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2009-04-29温向明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3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教师素质科学发展观

温向明

摘 要: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变革教育模式;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从科技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出发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应成为中国当代校长共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创新人才培养;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47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09)03-0010-0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实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应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总体办学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毛入学率已提高到23%,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然而,当今科学和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国家间的综合实力竞争日益激烈,快速、大批量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便成为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责任。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在于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

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作为大学要想培养出众多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构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勤于发问、勤于思考成为惯性,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思维。

大学从创办伊始,就曾十分注重“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就提出了“学习自由的思想”,并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为学生开辟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由此,这一时期的德国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并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中叶,美国哈佛大学借鉴德国的办学思想,提出了“选课(修)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英国最著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生为本”的个性化的培养人才的办学思想对世界高等教育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导师制”和“学院制”。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剑桥大学莱斯利副校长关于导师制的阐述是:“我们的大学为3—4名学生安排一位导师,学生与导师一般每周见一次面,时间在3—4个小时,这样可以使学生的问题,包括课内和课外基本上得到了及时的解决”[1]255。显然,这种本科阶段的“导师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当然,这也是世界顶级高水平大学的实力体现,以及大学所在国家的实力使然。而“学院制”则把这种“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发展到了学校的办学体系上。校下设院,学院自负盈亏,院间引入竞争,院内多学科融合,教师则组成跨学院“学科教师团”为各学院共有,这种体制的特色在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同在一个学院里,便于跨学科交流,文理交融和理工合作,客观上为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制度保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规模发展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移。提高质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能力趋向,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指出:“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由于体制性因素的制约,使得我们的教育偏重以学科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考虑不足”[2]。复旦大学王生洪校长也说:“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面临人文精神缺失、创新动力不足和素质结构失调三个方面的严重挑战。”[3]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在谈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时说:“教学方式单调、评价制度及考试制度单一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4]显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都不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新时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应该是先理清办学思想。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一般设有共同和相对较高的学术标准,而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学术标准趋向多元化。”[2]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大众教育客观上是必须分层次来实施的。因此,突破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以科技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出发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尽可能接受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并使其能力、个性、兴趣、爱好等得到提升和升华,便成为高校首要思考的问题。

按照这种“以生为本”办学思想构建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目标定位,明晰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提高学校办学的透明度,增加社会的信任度,以及有效降低办学的“不良”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在于变革教育模式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等学校仍然沿袭着传统教育模式。虽然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也在着手改变人才培养方式,如: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主辅修制(双学位)”、“三学期制”等等。但这些变革始终难以触及教育模式的革命性变化,即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现行的高等教育依然盛行“灌输式”的“仓库理论”,认为“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仓库”里的知识少了就等于没文化。于是教育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知识,知道的知识越多,就越有学问。这种教育模式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十分重视“应试”,把“应试”结果作为评价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如:“升学率”、“通过率”、“考研率”等等。这二者结合的结果,就出现了学校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考试以对已知知识的记忆为主,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客观上把培养“仓库型”人才当作了目标。显然,这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

首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爆炸”已成为一种时代特征。新知识、新信息的迅速增加使大脑这个“仓库”来不及接受和包容如此巨量的知识和信息。其次,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等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已使知识和信息的存贮及获取十分便捷有效,单纯依靠大脑来记忆和存贮信息的方式已变得十分低效和落后。第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竞争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新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人的能力日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质量评价的重心也逐渐由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客观上仍然把传授知识作为“看家”的教育模式,因而“大班教学”、“统一考试”比比皆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的需要。

此外,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教育模式仍然具有典型的工业化生产的特征:即批量化和标准化,如学校的培养计划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又以书本为中心。甚至有些所谓的“研究型”学校还在搞以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为特征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培养出的学生怎能不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

培养创新型人才,许多大学校长都有独特的见解,如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校长认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逆向思维,要敢于提出问题,要有怀疑意识。”[1]468香港城市大学张信刚校长在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认为:“一是做到科技与人文的结合,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背景。在课程的开设上,应强调教育。二是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使从事科学创新的人始终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1]367从这些国内外著名校长们的观点中不难看出变革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们共同研究的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由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知识教育在奠定学生的发展基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应试教育下的知识传递方式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本质上却不决定于知识的多少,而决定于对知识的理解,决定于对各种知识相互关联的掌握。教师在教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应当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蕴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让学生抓住一门学科知识的“纲”,这样才能达到越教越深、越学越少的境界。

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最核心的是思维的训练。在能力培养上,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发现对于学生是重要的,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可以在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很多东西,可以逐渐积累创新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

三、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创新人才的产生。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的实践,这些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只有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教学互动、情感沟通、思想交流,才有可能将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梅贻琦先生曾对师生互动关系作过精彩的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致,不为而成”[2]25。的确,教师的作用不仅在课堂上,还在于课堂之外对学生的耳闻目染和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像牛津、剑桥和普林斯顿等世界著名大学还一直在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发展“导师制”。

办大学需要大师,这是每一个大学校长都知道的道理。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杨祖佑校长在介绍引进大师级人才的经验时说:“要吸引一位精英领导人才,学校就要满足他的需求,为他创造环境、基础设施、助手和学生。只有有了这些条件,他才会觉得能在我们这里发展他的理想。”[1]239由此可见美国大学校长对待大师级人才的态度和作为。

然而,所谓大师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是相对的,抑或“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抑或“青出于蓝胜于蓝”。可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一个人员动态流动的问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罗德里克•弗雷泽名誉校长在谈到“教师更新”的体会时说:“1995年,我们开始启动教师更新项目,目的是使35%的教职人员到2000年前退休。这项工作虽然很难但是我们成功了,当年就有35%的人同意提前退休。这样,减少了冗余人员,就可以把空出的资源用于更高层次教师的引进。”[1]197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经验,也许不太适合中国大学,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不断自我提高自我成材的思路是应该借鉴的。

现实情况是我们的高校还缺乏这样的竞争格局和氛围,有的学校尽管每学期或每学年都对教师进行评估、考核,但是由于评价方法不够科学,指标短期刚性太强,致使教师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为“工分”的奋斗上。另一方面,评估考核较差的教师又没有出口,只得转岗。此外,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许多好建议往往重视不够,或不思改进仍然照自己计划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同时,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授课情况的掌握和监管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正是因为缺少“动真格”的激励竞争机制,教师只求“过得去”、“穷应付”,而不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下工夫”。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也对高校育人职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部分教师的职业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市场经济主要靠价值规律调节而非计划调节,个人职业选择取决于市场需求,职业选择的自由度得以大大提高。人们往往不满足于既成职业的状况,而当社会对某一方面能力的需求量增大时,就诱使一些能力强、可以用较少时间完成本职任务的人,不断开拓自己的能力,加速能力转换,从而扩大了个人职业外的取酬活动。如近年来不少高校教师到民办高校兼课,或投身股市一显身手,或在企业兼职等。高校教师由于文化素质高,能力往往是多方面的。他们从事“第二职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技术和文化水平,有利于发展经济。但由于教师不能全力以赴从事“第一职业”,长此以往,就会破坏敬业精神,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导致高教事业的损失。受“第二职业”的冲击,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能令人满意,学生也已经明显感到教师并不认真对待他们,教师对高教事业应有的热情和敬业精神的衰退,不仅使教学质量下降,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人格的降低。教师如果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第一职业”,所谓“第二职业”,实质上是一种堕落,是人格和品质的缺失,是不务正业,有损于教师职业的形象。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从科技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出发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取决于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而一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首先要明确办学思想,选择好适合自己学校特色发展的教育模式;其次要集中优势资源,紧紧盯住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在最大范围内选聘一流教授,并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中国高等学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中国大学校长来说,谁把握的好谁就能在21世纪率先带领学校进入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行列。

参考文献

[1]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朱崇实.研究型大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25-26.

[3] 王生洪. 通识教育: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N]. 中国教育报,2007-10-30(4).

[4] 纪宝成. 倡导“大气”的学术氛围[N].中国教育报,2006-07-21(3).

(责任编辑 东 彦)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教师素质科学发展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