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初探
2009-04-29秦敏张军红
秦 敏 张军红
[摘要]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现象,不同于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贫民窟”。由于我国城中村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城中村的改造势在必行。但是传统改造有诸多弊病,在改造过程中又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视角来切入城中村的改造。文章从人文视角入手,探讨如何使城中村的改造趋于合理。
[关键词]二元结构;城市化;城中村;文化整合
[作者简介]秦敏,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保障,陕西延安,716000;张军红,西安外事学院经济管理系,研究方向:经济学,陕西西安,710077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1-0052-00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与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转型”不同,中国城市环境发展的转型不是原有制度体系中某些个别环节的局部调整,而是整个制度结构的全面改造,是对整个经济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根本变革,涉及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又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发展的动力基础,从而强烈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进程。城中村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犯罪、非法建设、公共健康等问题,已成为城市生活所关注的焦点。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城中村易演变为城市的“毒瘤”,对其改造势在必行。
一、我国的城中村现状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现象,是在特定的历史、经济、社会、文化、政策背景下形成的非完全城市化的产物。目前我国的城市基本都有城中村现象,大中城市更为明显。其中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等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明显。城中村与这些经济发达区域形象不相匹配,已经成为制约这些地区发展一大因素。
以珠三角为例,20世纪90年代,各城市采用“只占地,不管人”的城市化发展政策,即在征用城郊乡村集体土地时,没有通过人口城市化把村民吸纳进城市,而是留下一定比例的集体土地供其发展二、三产业自谋出路。在这种制度下,村民延续农民身份和农村管理体制,成为被城区包围的“失地农民”,大量城中村借此产生。在城乡二元体制制约下,城市的管理政策与规划标准无法在城中村贯彻,加之监督制度和法规不完善,致使城中村的建设管理出现真空。与此同时,以进城农民为主的大量流动人口涌入珠三角,造成对廉价住房的广泛需求。为获取更多的租金收入,城中村村民对集体土地进行了无规划、超负荷的无序开发,“脏、乱、差”成为城中村的典型特征。2000年前后,珠三角各城市都遍布了大量的城中村。卫生条件差、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大等都是城中村带来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传统的城中村改造及其弊端
(一)城中村现象在我国产生有特定背景
1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迅速发展与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但小城市化或城镇化滞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挤入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迫使城市自身扩张向市郊发展,将原本的农业用地变成城市建筑用地,形成了城中村。城中村的房子适时地满足了进城务工人员大量廉租房的需求,也为市郊农民带来了收入的源泉。
2制度障碍与管理缺位。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城中村问题形成的根源性背景。我国社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为了自身的发展大量地占用郊区农业用地,使得原本的农村社区进入城市的管辖,转变为城市社区。由于城市中的人口急速增加,大量的廉价房屋出租使得城中村的居民获利匪浅。于是城中村农民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争相盖房,一座座“炮楼式”的建筑拔地而起。而我国的廉价租用房制度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政府也没有进行适当的规划和建设。
(二)传统的城中村改造思路
现行的一般改造模式主要有三种:
1由政府主导,政府完成前期土地开发,然后采取市场化的招标拍卖方式。这种方式由于前期拆迁安置成本高,政府财力有限,难以做到资金的平衡,此类土地的开发方式还不多见。
2村民在政府指导与支持下,自筹资金自行完成改造。这种模式需要政府支持力度比较大,适用于村集体及村民筹资能力强、村规模较小的情况。
3开发商主导的开发模式。开发商资金雄厚,开发经验丰富,既可以缓解政府资金的局限性,使财政资金可以投入到更多的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上,又可以避免行政力量的介入,减少社会问题。
(三)传统改造的弊病
对于城中村的改造,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之下,一直无法突破以“硬”改为主、忽视“软”改的基本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病:
1加大了城市居民购房难度,加大了中国的贫富差距。随着城中村的改造,城市中的低级住宅逐步消失,很多高档住宅拔地而起,各大城市的房价也在逐步飙升,普通老百姓买房的困难程度逐步加深。
2助长了政府的形象工程。由于主客观原因,很多地方政府把城中村的改造当成政绩工程,很难考虑城中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3城中村居民的生存成了问题。大量的城中村居民在失去土地之后依靠出租房屋来获得经济收入,改制后虽然可以使得这部分居民获得市民的身份,但是很多的城中村居民失去了经济来源,这也是近年来“钉子户”频繁曝出的最重要原因。
三、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及对策
(一)文化整合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城中村的居民身份发生了变化,正是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角色冲突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角色冲突同时发生的还有文化冲突。
传统改造往往急功近利,期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城中村居民完成其自身的城市化,事实上一个全新的角色定位需要很长时间,绝非获得一个市民的身份就可以完成自身的城市化。同时在长期的二元制度下形成的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城中村存在现代都市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渗透在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文化整合是解决文化冲突和角色冲突的关键。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我们主要做的就是对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整合。
1制度文化整合。从制度文化的层面来看,由于户籍和体制的分割,城中村虽然身处于城市当中,却形成了与城市主流文化不同的亚文化,亚文化的主体就是城中村的村民和更多的“异地”流动农民。因此,人口规模达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并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地区,仍然是农村建制,不能完全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转化。所以,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畸形的社会制度首先要改革。
2精神文化整合。从精神文化来看,城中村在生活方式、心理认同、价值观念都和城市有很大差异。在生活方式上,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
单调,重视情感生活,这与以业缘关系为主导的城市显得格格不入,也正是从心理上无法认同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在价值观念上,城中村居民对于集体的认同感大大高于城市居民,其价值取向的集体性显得也颇为浓重,并且利益目光较为短浅,对于看得见的利益和眼前利益看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传统的“土地情结”使得城中村居民形成了乐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格特征,这也与城市文化显得格格不入。
针对农村和城市两种文化的差异,需要对城中村居民进行城市文化宣传和学习,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促其共建和谐城市。
(二)以人为本,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
对于角色冲突和文化冲突的解决,社会工作在村民角色冲突协调方面可以进行有益尝试。
1从宏观来看,社会工作的作用是促进制度变更和创新。加快制度改革步伐,废弃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加大农村各种保障制度建设,使得城中村居民能够在制度层面和市民享受同等待遇。加强城中村居民城市文化认同感,以社区为主体,各种非政府组织作为辅助,努力改变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认同城市文化,重塑城中村居民的价值观念,增加市民与城中村居民的互通,增强两种文化的互动,完成文化整合,实现人的城市化。
2从中观来看,重建社区文化,让城中村居民接受新的社区文化,促进自身角色的转变。首先,应该加强社区建设,社区作为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的地方,对于城中村的文化重塑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常举行社区活动,加强居民的参与互动,潜移默化改变其原本的文化认同,使得其接受城市文化,转变其角色认同,减少社会冲突的发生。其次,加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助人自助”宗旨下,帮助居民重塑城中村的文化。再次,重建社区文化须招募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并有社会工作者运用社区工作来组织社区文化重建。在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之下,使原来的社区文化完成重建,逐步和市民社区文化完成对接。
3从微观来看,帮助城中村居民完成角色转变。对于城中村的物质形态的转变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村民的角色转变培养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小组或个案,在工作中定期、不定期对城中村居民进行新角色认同感的培养,让“村民”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已经转变为“市民”,培养其在新角色下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模式,减少在角色转变过程中的角色冲突。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利用专业的知识来对城中村居民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新角色的适应能力与扮演技巧、角色的交流沟通技巧、压力缓解技巧、进行新职业的培训等,还可以定期举办职业培训班,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填补政府工作的空白地带。
四、结语
我国城中村的传统改造模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以“硬”改为主、忽视“软”改,在改造中容易引发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改造模式,加大“软”改、以人为本,做好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整合,使城中村居民主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完成自身的城市化改造。同时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更好地完成城中村居民转向城市化,而不仅仅是城市建筑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