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实证分析及对策

2009-04-29吴春梅

理论月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高校

孙 超 吴春梅

摘要:为了了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武汉市部分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了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研究生整体思想状况是好的,但在工作方面还存在诸如导师作用发挥不足,工作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党建工作还需要加强,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多举行等等。为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多渠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研究生党团组织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高校; 研究生; 思想政治工作;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3-0180-03

一、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从本次调查样本的来源情况看,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华中农业大学的样本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7.2%、25.4%、30.0%、17.3%,除了华中农业大学的样本比较少,华中科技大学的样本比较多外,各校的样本数基本持平。而从性别方面来看,样本中男女样本数差异很小,各占49.5%和50.5%,笔者认为样本结构之所以这样与部分学校实行两年制教学或二、三年级学生出去找工作有关。另外,从样本的政治面貌来看,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占大多数,其中中共党员占29.3%,中共预备党员占25.4%,共青团员要比前两者都多些,占29.7%,而群众占12.7%,还有2.8%的民主党派成员。从政治面貌上看,样本情况与总体情况也较为相符,因为研究生中的大部分都是大学生中的优秀者,他们思想政治觉悟都比较高,所以党员人数也就比较多。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评价

1. 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状况的总体评价。为了解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您对当前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是否满意”这一题目。从问卷统计的数据看,大多数学生对于当前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还是持满意态度的,只有少数学生感觉不满意。其中,认为非常满意的学生占8.5%,认为满意的学生占37.5%,认为比较满意的学生占36.0%,而认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的学生所占百分比仅分别为9.9%和8.1%,但这部分人数也不是很少。

此外,在问卷中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五分制量表以了解学生对于高校主要思政工作状况的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评价、导师及辅导员工作方面的效果评价、思想政治课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同时还包括较为宏观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运行效果评价等共8个题项。其中评价尺度共五个: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评价都比较中间,在所有题项中,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及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的评价均分最低,而校园两级部门和领导在研究生思政工作、导师在教书育人及导师学术育人方面的效果比较显著,从标准差来看,学生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工作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运行整体方面的效果评价意见比较分散,差别性比较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当前研究生的整体思想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生对其都持较为肯定的意见。当然,也许部分学生是出于群体压力或者“印象整饰”而做出了不符合自己实际的顺从式回答也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在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效果比较差,而且学生对其评价意见差异较大。至于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可能的原因是部分学生因为导师课题比较多,所参加的实践活动就比较多,而有些同学则相反,所以评价意见不一。

2. 对自己思想政治状况的评价。除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状况的总体评价外,本次研究还调查了解了学生对自己思想政治状况的主观评价。在问及“对当前自己研究生期间的思想政治状况是否满意”这一问题时,超过八成的学生持满意的态度,占86.9%,仅有13.1%的学生感觉不满意。从调查结果来看,有10.2%的学生回答了“非常满意”,有45.2%的学生回答了“满意”,31.4%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而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8%和5.3%。从中不难看出,主观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较为满意自己思想政治状况,自信心比较强,这可能与他们是大学生当中或者是社会当中的佼佼者有关,因为他们都是经过考试或者是保送上来的,所以对自己自然比较地满意。

(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及其作用分析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分析。在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影响较大的有哪些呢?从问卷统计数据不难看出,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导师或者导师组,占了37.4%,其次为其他教师,占25.6%,再者为党团组织,占12.5%,最后为辅导员(或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学生社团和同学,它们所占百分比依次为9.5%、7.7%、4.4%和2.9%。由此可见,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老师尤其是作为学生的导师或导师组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的大,占了63.0%,而研究生党团组织的作用也比较大,这是其一;其二,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或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及学生社团等主体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 导师与学生交流的途径及作用分析。从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上看,大多数都是融洽的,占了94.6%;其中又以“比较融洽”的关系为主,占64.2%,仅10.8%的学生与导师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但我们从统计数据中也可以看出还有4.4%的学生及1.1%的学生分别认为自己与导师的关系是“很糟糕”及“不好”的。再来看看学生与导师沟通的平均时间间隔,基本上半数学生与导师沟通时间间隔都是在一周或一周以内,占59.2%;其中每天或隔天一次的分别占6.4%和18.4%,一周一次的占34.4%。此外,从数据中也不难发现,有11.0%的学生每半个月与导师沟通一次,有15.6%的学生与导师沟通的时间间隔达一个月,甚至还有14.2%的学生一个季度以上才与导师沟通。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学生主观上认为与导师关系很融洽,但从沟通时间间隔来看,部分导师(占了1--4多)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或者说学生做的不足),沟通时间间隔过长,这样导师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就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积极进取心等,进而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提高。

此外,从学生与导师交流的内容分析来看,多数学生与导师交流的主题主要是关于就业和个人发展的情况,占53.2%;其次为关于日常生活的;再者为政治思想的,最后为感情(或人际交往)及其他的。从分析中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与导师交流途径中并没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仅一成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此途径进行(当然,假设所有与导师交流内容涉及到政治思想的均为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这一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3. 学生反映意见的途径及作用分析。从学生意见反映的途径上看,最主要的是向辅导员反映,占41.2%;其次为在论坛(BBS)上反映,占19.4%;再者为向导师和有关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反映,这两者分别占13.6%和10.8%;而向有关部门一线人员、其他教职工、媒体和其他途径反映的均不到一成,依次分别占7.5%、3.9%、1.8%和1.8%。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意见反映的对象首先是辅导员,占了近半数;网上论坛(BBS)、导师及有关部门主管领导也是学生反映意见的主要对象。结合上述对于影响学生思想素质提高的主体作用分析来看,无疑辅导员(班主任)及有关部门领导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面的工作确实还存在一定的空缺,因为他们都是学生反映意见的主要对象,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方面的影响力却比较低,可见辅导员(班主任)及有关部门领导(行政管理人员)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潜力还很大,而且也是确实可行的,他们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 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严”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投入不足”这两个问题较为突出,分别占22.5%和20.0%;其次为“工作体制不顺”、“工作质量有待提高”及“思想观念上重视不够”这三个问题,依次分别占18.6%、16.3%和14.0%,最后为“工作队伍配备不足”,占了7.2%。从中不难看出,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没有什么非常突出的问题,但各方面的工作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制度(体制)建设及思想阵地建设经费投入方面。就思想政治状况整体评价而言,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是比较好的。从此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无论是对于研究生整个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还是对于自己的思想政治状况均持比较肯定的意见。当然,这因为是主观的评价,不可能避免排除一些学生因为出于群体压力或者“印象整饰”而做出了不符合自己实际的顺从式回答也是有可能的。但总的状况还是比较好的。

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工作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是最为主要的,占了24.3%;其次为“工作方式落后”和“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这两个问题,分别占23.9%和22.9%,最后为“理论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 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和“其他”问题,依次分别占16.8%、10.5%和1.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因为工作队伍自己的素质问题,而是工作队伍主观上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客观上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的问题影响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就导师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其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导师组尤其是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影响很大;另一方面,从导师与学生的沟通时间间隔及内容来看,约1/4的导师与学生沟通时间间隔比较长,另外沟通内容较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见,导师的真正作用并没有能够发挥出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途径而言,还有很多途径的作用可进一步发挥。本研究发现,研究生党团组织、辅导员或班主任、校行政管理人员(有关部门主管领导)及学生社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网上论坛(BBS)、导师及有关部门主管领导也是学生反映意见的主要对象。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这几方面途径的作用还可进一步挖掘,不仅仅从导师这一方面,而更应该从多方面途径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还比较多。第一,要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党建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党团组织)的建设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学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内化。第二,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帮助学生解决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为中心,因为这涉及到他们今后的人生方向、价值取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第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观上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客观上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应该有所改变,跟上时代的潮流。

三、 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和我们在研究生工作中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建议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

1. 要理顺“三种”关系,明确各方责任。理顺研究生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院两级管理之间,导师、辅导员、教学秘书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探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 进而对研究生党团组织机构及日常管理等情况提出明确要求,并作为评奖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从而真正把研究生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在不冲淡本科生培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大研究生的培养经费,解决研究生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突破瓶颈,真正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 要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增,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涌入高校所属的培养点进行学习、研究, 为了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效的实施管理, 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的院级规章制度, 是培养工作各个环节顺利实施的保障。研究生工作管理人员,一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的有关文件,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其目的和要求;二要详细分析学校培养点的培养条件与学校的发展情况,制定出招生、教学、学籍、学位等方面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这些资料汇编成册,分发给各级管理人员,并进行学习;三要根据制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和操作性,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使研究生培养做到有章可循,形成完整的管理脉络。完善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对研究生招生规模、教育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规范、科学的评价标准,以适应新形式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

3. 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首先,要加强导师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应该做到明确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在遴选研究生导师时,要把导师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与资格审查结合起来,明确和强化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范围和要求,将导师教书育人的成绩与效果挂钩,作为年度考核或提升职务的重要条件和考评指标。其次,要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是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保证。

4. 要加强党团建设,发挥好“助手”作用。研究生党员、干部队伍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助手,他们在研究生群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抓好了党员队伍的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就会渠道畅通,易见成效。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党团组织建设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应该健全党支部领导班子,健全党员发展制度,创新党支部的活动方式,丰富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堡垒,重要阵地。此外,还应加强党员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先锋作用,在学校的各项事务中带头讲奉献、树新风、做表率。

5. 要创新工作方式,促进研究生全面成材。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认真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探讨新的方法,才能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当今社会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高等教育和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必将给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管理者只有跟上这种变化,并适应这种变化,不断总结,才能有所作为。首先,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与研究生交流互动。管理者与研究生之间的充分交流是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而研究生群体的离散性和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可以使得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其次,健全研究生日常管理体系,加快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办公现代化的到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进行研究生教育的日常管理已显得日益迫切,建立一个互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再次,要促进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的全面成长成才。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中,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而且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甘晖.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与队伍建设及其相关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4,(10).

[2]王珂.新时期农业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想[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石龙.谈新形势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4]管晓凤.当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J].陕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4).

责任编辑 王友海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高校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