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仲舒论孝

2009-04-29

华夏文化 2009年4期
关键词:万民春秋繁露父子关系

周 蜜

董仲舒以春秋文本为基础,以公羊学为背景,发挥孝的思想,继承以往先秦诸子思想,对汉及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孝观念不仅体现了儒家对父子伦理的关注,也可以看出董仲舒的世界观和人性论观点。

一、孝的义务

作为孝的实践者,儿子要尽心尽力侍奉父亲,孝的义务是必须遵守且不容置疑的。在尽孝问题上没有怀疑其是否必要的权利,也没有对具体内容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时,父在任何时候都处于父子关系的主导地位,不侍奉父亲的儿子会遭到全天下的质疑。侍奉父亲时,不但要顺承他的意思,还要为尊者讳,不声张父亲的过错。因此,尽孝是子推脱不掉的义务,当人被置于父子关系中子的位置时,他就必须作为父无条件的服务者。

天子是君臣关系的顶峰,所有人里最为尊贵,却无法把这种尊卑关系平移到父子关系中来。即使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要尊敬的长辈,所以也要学习与孝有关的理论和礼节,以示孝道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

无论多么有成就的人,都要在父亲面前处于谦卑的地位,因为从各种社会关系中获得的对其他人的优势身份都不能作为拒绝尊敬、孝敬长辈的借口。在父亲面前,外界加之于儿子的光环和荣誉都要被卸掉,回归到最单纯最原始最本质的关系——儿子在父亲面前只是儿子。

董仲舒并没有提及尽孝过程中父应该如何,也没有解释孝中的双方——父与子的所作所为和两者本身的关系、子的权利如何保障,似乎父与子这对对应关系一出现,孝的义务便出现了。子女不以孝敬作为父母将自己抚养成人的交换条件,也没有说子女是发自内心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也没有同意孟子的性善说,因为在人人性善的情况下,不用说自己的父母,所有的长辈都会被尊敬以及侍奉。这种既非利益驱使也非感情和天性的一种社会伦理,它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这一天经地义的尽孝活动是天的权威在社会伦理生活中的反映。

《春秋繁露》中的天,处于统率万物的领导地位。天生成生长万物,所以万物要统一于天的领导。人的存在也是天的作用,并从天处取得了继续生存的许可和衍生进化的能力。有了天的作用,人方能称之为人,天又为人类社会制定规则,人们都要在它所制定的法度下生活。

天也是仁孝等美好品德的出处,天之所以能够向人类推广这样的品质,是因为这类品质首先为天所具备。人通过自身的努力缩小与天表现出的品质的差距,既是人自我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稳固天的运行秩序的重要环节——以自身的努力回报天的喜爱和期望。

孝也是授自于天的品德。徒有人的形体而不知礼乐,只能算与华夏相对应的蛮夷。天的责任最为重要,它借助孝悌创生了人。就是说,孝悌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它不但较礼乐制度早,甚至要比对衣食的需求还要早。所以人之为人,是因为其有别于禽兽的思维和精神,这种思维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孝悌。孝悌作为被先天赋予的一种情感,是人其他活动的前提,没有孝悌的作用,人就不会存在。承天而生的天下之民,都平等地被赋予了孝的品质,这是判定民族发展程度和礼乐发达与否的标准。这种条件下,当然会认为尽孝的原因是不容质疑的,而这种不容质疑的伦理推广过程,难免是强制性的。

董仲舒认为,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原理上与君臣关系、天人关系一致。皇帝也称天子,拥有极高的道德感召力,可以将其德行在全天下推广。因为他道德的优异表现,得到天的嘉许,授意他组建政府管理万民。天与天子之间的天人关系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父子关系。在董仲舒看来,成为皇帝虽然荣耀,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它来自天对天子的信任。天子于是要像对父尽义务一样将天下治理好,完成天交给的任务。同时,天与天子的关系,适用于天子与万民的关系,即:天子为天之子,万民为天子之子。天子的另一个称号是君,这时其对应的万民要被称为臣民,所以君为天之子,臣民为君之子。君与其治下臣民的关系也可以类比父子。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父、君、天是三个有相似性的各自伦理关系中的权力主体,对应的三个义务主体的行为准则也是有共同点的。

自然规律中也有孝道出现,董仲舒还认为,人类对孝的了解是长期观察自然规律得来的;忠孝品质的由来,是参照自然的结果,是五行关系在社会现实中的反映。假如这种观点成立,孝便不是发自内心的有感情的自主行为,而是遵循天命做出的程序性动作,天地间无处不充斥着这种纯义务的:尊卑关系。孝的存在理由可以在四时、五行所体现的父子关系中得到印证,万事万物都可作为孝道的示范。这时的孝已经不是孔孟时代发自内心、推己及人的一种感情了,而是天与自然界运转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映射,失去了原有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虽然《春秋繁露》反复提到,通过对天的作用和运行规律的领会,我们知道了孝的必要性,但书中的很多地方还是反映出这个倾向:孝不但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且是我们得以认识其他社会关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因为这种关系与百姓日常生活最为贴近,且不分阶层和职业——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思考天人关系,也不是所有人的生活中都能遇到君臣问题,但父子的联系却是与生俱来、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忽略的。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大框架中,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天人关系以及人与自然、自然界内部的关系都是相通的,所以他才经常以孝为例向大家解释其他关系的构成方式和运行模式。

二、孝的判断标准

无论忠孝,不对君父有加害之心都是判断臣子尽心尽力与否的最低标准。来自自己方面的疏忽、失误都有背上不忠不孝罪名的危险。一个合格的臣子,要在自己的一生中,面面俱到地妥善解决各种突发事件,并且无懈可击,否则不但是一个失败的臣子,还要像许子和赵盾一样被《春秋繁露》这样的教科书拿来做反面典型。董仲舒在讲到春秋史官对两个案件的责任认定时,用了“加之”二字,表明这只是春秋记录者对事件的主观判断,客观上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判定出现了许子弑父和赵盾弑君的案情,但史官认为许世子和赵盾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有些不妥,无异于亲手杀死了君父。

《春秋繁露》在价值判断时只有两种标准,即善和恶。子的行为,只用非善即恶的观点加以区别,这不但有些简单化和绝对化,而且多批评少表扬容易影响子这一群体的尽孝积极性。但在董仲舒看来,这种判断方法无疑是正确的,理论依据便是性三品说。

与天的阴阳两性一样,人的身上也同时存在好恶不同的两种气质。但在评价孝的行为时,重点并不是考察具体哪一种气质在事件中起了作用。虽然孝与不孝的两种标准可以与善恶两性对应,但善恶两性不一定同时存在于所有人的心中。圣人的性格中只有善的品质,斗筲之人心中没有善质,真正具备善恶二质的人只有中民。中民之性虽有善质,但并不是由单一的善在起作用。

善只是性的一部分。仍然是在说明善质与人性的关系,《繁露》提到自己的人性观与

孟子不同,认为得出人性善的结论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如果是与禽兽之性比较的结果就显得不那么振奋人心了。与孟子将判定善恶与否的参照物定为禽兽不同,董仲舒认为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万民应该向圣人看齐,人秉天而生,在所有被造物中最为智慧,这是不争的事实。人进行学习和社会实践及礼乐生活的目的是效法先王和圣人的言行,纠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人格上无限靠近一个完善的标准。

至于效法圣人言行的具体做法,除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教育和政府的协助。教育是中民得以开发自己善性善行的诱因,虽然善的品质存在于人的内心,但人并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将其发现并发扬,如果不加以启发、引导,就无法使中民认识到自己所具备的善质,更不要提在实践中运用了,所以广大中民都应该积极配合开发其善质的教训工作,将人性中的善与恶分离,并通过教训进一步使善的比重加大。

待教的中民从全国范围来看数量何其庞犬。对这些人的教育不但需要有大量的教师,还要有细致的规划以及一个具有全局眼光的领导者。上文提到了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会被上天青睐,作为天在人间的代言人,统治万民。所以引导万民向善这一任务的领袖也非天子莫属,一方面是因为他代天治民的身份,另一方面,天子这一身份的获得正是他将自己心中的善发挥到极致的结果,在道德和职务上都最适合领导这一工作——君、天以及教育的存在都是必要的,揭示了统治与统治者存在的实质。即如果万民全都性善,天的意志就没有威慑,做为社会的统治者和秩序的监督者的君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现在再回到关于《春秋繁露》中孝关系的讨论上来,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孝在各种伦理关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其在触类旁通地理解其他社会与自然关系时的价值。本文第二部分说的是人性中的善。最方便的实践善的领域是父子伦理,善在父子伦理中子的地位表现出的便是孝。如果善是需要唤醒、引导的,作为善在父子伦理中的表现的孝也应如此,教育、政府、皇帝乃至阐明这一大义的《春秋繁露》的出现都是合理的。至于评价标准的绝对化,是因为子的努力方向也是圣人之性,身为中民的子与圣人的差距是明显的。

《春秋繁露》的目的是要解答大家的疑惑,如对赵盾弑君的解释认为,赵盾身为一个贤臣,通常情况下的人们都会主要关注他模范的一面,所以具有春秋意识的史官才要揭发他的不足,用美玉之瑕来提醒后世臣子,留在功劳簿上的成绩在错误面前是不堪一击的,人只有加倍努力才会缩小与圣人的差距。向圣人之性靠近的方法并不是已经做了多少好事,而是思想上终其一生的警觉和清醒及行动上的加倍努力。

义务是强加于人的一种任务,当义务无法完成时,或者无法圆满完成时——董仲舒认为尽孝与一般任务的另一个不同——会被任务的授予者认为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所以会出现苛刻的评价,不分蓄意、过失、主犯与从犯,一概被定为不孝。

天不但生成了人类,还将自己美好的品性赋予了人,所以人性之中有善。但善存在于人的心中并不是均等的,善质在不同的人身上有多有少,于是各种不同品质的人有了区分的依据。

因为有了孝,人才成为人。又因为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和天人关系产生了联系,君臣关系和天人关系的处理原则与父子关系相仿。不但如此,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也与孝有了相似点。这样一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稳定和有序都可以通过将孝的行为推而广之达到。孝是人类内心从天获得的善在父子关系上的表现,但一部分人内心的善还未被激发出来,所以需要教育的力量,需要政府的律令加以引导。

猜你喜欢

万民春秋繁露父子关系
Effect of thickness o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single domain GdBCO bulk superconductors
论《春秋繁露》中的“利”观念
清明国祭
万民同心
《春秋繁露》与董仲舒的儒学政治思想
试探《春秋繁露》的郊祀论
河北保定:500万执行款缘何久拖不执?
牟宗三论德治及其不足
《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
管虎:一个在商业与文艺之间寻找平衡的第六代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