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受益的一种阅读
2009-04-29袁仁琮
袁仁琮
一本好书,给读者的补益是多方面的。但要把几种反映现实的手段和形式揉在一起,融为一体,一路读下去,能给人多种受益,而且互为前提,互相补充,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却又是极少见的。《采访与感悟》却是这一类书中突出的一本,是一种大胆的尝试。1991年,饶宏宇从业媒体,成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一名记者,开始采访与撰写生涯,足迹遍及贵州,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都有她活泼的身影,由电波传出的现场报道,传出了人们关注的新闻,传出了年轻记者的心声,传出了她独特的思考和感受。《采访与感悟》摘选了最有代表性的篇章,构成了她这17年来重要的生命历程图景,加上画龙点睛的“图说”,这样,这些图景既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外观景象,又能真切地触摸种种人类质朴、真实的感情。
采访,既是发现美、抒写美的过程,也是思索和获得感悟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饶宏宇经历了重要的后17年。改革开放这个宏伟工程,时刻都在运转。这种运转,有时表现出来了;有时没有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饶宏宇看到了;还没有表现出来的,凭记者敏锐的感觉,她也捕捉到了。随领导春节慰问,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是,记者从访问的对象和谈话内容,捕捉到了新年伊始的工作思路:“工作的重点要突出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从慰问活动看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思路》)。当年出台的一系列改革项目中,财税制度的改革是重头戏。这样的思路,是记者跟随时任贵州省省长陈士能,“有意识”地走访了贵阳市基层财政所,通过他们向全省财税系统职工拜年,提出要求过程中捕捉到的,这样,一篇富于前瞻性的新闻,便通过电波,很有分量地传到千家万户,鼓舞每一个受众。
就采访(包括现场录音)到写成稿子,作者已经高水平地完成了任务。如果是普通读者,经过阅读,包括被带人现实场景)已经满足了。就像一本好书,读罢,消费过程基本完结,不会再有别的追问。如果是一位高水平的读者,则要想想“这样的好报道是怎样采访,怎样作出来的”的问题。一篇好小说或好散文写出来了,同样存在是怎样产生的问题。能看出是好作品,是对具体文本的识别;把握写出高水平文本的能力,则是作者高素质的表现。作者在附在新闻后面的《采访之余多一点思考》短文中说:“领导为什么要这样来安排他的慰问活动?这里面传出的是什么信息?”破译“传出”的“信息”,新闻就具有了前瞻性,能引导人们去思索还没有到来的事。对于从业媒体的人来说,可说是为之提供了采写高水平新闻的秘诀。
《采访与感悟》辑录的100余篇文章,对现实,对生活都非常真诚。其中,张扬人性真、善、美,张扬勃发、向上的新闻占了相当份量。
教育,是最为广泛的社会话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家、民族千秋万代大业,改革开放30年,教育改革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注重年轻一代好品质的培养。这是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即迎刃而解。在追求升学率成为风潮的大环境里,贵阳第二十三中紧抓道德教育不放松,推动了工作的全面进展,为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普通教师提供有益借鉴。集子里《奏响道德建设的乐章》是一篇分4次播出的既有现场录音又有文字的长篇报道,随着记者采访的逐步深入,报道内容随之逐渐展开。
这篇报道,在物欲横流,对教育众说纷纭的大背景下,特别显出了它的感染力!由于报道始终贯穿着培育年轻一代心灵的宏旨,又有那么多真实感人的细节,便脱离了平庸,脱离了一般化,能引起多层面思考。这篇报道,和饶宏宇别的报道一样,并不全是采写的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感受,凭自己敏锐的触觉去发现,去开掘。作者整个采访过程,是个心灵碰撞的过程,是被感动而不能不现场录音,不能不提提笔的过程,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任务。
作者在“心得”中说:“这也就是一次平凡的采访,老师、学生、家长就这么深情地为你讲述这些动人的故事。就这么感谢这个记者,就这么把你当成知心的人”。因而,生怕写不好,对不起真诚的老师、学生和家长。“说实话,采访过这么多,写过这么多稿子,还从来没有这么不安过”(《深入采访,用心写作》)。
昂扬主体精神,鼓励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无疑是贯穿《采访与感悟》的主旨。这既是媒体宣传的需要,也是饶宏宇真情的流露。在她的采访文章中,有残疾艺术团在贵州巡回演出的记录,有对智障指挥家舟舟精益求精精神的采访(《走近<我的梦>》);年过花甲,栽树4年,绿化10个山头,12000亩荒山的三都三合镇相林场场长罗玉光(《魂系荒山》);在2008年特大凝冻灾害中奋不顾身抢险,除冰凝,保畅通的开阳干部和群众(《冰雪压不垮的开阳人》),等等,在《采访与感悟》一书中,占了相当比重,都有非常感人的现场录音和精彩报道播出。饶宏宇不仅仅是以记者身份出现,更重要的是有真情的投入。“我不可能只是一个写稿子拿工资的记者”,“别人相信你,对你寄予希望,只是因为你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不仅仅是记者》)。
团结互助,共同构建和谐大家庭,与贯穿《采访与感悟》一书宏旨密切相关。这类报道,作者特别注重了采访对象内心美的揭示。1994年4月18日,饶宏宇采访了荔波瑶山,作了《万颗爱心暖瑶山》的报道。时隔一年余,也就是1995年5月23日,饶宏宇发现自愿赴麻山工作的贵州师大毕业生吴国录自愿赴麻山工作的感人事迹,立刻被吸引了。瑶山、麻山,都是非常艰苦的地方,报道不但报道了这件事本身,更注意揭示行为背后的动因,用吴国录的话来说就是:像瑶山、麻山这样的贫困地区,总得有人去建设,谁也不去,又怎么发展得起来呢?这是为他人着想,为国家着想的可贵品质,与当今那些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格格不入,是《采访与感悟》一书所极力张扬的崇高思想。为要深入体验采访对象盲人的艰难,理解采访对象感情,饶宏宇曾经蒙着眼睛在街上走,她说:“我想这并不是简单的活动,这里面蕴藏着的是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理解与关爱,当人们有了这样一次体验,再遇到盲人朋友就会不由自主地上、去帮一把”(《亲身体验感受更深》)。
《采访与感悟》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方方面面的惊人变化,有现场录音,让读者进入实境;有撰写的文章,可作新闻通讯或文艺散文阅读,也可看作珍贵资料,借以认识过去,认识历史。不可忽略的是作采访以后的感悟,那些不算多的文字,既给了我们为人的启示,同时给了我们如何从采访开始,到写成一篇优秀报道的启不。上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在论述知识——权力——主体三位一体理论时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他说:“本书诞生于对博尔热(Borges)(注)作品的阅读。阅读时发出的笑声动摇了我的思想(我们的思想)中所有熟悉的东西,当然,这种思想是指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地理范围内的思想。”(《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第76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一本书,一次阅读,能有多层面收获,就有了向读者大力推荐的理由。
责任编辑郭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