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动力机制分析
2009-04-29郏磊
郏 磊
摘要: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显著特点之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公民社会逐渐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既有外力的牵引,也有内力的推动。本文试图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对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公民社会; 现代化; 全球化; 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4-0101-03
正如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范型,公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范型。中国公民社会成长源于中国现代化的推进,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中国现代化的特定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既有外部力量的牵引,也有自身因素的推动。
一、 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外力牵引机制
1. 世界公民价值的张力
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影响和制约当今世界人们生存、活动和交往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过程在改变人们生存状态和活动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想象空间,带给人们以更广阔的期待和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一体化”、“世界共同体”、“全球性社会”、“世界公民”所描述的已经不再仅仅是意念中的景观,而是21世纪的人类所客观面对的一种生存状态、思维空间和行为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对 “世界一体化”、“全球性社会”的想象与追求,与其说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巨额红利的一部分,倒不如说是人们对现代化与全球化所带来的诸多挑战进行反思和探索所达到的一种自觉。一方面,面对全球污染、生态恶化、艾滋病蔓延、跨国犯罪等前所未有的挑战,任何国家或民族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事关人类整体命运的问题;在人类眼光已经延伸到上百亿光年以外太空的今天,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主流沟通渠道之一的今天,人们不可能仍把自己的眼光和想象局限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统一的行动,统一的行动需要一致的意见、一致的价值。
对传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反思,催生了人们关于“世界公民社会”、“地球公民”等“公”的意识、价值和观念。因为人们意识到,在今天的这个世界,任何单个国家内部所存在的问题和所面对的困惑和挑战,从某种意义上都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答案。这种对他国事务和人类共同事务的关注、关心和关怀所体现出的“公”的意识、精神和理念,正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推进而日益彰显出其现代价值中的主流地位,并对在改革开放中快速融入世界的中国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2.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渗透
公民社会理论形成于17-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重新复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人们对公民社会理论的关注持续升温,对公民社会的研究不断深入。反观公民社会理论发展演进的历史,人们可以发现,虽然这一理论的内涵和侧重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并不尽相同,甚至于每个时期的称谓也不完全一样,但其对世界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理论关照和人文关怀从未改变,其所秉持的理性、独立、自愿、契约、合作等价值理念从未改变。对于在现代化道路上迅跑的中国而言,这正是其具有巨大借鉴意义和理论渗透力的原因所在。
相对于西方社会的内生型现代化过程而言,中国的现代化具有较为强烈的移植性色彩。近代以来的中国有两大历史主题: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因此接下来如何创造性地实现西方现代化成果与中国社会的无缝连接而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就成为关心中国命运的人士所致力追求的目标。
近3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加速进行,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随之出现,社会关系呈现出日益复杂化趋势,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有些问题和矛盾已经相当尖锐。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和矛盾单靠政府出面解决,不仅造成了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和腐败现象严重等弊端难以克服,行政成本高得难以承受,而且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并不能得到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种情况下,公民社会理论以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努力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合作治理的格局,共同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主张,引起了中国政治家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破解改革难题的重要理论参考。
3. 西方公民社会实践的示范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西方公民社会实践的历史贯穿于其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全过程。随着公民社会的不断发育成熟,其所独自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也逐渐增多,并且通过与政府、市场的合作广泛参与到社会管理各领域。其间,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实现了从“全能政府”的“陷阱”中成功脱身,将大量的社会管理职能返还社会,从而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政府管理格局。
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了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化移植”的国家建设模式。这种模式在加速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类似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这些陡然增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面前,政府却显得势单力孤、被动不堪。这时,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相对廉洁高效的“小政府、大社会”现代治理模式的实践便跃跃欲试,培育公民社会,推进政府改革的实践随被提上国家改革发展的议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作为中国政府自觉培育公民社会的社区实践最早在上海开始试行。从早期作为国企改革的配套措施,即面向“单位人”脱离单位后的社区服务,到后来的社区建设,既表明中国对社区问题认识的深化,对中国社会改革认识的深化,也表明社区建设已成为中国推进社会改革的切入口。
当前,虽然作为社区主体之一的居委会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民间组织,而是带有强烈行政色彩的半官方组织,但它在社区事务管理中与其他社区组织合作治理的意图,以及在此过程中其培育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的教育功能却是毋庸置疑的。
与此同时,中国农村也实行了村民直选的村委会制度。虽然村委会和居委会同具官方和民间的二重性,但国家为实现政府职能收缩而自觉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和民主管理能力,以促进社会自我管理的实践意图是确定不疑的。
4. 国际民间组织的推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民间组织进入了一个被学术界称为全球性“社团革命”的黄金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民间组织开始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在环保、人口、反核、人权、妇女等全球性问题和危机面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4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加利说:非政府组织是当今世界上代表民众的基本形式。为了促进全球民主化,需要动员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倾听国际民众的意见。并多次表示欢迎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国际民间组织的迅速发展是西方国内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种延伸。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普遍都是公民社会发育较为成熟、民间组织种类较为齐全并且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较为广泛而重要影响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民间组织不仅在国内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往往通过本国政府与国际民间组织对国际性事务和他国国内事务发表意见、表达诉求、发挥影响,从而把它们的影响力延伸到世界各国。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要敞开国门与世界接轨,改革自身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制度和做法,学习别国长处,尤其是向发达国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各种新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不断出现并发展壮大,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国际上的民间组织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民间组织会通过各种途径把它们的价值、技术、经验传到中国国内,为中国的民众所接受,并与中国的国内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民间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推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成熟。
二、 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内力推动机制
1. 经济改革是根本动力
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具备公民社会的成长条件的。但经济市场化改革使中国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一历史性变革中,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条件和现实空间不断形成和拓展,中国的公民社会逐步进入成长的轨道。
从改变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的意义上来说,我国实行的经济市场化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给经济主体以更多的自由和自主,从而激发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但这同时也意味着经济主体开始逐步摆脱国家政权的严格控制,获得更大的自主性空间,这也正是公民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制度性条件,是中国的公民社会发育和发展的逻辑起点。
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作为公民社会主体的民间组织必然产生并发展起来,因为市场的竞争法则必然导致一部分人的生产和生活出现困难,从而产生扶危济困的社会需求,于是以慈善基金会为代表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便应需而生,原因在于市场竞争中的优胜方或出于自身根本利益的考虑,或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会进行物质捐献或捐款,这推动了民间组织的不断发展。
同时,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都是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它们在法制规范内自由、平等地参与市场过程,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负盈亏,参与市场的过程培育了自由、平等、法治、理性等公民社会的价值基础。
2. 政治改革是关键环节
从我国改革的逻辑上来看,在很大程度上,政治改革是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改革而进行的一种应变性改革。政治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方向就是转变职能、精简机构。概括起来,政府职能转变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把市场能做的事情交给市场,把生产经营的权力尽可能地交给企业,把政府的责任和注意力放在市场做不了也不愿做的事情上;二是还权于民,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移交给民间组织来承担。
如果说,经济改革是要给经济主体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主动权,从而减少政府的控制权,那么政治改革则是要把政府从全能政府的圈套中解脱出来,让市场和社会在社会管理中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随着我国政治改革的推进,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职能从政府中转移到民间组织,民间组织将由此而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接管这些职能的民间组织也因此获得更大的用武之地和发展空间。
政治改革还会促进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共同为社会提供廉价而优质的公共服务。其中,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出租就是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的成功尝试,也是西方国家政府普遍采取的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的模式。近几年来,在上海浦东新区,政府通过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民间组织合作发展很快。根据统计,从2005年到2007年,浦东新区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的费用分别达到2228.2万元、4197.3万元及5955万元。民间组织正是在获得资金并为社会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3. 社会转型是直接动力
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大规模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中国在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由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均在同时发生着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对社会的高度垂直整合,中国人基本上都是通过作为“纵式社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人参与社会过程的。政府通过对单位的全面控制实施对社会的全方位管理,政府权力的触角延伸到公众生活的每个角落,单位则承担起“办社会”的职责,“个人问题找组织解决”的思维方式反映出计划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
体制转轨首先从制度上扭转了国人完全依附于政府的生活模式,人们不再被严格地限制在单位的围墙里工作,还能够自由地参加某种社会组织从而获取多种社会身份和生活方式,个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开始从单一走向多元。个人与单位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原先个人对单位的单向依附性关系被个人与单位的双向自由选择性关系所取代:不仅单位可以选择员工,员工也可以选择单位。
体制转轨直接推动了社会转型。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随之由传统转向现代。在开放和多元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和实践突破传统的工作和生活的圈子,开始思考和关注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参与更多样的外部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评判和需求。这一过程不仅改变着人们观察、思考和社会实践的方式和逻辑,形成多元、开放、民主、合作等一系列现代理念,同时也催生了人们现代化、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代表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团体由此产生发展,这正是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真实状态。
4. 社会建设是自觉性推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国公民社会的发端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副产品,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个具有一定成熟度的公民社会又反过来成为我国改革的条件。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了就某一项改革谈改革的阶段,进入改革整体推进的阶段,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必须跟进。
在这个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关于社会的建设问题吸引了官方和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明确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提并论,而且在此之前在党的代表大会文件中就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为社会现实在学术上的反映,关于公民社会建设的讨论吸引了众多学科的参与,其中社会学的声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有人断言“社会学将成为21世纪的显学”,“21世纪将是社会学的世纪”等等。这些都反映出,随着现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增多,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公民社会作为化解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承担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力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政治领域的政府组织、市场领域的企业以及公民社会的民间组织,是现代社会中的三大部门,这三大部门作为社会实体性的组织构成,各有其所遵循的交往关系和交往原则。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三大部门,而且各行为主体各自遵循本部门的交往关系和交往原则开展活动,社会才能和谐。否则,社会就会出问题。中国的所有社会问题皆在于此,比如腐败就是政府部门按照市场原则搞交易所至等等。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提出,正是着眼于构建健全的公民社会,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条件,并进而推动形成健全的三大部门。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的逐步落实,将成为推动我国相对薄弱的公民社会成长的自觉力量。
参考文献:
[1]梁树发.社会与社会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卢汉龙.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4]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梅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