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举措

2009-04-29孙玉坤王振宇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3期
关键词:课程学生

孙玉坤 成 立 王振宇

摘 要: 为了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地方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工科类院校应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客观分析扩招后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用“育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主要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改;提高各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多渠道、多样化地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素质和动手能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兄弟院校交流经验。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工程创新人才;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09)03-0087-03

本世纪初,中国高校通过扩招走上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针对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紧缺、培养质量下滑的倾向,应当认识到必须逐步消弭扩招给高校发展带来的影响;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职责,任重道远,不能沿袭以往“招生-教学-毕业”的清规戒律;如果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如果高校不审时度势,对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做出调整,将“扩招”转变为“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精心育人”,就是扩招下的误人子弟!因此,应当确立“育人为本,扩招后仍要提高培养质量”的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门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改,制定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各项新措施。

一、育人为本,搞好教材建设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江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对原有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加入“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的要求;将“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等主要技术基础课程有机整合;增加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仿真技术等内容,以适应创新培养的需要;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内容的联系和衔接;注重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内容和方法,增设MATLAB仿真和EWB等项目;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引进EDA和SOPC新技术;提高设计题的难度和实用性,使创新设计与工程实际更加贴近。

由本专业相关教授自行主编的《电路原理》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课题组“十五”、“十一五”期间编著的22部教材中都增添了新理论、新技术,增加了有关创新知识章节,其中有4部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微机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已于2007年出版,《数字电子技术》和《单片微型计算机》也于2008年用书,逐步形成了电气信息类5个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一般教材特色鲜明、规划教材渐成主体、辅助教材巧妙配套”的立体化格局[1]。

江苏大学 “电路”课程于2006年10月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微机原理与应用”和

二类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正在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省精品课程。江苏大学电气学院各主要基础课程经过9年来的精心打造,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改革思路:建设“以国家精品课程、省优秀课程为支撑,省基础课程实验示范中心为依托”的3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于2007年被批准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建设点和各课程建设层次如图1所示。

二、广开渠道,培养创新素质

设置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综合设计环节。此环节由撰写小论文、电子电路与系统方案设计、安装与调试方案等命题组成。命题选用代表新技术发展水平的小型数字电路,如改进型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器、数字示波显示器、电子密码锁等。对于“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某些知识点教师不讲解,而由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查阅指导书,再拟出方案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安装调试。

鼓励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科研活动,如结合所学课程参加1—2项小课题研究,包括小设计、小制作、安装调试实验等;结合教师的科研或工程实际分组进行,分工负责,团队协作,完成小创新课题的设计和制作。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江苏大学与地方企业保持着长期的、紧密的联系,利用此优势就近在3所企业(镇江江奎电子集团、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和江苏长江电器集团)开辟实践基地。一方面每年都有师生去基地实习,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开展科研等,选题一般都联系实际,或是企业的创新项目,或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学院不但与企业联合办学,而且安排教师作新技术讲座。

组织创新制作培训。课题组教师同时指导几个小组进行创新设计,教师仅仅是现场辅导,主要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小装置、小作品;组与组之间开展互帮互学。每次培训均能涌现出一批创新佳作,实践证明,组织创新制作培训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设计的能力。

循序渐进的阶次性培养。课题组通过“认知、基础、提高、制作”共4个阶段,对学生作渐进的创新培育,各个阶段的培训内容见图2,前3个阶段在课内完成,第4个阶段集中在假期或课余进行。前3个阶段的成绩计入相应的课程的总分,第4个阶段的成绩记为附加分。

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拟出从科研项目提炼的题目及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题目,交由有兴趣的拔尖生制作,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这些题目常在期末考试中以附加题出现,借此调动学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

对教学中出现的课题设计项目,实行“四自两不”,即学生自由参加、自愿报名、自行组合、自筹经费;不计成绩、不计学分。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课题可在一学期内完成,也可跨学期完成,以便培养学生的组织分工、实际动手、查阅新资料和设计调试的技能。

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评价工作。注重评价创新业绩的制度化、长期化建设,并将评价结果与及时、有效的激励措施相结合,不断调动学生追求创新力发展的积极性。根据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并与奖惩事项挂钩,使学生明确追求目标,也使教师在采取激励措施时有章可循;评价指标充分体现个性化发展的特征,促进主体意识增强;同时结合奖学金评定,增设单项奖,采取个人申报另加组织评审的方式。实践证明,实行这些制度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个性化发展都起到了激励作用。

选拔创新尖子。为了给具有创新潜能的学生提供展现智慧和才能的舞台,课题组将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竞赛赛前训练正常化,并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学校和学院也举办此类赛事,通过竞赛增长才干;教师在辅导时,加强创新意识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这样每学年都涌现出一批高素质的创新生。对于这些脱颖而出的学生,学院采取的措施是:推荐评选省、校(或学院)三好生,或推荐到学校科协作进一步培养,或动员他们报考本校研究生,或将其提前保送研究生,在后续培养中可以推荐硕(博)连读,作更深层次的培养。

三、开放式教育,注重互动交流

著名教育家杨叔子院士将培育创新人才之关键归结为“敢于开拓,善于总结”。他说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不竭的动力,“敢于开拓”与“善于总结”密不可分[2]。近年来课题组邀请邻近院校到我校来,也组织我校教师到这些院校去,围绕“怎样培育创新人才”的主题交流总结扩招后基础课教改经验,内容包括培养计划、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实践基地管理等。至今已与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进行过交流。通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兄弟院校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相互取长补短,双方的创新教育和教改活动都取得了显著┏尚А

由于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措施,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提高,扩招后制定的培养目标产生了明显的效果。表1是对电气学院作的调查统计,可见,5年来学生获奖数、就业率、考研录取率等均居较高的水平。其他成果有:电气学院连续3次分别开设电子设计培训班,2005年获得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一等奖4项;2007年获江苏省电子设计一等奖7项;2007年“地方高校电气类专业主要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课题获江苏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参考文献

[1] 赵德安,成 立,李长杰,等. 工科电类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1):78-81.

[2]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畅谈成人成才之道[EB/OL]. [2008-11-17]. http:∥press.ujs.edu.cn/pub/ucms/zxdt/view/603.

(责任编辑 朱漪云)

猜你喜欢

课程学生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把我哥带走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