论都是假设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反事实的心理模拟,使青少年意识到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汲取教训,从而为以后采取相应行动以获得理想的结果奠定基础。反事实思维常常与情绪状态交织在一起,情绪既是引发反事实思维的原因,又是反事实思维的结果。负性事件往往引发上行反事实思维,而上行反事实思维又强化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又进一步引发反事实思维,从而使负性情绪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反事实思维引导青少年管理和调控其自身的情绪,避免他们的负性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3. 积极实践,使青少年正确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反事实思维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尽管反事实思维在头脑中表现为条件命题“如果……那么……”的形式,它的前提和结论都是假设的,但通过积极探索,真正将反事实理论运用于实践,可以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很大帮助和指导作用。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就应该通过反事实思维方式的训练,促进青少年正确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反事实思维与其对事件的归因密切相关,反事实思维可作为归因理论的一种框架,大部分的归因理论都是以反事实思维为基础,都是反事实思维的一个特例。由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把对青少年的反事实思维训练转换为归因训练。首先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归因方式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查找自己是否存在归因偏差,然后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不同的归因指导。通过归因训练纠正或改善青少年不适当的归因方式,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从而进一步改变其情绪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