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射击比赛中的心理定向
2009-04-29刘燕
刘 燕
射击属于个人间接对抗性,以静力性运动为主体的项目。比赛胜负全凭个人射击的精确度而定。近年来,随着射击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比赛胜负不仅取决技术水平的高低,而且取决于心理准备,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要求十分突出,心理状态的好坏对射手取得好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一、明确射击比赛成功的正确心理定向
心理定向是注意的指向和心理的准备状态。分析射击比赛的特点,使运动员明确:比赛成功依赖于主体能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当运动员能合理地控制他所能控制的事物,而避开他所不能(也不应该)控制的事物时,其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依照心理控制点理论去说明这一问题,即是让运动员分清他所能控制的与他所不能控制的事物。
根据对可控因素积极控制的原则,射击比赛发挥的正确心理定向应该是:
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想贯彻上述心理定向是非常困难的,他们普遍反映在比赛中“算着打,比赛一完,马上知道打了多少环,成绩概念特别清楚”。这实际上是把比赛的心理活动指向了结果。为让运动员在认知上有所改变,教练员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讲清道理。一方面沿着错误的认知前提,推出显然不希望得到的结果。即想结果——算着环数打——随成绩变化引起情绪大起大落——内部生理过程改变:腿发抖、心慌、肌肉僵硬——精力(视力)前移、苛求瞄准点——进入瞄区便猛扣——破坏正直用力、均匀用力、适时发射、自然击发的正确动作——出远弹——导致比赛成绩不佳。通过沟通交谈,绝大多数运动员承认这样的事实:当他们认识到这种结果确是由不良的心向(具有习惯性的行为倾向)所引起的时候,他们就能够接受正确劝告。另一条思路就是提供正面证据,说明多想动作,少想结果(环数)是可能的。例如奥运会步枪冠军巴沙姆的成功经验是可取的,有利于保持赛中情绪稳定、头脑清晰、击发瞬间的力量保持和均匀正直扣扳机。当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讲清道理,对很多运动员原有的认知方式就是一种干扰,他们就可能循着接受——同化(顺应)——内化的过程重建新的认知结构,而确认“想动作,少想结果(以操作目标代替结果目标);打一发丢一发,发发从零开始;以我为主”的正确的心理定向。
二、重视应用心理控制点理论
心理控制点指人们对某事件的发生认为是多由外部力量所引起(外控)还是多由个人的表现所引起(内控)的。大多数人都具有内控和外控两种特点,但又总有一种主要倾向。优秀运动员往往更多倾向于内控,他们认为主要是靠自己的能力和奋斗(而不是运气和机遇)才使自己赢得成功。具备这一态度特征的运动员有更多成功的欲望,愿为成功付出更大努力,坚韧性更强,同时对失败也不消极,能耐受更长时间没有奖励的状态,并能为自己树立更长期的努力目标。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注意启发运动员做“内控”型运动员,“内控”作为自强的标志和表现,并把心理控制点理论与射击项目特点结合解释了射击运动员应有的,有利于发挥的比赛心理定向,运动员表示信服,愿意接受这一观点,并在比赛中努力付诸实践。
三、确立心、技训练结合的蹰点。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心、技结合的动作规范和行为程序
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要求运动员讲或写动作规范,明确动作环节和动作要领,但运动员往往有体验而用语言表述不出来,变成文字写到训练日记中就更感到困难。持续要求表述的结果,运动员学会把正确动作的本体感受加以概括,又变成自我暗示语。把暗示语与正确的动作表象反复结合于实弹射击的过程,即提高了技术动作的再现能力。复述是运动员主体对动作要求(外部的)和动作体验(内部的)的反映形式,是对动作认知的体验,是针对掌握技术动作的思维训练过程,因此,它与技术训练相辅相成,成为更为能动的心、技结合训练的重要手段。
动作规范与行为程序是运动员在长期训练中形成的“内化”了的关于动作规格和过程的要求。它是在后继的训练中实现自我要求,自我监测,自我评价的标准。因此,它是使运动员的训练从被动形式(被别人支配练)向主动形式(自己把握练习)转变中的关键因素。实施的结果则是动作习惯的形成,并使习惯化行为方式转化为“品质”。心、技结合的品质,就会像合金一样,产生高于原始品位的性能,有更强的时效性。
通过把心理技能训练揉合在技术动作的训练中在技术训练时就会提高心理技能,在心理技能训练时,也会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两者又分又合,合二为一,这实际是射击训练的最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