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2009-04-29李永贤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3期
关键词:老子

李永贤

编者按:在人类数千年文化教育浩瀚的书海中,有一些具有永恒价值的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涵养性情,滋养人生,启迪睿智,但若不去研读,不去赏识,就只能称得上是有待唤醒的“沉睡着的力量”。提升大学的文化自觉,培育大学的人文精神,不妨从阅读经典开始;确立高等教育理念,精通高校管理之道,需要从经典中汲取智慧。本刊从2008年开辟《教育经典研读》专栏以来,所发文章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管理者在繁忙中汲取经典中的智慧,涵养精神;研究者在研究中信手查阅,方便思考;高校学子在课外阅读参考,受益良多。因此,本刊要特别感谢本栏目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这一专栏也欢迎对这一专栏有兴趣的专家学者惠赐佳作,以飨读者。

摘 要: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思想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通过“若水”“不争”、“见素抱朴”、“涤除玄览”等方法去“为道”,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研读《老子》,就是要深刻体会其“为道”“为学”思想的大智慧及其管理深蕴,并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一些启迪。

关键词: 为学; 为道; 道; 德; 《老子》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09)03-0069-07

老子是我国古代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但没有形成定论的史料记载。其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五千言①,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研究老子思想的直接材料。研读《老子》的目的,不在于纠缠或澄清自古以来关于老子及《老子》的种种争议②,而在于用心感悟“为学”“为道”思想中的大智慧及其管理深蕴,力求为今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 《老子》论“道”与“德”

《老子》一书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又名《道德经》。因此,“道”和“德”是《老子》书中的两个重要命题。而且,深刻理解“道”和“德”的含义,是“为学”、“为道”的基础条件。

(一)“道”

《老子》一书把“道”作为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在《老子》一书中,“道”出现了七十四次,对“道”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综括而言,《老子》一书中的“道”具有如下含义:

第一,“道”是万物之本源,其作用无穷无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可见,对于千姿百态的世间万物来说,混而为一的“道”是独一无二的,它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所以老子称之为“玄牝之门”、“天根”。“道”孕育万物生生不息,其作用无穷无尽,“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用之不盈”,“用之不足既”,“一”、“二”、“三”就是它创生万物的过程。

第二,“道”虽不能耳闻目见直接感受到,但它确实是最真实的存在。“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老子》第十四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人们无法耳闻目见直接感观“道”,因为“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但“象”、“物”、“精”的存在就说明了“道”存在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恍恍惚惚的“道”在老子看来并不是空无所有的“虚无”,而是最真实的、可以信验的存在。

第三,“道”具有“无”和“有”两种性质。一方面,“道”是“无”,是“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这里所说的“无”并非空无或一无所有的不存在,而是“道常无名”、“大象无形”的意思,是无名无形的混沌状态的精气。另一方面,虽然“道”不是具体有形的物象,但它包含着形成各种物象的可能性,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创造因子,是构成宇宙间一切有形物体的基础元素,所以它也 “有象”、“有物”、“有精”。在此基础上,老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

第四,“道”是世界运动变化的总体规律。《老子》第七十七章详细论述了“天之道”、“人之道”,在七十九章中提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里的“天道”即自然规律,“人道”即社会规则。同时,在第五十五章中还提到“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即不遵循“道”这个自然规律,就会很快┧劳觥

(二)“德”

老子提出“道”这个万物之本原,目的是希望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依“道”办事(平民百姓遵“道”安居乐业,王侯将相依“道”治国理政)。但是,如何使全社会的人都能依“道”办事呢?老子又提出了“德”这个概念。这里的“德”主要是指掌握“道”应具备的一些方法,因此这个“德”是“为道”之“德”。可以说,“德”是“道”与社会、人发生联系的纽带,没有“德”这个纽带的连接,“道”这个高深的存在就难以被人们认识。

就内容而言,“德”的内容是由“道”决定的,“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因此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第二十一章)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凡是不符合“道”的行为就是“失德”或“无德”。

就作用而言,“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但“道”和“德”都不干涉万物的生长繁殖,而是顺其自然。“道”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不以有功自居,不加干涉,这是最深远的“德”,老子称之为“玄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

《老子》一书中非常强调“德”的重要性,提出了很多种“德”,如“玄德(深邃灵妙的德行)”、“常德(永恒存在的德行)”、“孔德(大德)”、“上德(崇高的德行)”、“下德(低下的德行)”、“广德(广大的德行)”、“建德(刚健的德行)”、“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形式上不脱离德)”、“有德(体现真正的德)”、“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等等。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多种“德”大体上可以归为两类,即正面的“德”和反面的“德”。正是在正反两面的对比中,老子多次强调,不论是身居高位的统治者还是身份卑微的老百姓,都应修养德行,形成正面的、好的“为道”┲德。

(三)“为道”之“德”

1. “为道”必须“有德”。老子强调的“德”是“为道”之“德”。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真正“为道”并“得道”,就必须具备“为道”之“德”,即上文述及的“玄德”、“常德”、“孔德”、“上德”。老子指出,当时社会上提倡的“仁”、“义”、“礼”等都是不符合“道”的行为,是失“道”后才出现的。而“德”则不然,“德”是符合“道”的行为。但是“德”也有“上德”、“下德”之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老子》第三十八章)也就是说,“上德”之人顺从自然而不故意表现,是真正“有德”;“下德”之人虽也顺从自然却同时也故意表现,本质上是“无德”。因此,“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可见“为道”者首先必须重视“德”、修养“上德”,成为真正的“有德”之人。

2.“不拔”、“不脱”,立身修“德”。就个体而言,“有德”的基础在于修身的原则,即“不拔”(不可动摇)“不脱”(不可脱落),这是立身处世的根基,只有巩固了这个根基,才能立身、为家、为乡、为国、为天下,并且产生相应的“德”的效果。“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第五十四章)老子认为,“善建”、“善抱”者的“不拔”、“不脱”是个体修身修“德”最根本的原则,只有坚持贯彻这个原则,其“德”才能“真”、“馀”、“长”、“丰”、“普”,才能真正“有德”。

3.治国理政,以“德”化民。在论述个体修“德”的基础上,《老子》进而指出,即便是身居高位的统治者和执政者也应该象“有德”之人那样,“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以“德”化民。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政治成为“有德”的政治。统治者要想使其政治“有德”,就必须要坚持“啬”的治国原则。“啬”的治国原则,并不是专指对财物的爱惜,更多是指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精力,厚藏根基,培植力量,这是“有国之母”(治理国家的根本)。精神上的“啬”,表现为“德”的积累,只有积“德”深厚,才能达到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第五十九章)统治者通过“啬(养护精神)”达到“重积德(不断积德)”,进而达到“无不克”、“莫知其极”、“可以有国”、“可以长久”的境界,最终百姓享受“德”泽,各遂其生而相安无事。反之,用赋税榨取人民,用刑政钳制民众,国家内乱四起,人民怨声载道,这样的政治就是“无德”,“无德”的政治必将为“天道”所不容,必然遭到人民的反抗,最终只能丧失国家。因此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即“天道”无所偏爱,永远帮助善于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人。在这里,并不是说存在一个人格化的“天道”去帮助“善人”,而是说“善人”、“有德”,所作所为符合自然规律,自然就会得到好的结果。

二、《老子》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第四十八章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在这里,“为学”是探求外界知识的活动,目的在于获得客观知识;“为道”则是领悟、体会“道”的活动,目的在于提高精神境界。《老子》既主张“为学”,也主张“为道”,但二者相比较而言,更重视“为道”。

(一)“为学日益”

《老子》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学无忧。”第六十五章又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据此,学术界传统的观点认为,老子反对“为学”,甚至主张“绝学”,在其政治观点上则表现为愚民政策。本文不赞同这样的观点。《老子》认为:“学”是外界知识,通过“为学”能够增长知识,所以要“日益”;“道”则“无名”、“无形”,领会“道”之深蕴就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所以要“日损”。《老子》讲的“愚”也不是愚昧无知的意思,而是敦厚朴实、无巧诈之心的意思。老子不仅不反对“为学”,他还提出了“为学”的具体方法,即“观”。“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HT6](《老子》第十六章)就是说,“为学”必须保持内心的安静,不受情感欲望的影响,才能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因此,“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老子》第五十四章)。

但是,《老子》通篇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识到了无论什么事情都应适可而止,都应有一个度。人们“为学”可以增长知识,但是也有可能导致私欲妄见的增加,进而影响“为道”。“为道”则会不断减损私欲妄见,增强自然的真朴。因此在“为学”的同时,必须努力丢弃、断绝“为学”带来的巧诈和欲望。可以这么说,在老子那里,“为学”是学习客观知识,“为道”则是提高精神境界。相比较而言,老子认为精神境界的提高更重要,外界知识的积累对精神境界的提高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其副产品欲望的增加却不利于精神境界的提高。因此,《老子》虽然并不废“为学”,但通篇以论述“为道”为主体。

(二)“为道日损”

《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因此“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说,通过“日损”、“损之又损”的方式来“为道”,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在这里,“无为”不仅是一种处世哲学,而且还是一种治国方略。“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主观地强作妄为,以有功自居,而是顺应自然、依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作为。通过这种“无为”,可以达到“无不为”,所以说“无为而无不为”。个人“无为而无不为”,可以使自己如同婴儿般纯真柔和、精力充沛、心智和谐,能防止外界的各种伤害和免遭不幸。统治者“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 就会“无败”、“无失”,老百姓就会“自化”、“自富”、“自朴”,天下也就“自定”了。“为道”者要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就要日渐减损情欲文饰,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若水”、“不争”减损争权夺位、争强好胜的欲望。《老子》全书非常强调“不争”,称之为“不争之德”。他多次用水作比喻,来论述其处世不争的观点。“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七十八章)一方面,水柔弱不争,最接近于“道”,“为道”之人应当学习水的这种品格;另一方面,水柔弱并甘愿居卑处下,并不是说水软弱无力,而是具有坚韧的内在力,具有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能量。所以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不仅个体“为道”应当学习水“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的品格,而且统治者也应当像水一样“不争”、“处下”,这样才能具有水一样坚强的力量,真正“为天下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由此可见,统治者遵“道”为政,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才能“以其不争”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效果。反之,统治者事事处于人民之前,见利就争,必然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人民也就不会拥戴这种贪昏的君主,势必推翻其统治。

“不争”就意味着谦退不贪。老子借用“天道”论述“人道”,说明了谦退“不争”的好处。“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正因如此,老子理想中的“圣人”从不自私考虑,把自身放在众人的后面,却能赢得众人的拥护。“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因此,老子把“不敢为天下先”称为“三宝”之一。这种谦退“不争”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是很有启迪意义的。君不见,古往今来,那些身居官位、手握权柄的人,凡事都要占先,一味扩展自己的私欲,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到头来不都是被人民所抛弃,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吗?

“不争”就意味着“知足”“知止”。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过度,要适可而止。“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三十四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第九章)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争名逐利,都是过度的表现,最终难免灾祸。只有“知足”、“知止”,才能“不辱”、“不殆”,才能长久平安。但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是身居高位的统治者争权夺位,不择手段,甚至频繁发动战争。老子强烈地抨击了这种现象,“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三十一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发生战争的根源就在于统治者的欲望过多,这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如果天下有“道”,就不会发生战争。所以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第七十三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子》第三十章)。

“不争”就意味着“守柔”“至柔”。老子认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者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足以抵挡最坚强的东西。“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老子》第四十三章)“柔弱”是有生命力的体现,是逐渐走向强大的态势。因此,“柔弱处上”,“守柔曰强”,“柔弱胜刚强”。

尽管老子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论述“不争”的好处,但他同时也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章)因此,他又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从反面说明了“争”的恶果,“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结果只能是“不明”、“不彰”、“无功”、“不长”,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目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

2.“见素抱朴”减损对“宠辱”、名利、财富的私欲。“为道”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万物的自然本性,即“见素抱朴”。人要真正做到保持自然本性,就必须日渐减损各种过度的偏见妄想和私欲杂念。“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在老子生活的时代,商品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为少数统治阶级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他们为追求感官的刺激,声色犬马,无所不为,淫佚放荡,心灵不安。在老子看来,这不是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生活是,但求内在的清净恬淡(即“为腹”),不求外在的私欲杂念(即“不为目”)。因此,老子提出了“贵身”、“爱身”的主张,规劝世人要“去甚,去奢,去泰”,要淡薄对待“宠辱”、名利和财富。“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第十三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 只有如此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爱惜天下的生命,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让他担当起治理天下的任务。“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十三章)这样的人治理国家很少发号施令,可以使社会风气敦厚、人民朴实,统治者和老百姓相安无事,都过安闲自适的生活,“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是老子幻想中的乌托邦式的政治。当时的现实是,繁苛严酷的政治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因此,老子告诫统治者要清净寡欲,依“道”“无为”,而不要去虐待百姓。“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老子》第五十八章)可以说,政治上的宽松与严苛,关系到统治者的存与亡,就如同福与祸、正与邪、善与恶一样,总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因此,统治者应当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对立情状中反复交变的道理,应效法自然实行“无为”政治,这样得民心犹如河川溪水流入江海一般。这一点对今人依然很有启迪意义,无论什么工作,都要懂得事物相互转化的道理,而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

3.“涤除玄览”减损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误解和迷惑。“言有宗,事有君”(《老子》第七十章),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道”是整个世界变化的总体规律,它包含着“天道”和“人道”。“天道”是指自然界中事物变化的具体规律,“人道”则指社会中事物变化的具体规律。人只有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保全自己。

人可以通过耳目口舌等感性经验去认识和了解具体的事物,但“道”是世界运动变化的总体规律,必须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深刻认识。虽然《老子》开篇就讲“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但仅仅“观”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涤除玄览”。所谓“玄览”,就是进行深远的思维,“涤除”是“玄览”的基础,就是要把心中的欲望去除掉,也就是“日损”。只有去除心中的欲望和对“道”的迷惑,人才能真正认识“道”、体验“道”、践行“道”。

虽然提出了“涤除玄览”的方法,但是“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存在,一般人很难真正体会其深蕴。所以,老子进一步提出了“知常”、“袭明”的概念。“常”就是事物变化的具体规律,“明”就是对于这种具体规律的认识和了解。“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十六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五十五章),“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老子》第五十二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老子》第二十七章)通过“知常”、“袭明”,不断认识和了解事物变化的具体规律,可以逐渐增强对总体规律“道”的理解和认识。“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第十六章)反之,必然会产生“妄作凶”、“不道早已”的后果。

那么,“为道”而又得“道”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老子》第十五章)可以看出,得“道”之人具有谨慎、纯朴、旷达、浑厚的精神风貌,其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的理解水平。具体而言,得“道”之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六十三章)。他们懂得“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的道理,所以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二是以“其无私”、“成其私”。得“道”之人没有私心杂念,“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而且没有占有欲,“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三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得“道”之人深知“无为之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能够顺“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因其“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所以功绩显著。四是“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第七十一章)。得“道”之人不仅“自知”,而且能够“自胜”,所以就不会迷失根本。

三、《老子》思想的影响和启示

无论关于老子的生卒年和《老子》的成书年代存在多大的争议,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即:老子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人物,《老子》一书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所以说,《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思想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渊源,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

(一) 《老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一书作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在战国时代风靡一时,在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中独树一帜。《老子》“为道日损”的思想,直接被庄子等道家学派的后学者继承和发展。虽然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常常“儒释道”并提,但实际上儒、道不仅在时间上早于“释”,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纯粹的本土文化。道家的出世思想与儒家的入世思想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线不可或缺、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

《老子》的思想对道教教义具有很大的影响。汉末张陵创立道教时,以《老子》为教典教诲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自此《老子》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老子本人也被奉为教祖。后来,老子还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可以说,以《老子》思想为主的道家思想对道教教义有很大影响。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思想对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的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西汉初年“休养生息”政策的基本依据。西汉初年文帝、景帝时期都提倡《老子》之学,以黄老清静之术治理天下,在经济上缓解了老百姓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唐朝更甚,老子及《老子》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统治者不仅依据“无为而治”的主张进行治国理政,而且要求知识分子研读《老子》,并躬身实践“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思想。唐太宗宣布李聃为唐室李氏族祖,并推崇《老子》。唐高宗则诏令“《道德经》为上经,贡举人必须兼通”。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两条策,加《老子》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唐玄宗御注《老子》并颁于天下。唐玄宗在《御注道德经》中一再指出:“以道德清静为教”、“以无为不言为教”,强调了以清静无为之道治理天下的思想。而且,玄宗还制定了一系列简政宽刑、节欲禁奢的政策。正是实行这样的治国政策,导致出现了历史上的“开元盛世”。在玄宗之前还有梁武帝、玄宗之后还有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四位皇帝也给《老子》做过注释,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老子》的影响之大。

总之,《老子》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老子》思想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二)《老子》思想对今天高教管理的启示

《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思想,不仅表现为哲学层面的大智慧,而且包含着深刻的管理内涵,值得我们今天的高教管理者研究并学习。

高教管理者应当研究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并依据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来开展管理工作。《老子》指出,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道”就是这种规律。多年的实践也证明,教育是有规律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运行应当遵循教育之“道”,即教育规律。具体到一所高校也是同样的道理,也应遵循办学规律。正如理解“道”与“德”的含义是“为学”、“为道”的基础条件一样,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是高教管理者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基础。

高教管理者应当树立并践行科学的管理理念。近年来,高教界一再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理念,但真正落到实处并有所收效的并不多。“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不去主观臆测、强力妄为,而是要在对规律和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去“为”,从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反之,必然给高教管理带来损害。当然,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管理者统一认识、共同配合。因此,高教管理界上上下下都应该对管理有科学的认识并身体力行。《老子》第十七章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也就是说,最好的管理者很少发号施令、强作妄为,大家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管理者,大家亲近而赞誉他;再次的管理者,大家畏惧他;最差的管理者,大家根本就瞧不起他。由于管理者不值得信任,大家才产生了不信任感。因此,行政管理部门不应过多干预高效的具体事务管理,而要顺应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贵言”、“无为”,这样高校才能获得一定的休养、调整、发展的空间,才能“功成事遂”,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具体到一所高校也是同样的道理,领导者制定政策不应过细过多,而应给广大教职员工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样他们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整个学校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其实,《老子》四十一章早有预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许,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认识,也是后学者研读《老子》必须经历的几个阶段。

(责任编辑 朱漪云)

猜你喜欢

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安居乐业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漫画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论老子处世哲学中的智慧
寻找老子【三】
大愚者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