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致忠和他的水泥龙宫

2009-04-29杨忠英

当代人 2009年1期
关键词:龙宫头儿小龙

杨忠英

河北省泊头市新华街中部有一条幽长的小胡同,胡同内有一面墙,长11米,高3米,墙壁上刻有9条用水泥雕塑的龙。

这9条龙雕上下翻飞,大有破壁而出的气势。墙的正中是一对蓝色的龙。浅蓝色龙首傲然居上,尾部甩向东,为升;深蓝色龙首向下,龙尾上甩,强劲有力,为降。两条龙目光如炬,威风凛然紧紧守着自己的火焰宝珠,让人不免想到一股直冲云霄、意欲独领风骚的豪气。最为祥和也最温顺的恐怕要算那条绿色的龙了。它的前爪向下按去,下肢展开,一副怡然自得、神采飞扬的样子,就像一位与世无争的长者,看穿了世态炎凉。余下的几条龙,腾挪跳跃,张弛有度。它们或升或降,或喜或忧,神态各不相同。

这龙的雕塑者是老张头儿。老张头儿是邻居们亲切的称呼,他的真名叫张致忠。老人今年70岁了,头发已有些花白,身体偏瘦些,但看上去特别健康,一副精神抖擞,啥事也不肯服输的样子。

我慕名前往观龙的时候,他首先向我介绍了大门两侧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春拂千野绿”,下联是“日照九洲红”。写上联的墙壁中心刻有一圆圈,圈内有一个大大的“春”字。整个圈被两只矫健的飞燕围守。因此,他题上“双燕齐飞南北暖,春风美景好河山。”写有下联的墙壁中心刻有一轮太阳,两只美丽的凤凰展开多彩的翅膀将暖暖的红日紧紧环绕。故此他题了“双凤朝阳”。

老张头儿的家有正房三间,南房两间,但凡墙壁上有空隙的地方,他都用心地刻上了活灵活现的龙。院子南墙上雕刻着一条暗蓝色的龙,它占据了整面南墙。这条龙可真与众不同,它风姿雄健、正襟危坐,大朵大朵的白云飘在左右,再远处一些的流云已变得极为飘渺,淡到若有若无,像薄薄的纱随风轻拂。

小南房上面雕刻的是几条小龙,很幼稚的小龙,我称它们小白、小玉,因为都是白色便抢眼了许多,怪可爱的。东南房门厢两侧也有一副对联,老张头儿饶有兴致地向我解说起来。上联“精神是支柱”,下联是“健康是财富”。也就是说,人有信仰有奔头才有快乐而言,这是他十年来辛辛苦苦精心致力于雕刻事业的人生宝典。

老张头儿家的房子自1998年新华街拆迁时被拆去了半间东房。等把房山修建好了,为了省钱,他们老夫妻俩齐心协力自已动手给墙抹起灰来。尽管年轻时他也做过建筑,但这回光抹灰就抹了好几遍,要强的老张头儿总嫌墙面疙疙瘩瘩的不够平整。这天他又抹起墙来,来往的邻居们半开玩笑地说:“我说老张头儿啊,你们两口子是不是非要在墙上绣出朵花来才算满意啊。”你还别说,这一句话,就像一把小金锤重重地敲在了老张头儿的心坎上了。于是他萌生了在墙上雕龙的念头。老张头儿跟妻子一商量便一拍即合,一座“水泥龙宫”就以这样的玩笑话谈梦成真了。

老张头儿爱龙,做梦也是龙。因为小时候见过地主的鞋上绣有龙的图案,他喜爱得不得了,曾经冒冒失失地跟在人家屁股后头好长时间,甚至差点挨了地主的鞭子。但从那时起,龙的模样便在老张头儿心里生了根。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龙的热爱只增没减,而且是越来越强烈,他老早就想画龙画凤的。如今这不是现成的机会吗?说干就干,于是老两口蹬上三轮车又买来石灰。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没有一点绘画基础,也遇不上有人来给指点,要把龙雕刻成形,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沙子弄好了,石灰也和好了,他凭着自己脑海里龙的形象雕刻起来。但上墙雕龙跟绣花差别也太大了。有时,还不等把龙雕成形,水泥便凝固了,他不得不忍痛再用锤子敲下来,重新和灰重新再来。多少次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多少次灰头土脸累得浑身酸痛难忍,但他咬牙挺着,任何困难都没能阻拦住他一定要把龙雕好的信念。用老张头儿的话说,单单受苦受累的也不算什么,他最怕的是没钱。因为一旦没钱了,这手中的活就不得不暂时停下来。老两口根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每月只有老张头儿的300块钱的工资来维持家用,本身就已经十分拮据。为了能把水泥龙雕下去,万般无奈,老两口豁出了脸面,便走上街头去捡破烂。他们把捡来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纸箱子等积攒后拿去变卖。卖了钱,老张头儿就赶紧换成水泥、颜料和工具等。对老张头儿来说,饿肚子已是常有的事情了。

老伴韩淑荣偶尔也抱怨过,因为老张头儿有时把她交待好买生活用品的钱也拿去买水泥了。每每这时,老张头儿总是嘿嘿地傻笑,一副知错改错的样了。妻子也只是说说,而后便不再计较什么。最让老张头儿心酸的是有一位过路人对他指手画脚,冷嘲热讽地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故宫有个九龙壁,不行您老搭车去北京瞧瞧,这没两下子啊,不成。”就这一句话,伤透了老汉的心,一连好几天他茶不思饭不想的。但老张头就是有股韧劲,不气馁。他最终把那句话当做耳旁风,扔一边去了。他要用心来研究龙,吃饭也琢磨,躺下也寻思,总之就一个念头,究竟怎样才能把龙雕得气宇轩昂,究竟怎样把龙雕得更为大气、鲜活。老伴更多是心疼了,她心里头明白,只要老张头儿认准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倒还不如全心全力地支持他热衷的事业。就这样,在老伴的陪伴下,不知不觉38条轮廓鲜明、神态自若的水泥龙就在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手里诞生了。

自从老张头儿家里里外外雕满了水泥龙,前来他们家参观的客人便络绎不绝。北方的、南方的甚至还有外国游客也都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这里参观,他们对“龙宫”啧啧赞叹。

在老人热情指引下,我最后踏入了老张头的堂屋。这哪里是百姓人家,分明是皇帝的龙宫啊!墙上是龙,地上是龙,桌上是龙,窗台上还是龙,龙珠龙眼在彩灯下熠熠生辉,大龙小龙昂首摆尾、形态飘逸、互不雷同,让我完完全全置身于龙的家族之中了。

室内龙世界更多是“二龙戏珠”“龙凤呈祥”,体现得都是和谐主题。最招人眼目的是桌上摆着的那一对很小的龙,高不盈尺,娇小可爱,精巧别致,令人爱不释手。老人和悦地说:“要说这小龙,俺还得跟你讲一个人,俺要感激他一辈子。能把龙宫发展到这样的规模,都是他的功劳。”原来,鼓楼街道党委书记张文仲最初发现了他家的九龙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满怀喜悦地夸赞这位民间艺人。书记里里外外把老张头儿家参观完后,给他提了个建议。他觉得龙在墙上只能观赏,不能做为工艺品相互馈赠和传送。如果能把龙从墙上请下来,做细做小做精致,那可就太好了。他希望老张头儿努力大胆地去做去创新,表示,街道办会大力支持他的。辖区内出了这样一位艺人,是整个辖区的骄傲。

书记的一番建议,着实给了老张头儿一个促动,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自从书记走后,他便着手行动起来了。他首先把鳞片一片一片做成形,搁在一边晾晒。再把钢筋弯成心中想要的龙的轮廓,有了轮廓才好去按比例调和灰。然后,把调和好的灰抹在钢筋四周并加固,这样,一条龙的雏形基本上便出来了。接着再从头到尾逐步完成龙的其它部位。老张头始终觉得,龙头尤其不能马虎,它体现了整条龙的气概。一条龙或动或静或温和或凶悍可全在龙头的塑型了,其次便是四肢。老张头儿不愧为能工巧匠,经过十多天的精雕细刻,一条长达2.3米,高达1.5米的酱紫色的龙便隆重出炉了。

酱紫色的龙问世之后,老张头又开始了小型装饰龙的雕刻制作。龙的体积越小,制作工艺难度就越大。为此,他煞费心神反复研究,就连雕龙的工具也逐渐变成小型号的了。为把小龙雕塑得更加生动,老张头用神专注,原来只是偶尔戴戴老花镜,现在几乎不能摘下来了,索性就给老花镜的腿上栓上根绳子,吊到脖子上。

进取,就是一个人不停接受挑战。老张头的成功就是这样走下来的。他执著地追求着创作的最高境界,把自己融入了出神入化的龙世界。用老伴的话说:“他这哪里是搞艺术,分明是玩命啊。”几经努力,老张头儿的“水泥龙宫”已获得专业技术国家专利。

如今,老张头儿的水泥龙宫已是家喻户晓,他所在的鼓楼街道也被命名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来这里观赏“龙宫”的已不下10余万人次。(责编:孙达)

猜你喜欢

龙宫头儿小龙
El regreso del dragón
海底有没有美丽的龙宫?
海底有没有美丽的龙宫?
龙宫植树须知
小蜡笔头儿的忧愁和快乐
小小小小龙
游梅山龙宫
头儿都要练嗓子
刘小龙
上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