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探析

2009-04-29马向真

关键词:社会心态

马向真 张 雷

[摘要]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具有同向互动机制,道德价值建构必然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良好社会心态塑造必然促进道德价值建构。我国传统道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推动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之间的同向互动。

[关键词]道德价值;社会心态;同向性

[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09)04-0005-06

一、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互动机制

1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互动机制

随着社会改革、经济转型及西方道德观念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入侵,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评价规范作用受到了挑战,对善、恶的规定被质疑,社会上出现了价值相对主义倾向或者说多元化倾向。为了适应我国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进行道德价值建构势在必行。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建构应当有新时代的内容,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道德价值建构本质上是对人的关怀,而人的行为以道德价值的尺度为标准则能使人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体现了一种“秩序情结”,因为“秩序是中国社会也是中国伦理的基本价值追求”。

“社会心态通俗的理解就是民风和民众心理”,在社会不断急剧变化的今天,一些阶层的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从而导致政治地位处于边缘化状态已成为不可争辩的社会现实,社会上出现了弱势群体,在其心理上必然产生悲观、失落甚至怨恨的消极情绪。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不公以及腐败现象更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心理,社会上又相继出现了“仇富、痛恨社会”等不良社会心态。由于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新思想、新观念及反映社会假、丑、恶的新闻事件会在社会传媒中被无限地放大,很容易引起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共鸣,无形中却又加深了民众的不良社会心态。

既然社会改革及经济转型引起了社会心态失衡的现象,而“我们关于什么是正常的概念,完全取决于特定社会强加于其身上的行为和情感标准。然而标准却因文化、时代、阶级、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社会心态正常与否的判断标准是和文化、时代、阶级等相关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塑造的正常社会心态是积极乐观、健康向上、非自我虚无的社会心态。

现在必须反思一个问题: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具有同向性,所谓同向性就是道德价值建构能促进良好社会心态的塑造,而良好社会心态的塑造也能促进道德价值建构,这是一种互动的机制。

首先,道德价值建构能促进良好社会心态的塑造:道德价值是道德关系的表征与确证,对道德关系和道德对象具有褒扬与贬斥的作用,体现的是人类价值追求的应当,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由于现代社会传媒技术的发展,道德价值的力量会顺从这种传播机制被无限地放大,并使道德价值内化于人们的道德信念中,而道德信念本身就具有心理的因素。道德信念指导道德行为实践,由于社会心理也是来源于社会实践的,那么进行道德价值建构来指导道德行为实践则能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

道德价值建构彰显善、美,贬斥恶、丑,而良好的社会心态塑造注重的也是对善、美的心理追求,并以此种心理指导行为实践。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指导需要心理因素的作用,也就是社会心态的参与,因为社会心态主要就是从人们的社会心理方面来讲的,心理是内在于人的,道德信念本身就具有道德心理的因素。

其次,良好社会心态的塑造能促进道德价值建构。我国当前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干群关系问题或者物质生活的满足导致精神上的自我虚无等问题,在社会上相应出现了“仇富、憎恶社会、自我沦落、精神虚无”等各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如果对各种不良的社会心态漠然置之、不予理睬,势必会对我国目前的和谐社会建设起负面作用。面对这种情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所要塑造的应当是团结友爱、公平正义、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包含的社会心理是内在的,社会心态外化并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良好社会心态的外化就是以积极的、健康的社会心态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并按照外在的道德价值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参与道德价值建构。此时,人的实践听从“良心的呼唤”。这恰恰是与道德价值内化相反的外化过程:良好的社会心态塑造指导外在的行为实践,使之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使之具有道德价值,并在社会实践中,以良好的社会心态参与到建构道德价值的实践中,这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同向互动机制。

2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必然性

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具有同向性,但具有必然性吗?也就是说,道德价值建构必然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良好社会心态塑造必然促进道德价值建构吗?答案是肯定的。

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既具有同向性,也具有必然性。道德价值建构和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契合点应当是对活生生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关怀。从道德哲学的层面来讲,道德价值建构直接指向的是人类社会与人类自身并以实现社会关怀与人的关怀的统一为目标,道德价值建构的过程就是彰显善、美的过程,使社会成为适合人生存的文明家园。

社会心态有积极的、中性的与消极的之分,社会心态虽然通俗地讲就是民众心理,但其具有客观性。“社会心态有中介过滤作用、双向效应和自我调节效能。”社会心态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起桥梁和通道作用,能使社会存在的现象和本质能动地上升为社会意识,而道德价值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通过社会心态的中介作用,可以使道德行为、道德对象和道德关系上升为道德价值,也就是进行道德价值建构。双向效应是指社会心态作为社会主体的心智状态,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社会存在,同时能动地从事精神生产,创造和建构新的社会意识。社会心态具有能动性,对社会上出现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关系及对人进行关怀的道德行为进行意识上的建构与提升,也就是对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价值的建构。社会心态的自我调节功能主要是社会心态能随着社会存在的变迁而调节自己的系统结构。社会心态通俗地讲就是民众心理,而心理具有自我调适的功能。社会心态也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道德行为、道德规范、道德关系的改变都会影响社会心态塑造。

良好社会心态的塑造则让社会主体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对待社会和他人,从事社会实践就是参与道德价值建构的过程。道德价值建构和社会心态塑造过程应成为关怀人、绽现美的艺术化实践的双向互动过程。人应是此种艺术化实践的主体。但是,如果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过程中领略“美”、彰显“善”的艺术化实践变成了塑造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技术化实践”,那么人将在此种“技术化实践”中沦为被宰制的对象,也就是主体的客体化。法

国哲学家福柯对道德宰制身体的“真理游戏”做了深刻的论述:自身“另一方面又沦为被宰制的客体与对象,成为知识、权力和道德游戏棋盘中的一个被耍弄的棋子”。“所以,真理游戏的要害就是把整个社会的人,都赶入真理游戏的漩涡之中,并使其中的每个人,在追求认为的,因而是虚假的真理的竞争和斗争的过程中,都误认为自己真的成为个人和社会的合理化进程的主体,殊不知自己也成为认识、权力和道德的掠夺和控制对象”。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的艺术化实践是不同于塑造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技术化实践的,艺术化实践是对人的关怀,技术化实践则是对人的宰制。

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艺术化实践都是对人的关怀。但是道德价值的建构过程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人的规范化过程,规范化就是某种约束与宰制,虽然人类的文明中,规范化是文明不可缺少的。但如果从道德价值建构对人的规范化和宰制的方面看,人的自由受到了道德规范的宰制。是对人的压迫,生命的冲动、激情、活力和创造就可能会被扼杀。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并没有解放人,理性主义的道德实践不过是宰制人的诡计。尼采认为上帝是弱者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发明,上帝的道德是对付“贵族骑士”的诡计,“奴隶道德”扼杀了生命的激情、创造。但规范化只能是对人的宰制吗?尼尔·莱维认为“福柯并未主张,规则与伦理之间唯一的关系就是相互排斥”,从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意义上说,对人的规范化也是保护生命的一种形式,就此意义上说包含着对人关爱的成分。道德价值建构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体现,对于规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并不就是对人的宰制。而社会心态塑造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社会主体心态的成熟有重要意义。

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离不开社会实践,道德价值建构如果脱离了生活实践,则会建构出符合道德规范的“人的空洞形象”,所建构出来的“空洞形象”会大肆谈论脱离生活实践的“真、善、美”。脱离生活实践,对道德价值建构的过分强调往往带来的是生活的形式化,道德规范成了停留在纸上和挂在墙上的条文和套话,不能实现道德价值建构对活生生的人的关怀。社会心态既然包括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具有某种理想性的,因此社会心态塑造及发挥社会心态的作用也是不能脱离生活实践的。社会心态塑造并不是纸上的教条训练,也不是实验室的试验。脱离生活实践的社会心态塑造将对人的心理、精神世界、价值信念、内在美德的关注少之又少,甚至无能为力,社会心态塑造成了人们嘴边的谈资。因此道德价值建构和社会心态塑造离不开生活实践,它们的同向必然性是在生活实践中的同向必然性。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道德价值建构可以增强道德规范的无形力量对人的约束,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进而实现自觉的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而良好社会心态的塑造可以消除由于社会和经济转型所出现的恐惧、焦虑、仇富等不良社会心态,化解社会矛盾,并有利于道德价值建构。

二、传统道德对道德价值建构与

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探析

1儒家道德对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探析

在致力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为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与平衡社会心态,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传统道德对道德价值建构的作用及社会心态塑造的影响,也就是探析传统道德对道德价值建构和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作用。如果把传统道德看做一个历史文本,那么分析这个文本对现代社会道德价值建构的作用及社会心态塑造的意义之前,我们要先理解和解释这个文本。对于什么是文本,法国哲学家利科认为:“文本就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并认为“文本”具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意义。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在理解和解释文本时面临着历史的障碍问题,他认为历史性正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无论是理解者还是文本,都内在地存在于历史之中。理解的历史性具体体现为成见于传统对理解的制约作用,“理解不应被认为是一个人主体性的行动,而是将自己置于一个传统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过去和限制不断融合。传统是不论我们愿不愿意就先于我们的东西,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是我们存在和理解的基本条件,我们始终处于传统中,传统是我们的一部分,传统把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理解者不可能走出传统之外以一个纯粹主体的身份理解文本。传统不是应加以克服的因素,而是理解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我们在理解传统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传统,只要我们理解我们就参与了传统的发展。但总的来说是传统先决定我们,在传统属于我们之前,我们已经属于传统,我们始终已经被抛入传统,我们只能在传统中进行理解。

那么在探讨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前需要首先理解传统道德这一文本,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摆脱不了传统道德的作用。传统道德对道德价值建构和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起作用。我国的传统道德哲学结构是儒、道、佛三位一体的结构: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提倡“仁”、“忠恕”、“五伦”、“四德”、“四心”等思想。就“五伦”来说,父子、兄弟是天伦,天伦是就血缘关系来说的;君臣、朋友是人伦,人伦是就调节社会规范的伦理方面来说的;夫妇则介于天人之间,因为男女、夫妇既不是天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伦。这是因它的特殊性——就性的生殖行为来说,具有生物自然关系的性质;就社会属性来说,又有化育家庭与民族的重任。“人伦本于天伦”而立。其实“五伦”包含一种秩序情结,而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建构的作用在于规范社会和人,只不过此种规范化是对人的关怀,追求有序的社会秩序罢了。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了“四心”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四心与生俱来,孟子还举了“见孺子人井的例子”进行论证。人的行为规范为什么能符合道德价值的要求?就是人先天的“四心”的作用。姑且不论孟子在“四心说”上的先验论思想,他的“四心说”对于道德价值建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四种心也就是人先天的良心,以良心的要求为标准就能对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进行道德价值建构,“四心说”为道德价值建构提供了先天的依据。

孟子的“四心说”对于良好社会心态塑造也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既然先天地具有“四心”,那么即使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罪恶累累也能对其进行教育和改造,塑造其良好的社会心态。对社会主体的人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则会把人之外的道德规范、道德价值评价对人的约束的他律变成自律。在社会心态塑造的基础上,进行外在的道德价值建构,培养社会主体对道德价值的社会认同感。所谓社会认同,“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社会身份的认同”,要求做到“安伦尽份”。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四心说”的基础上进行道德价值建构能形成良好

的社会心态,而用“四心”说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又能促进道德价值建构,因此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具有同向必然性。

儒家所说的“四德”就是“仁、义、礼、智”,“四德”是根源于“四心”的,只是内在于“四心”之中,也就是说“四心”中有“四德”的萌芽。仁是儒家世界的道德之基,仁的本质是爱人。仁虽然是爱人,但仁爱有差爱和泛爱的区别,泛爱是指仁爱的一般本质而言的,而差爱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有其表现:“在家庭中表现为‘亲亲有术,而在社会中表现为‘爱人有等”。泛爱既表现于人的道德行为之中,体现出社会主体的良好社会心态,仁让这个社会充满温情。差爱也是爱,体现的也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心态。但差爱又体现出一种追求“秩序”的思想,与道德价值建构对有序秩序的追求有一致的方面。仁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建构有重要意义,仁就是爱人,社会充满仁爱,则会彰显道德价值,从而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心态塑造。

“仁爱”本身就体现了社会主体良好的心态,提倡“仁爱”有利于社会心态的塑造,因为爱本来就是心理上的一种情感,是对待他人和事物的一种心态,爱心恰恰是高尚的心态。“义”主要是就如何爱人来讲的,也就是“居仁由义”。“礼”既是具体的道德准则,也是如何履行“仁”的规定。而“智”并不是就一般的智慧或者理智来讲的,而是良知良能一体的道德直觉。“四德”对于现代社会道德价值建构的意义来说,提倡“仁”还是要做到爱人,向社会奉献爱心;“义”还是如何爱人的问题;“礼”不能再是包含封建宗法关系内容的“礼”,在现代社会要有新时代的内容,使之符合现代的道德价值要求;“智”更强调一种行为能力,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需要“智”的行为能力。“仁、义、礼、智”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建构和社会心态塑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我们并不是复古,只是我们摆脱不了传统。“仁、义、礼、智”的思想对现代社会道德价值建构和社会心态塑造显而易见的起到了一种“同向性”的作用。

儒家还提倡“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以此标准,可以使社会主体从自身的最切身的方面“由己达人”,从而做到“关怀自身就是关怀他人”。以“忠恕”之道约束自己是主体的一种自我约束,是一种主动的约束,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价值,更体现了主体的良好社会心态。“忠恕”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仍有规范性的作用,其体现了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

2道家与佛家对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探析

道家、佛家与儒家有不同的方面,道家与佛家有自己明确的宗教崇拜对象,有自己的教规,有自己的宗教仪式,更注重对个体的心灵修养与心态塑造,更强调个体内在的自我约束。而儒家也可以称儒教,但在教规或者宗教仪式方面并不如道教与佛教明显。儒家提供了一套“人伦原理”,有利于社会的道德价值建构,那么道家和佛家更注重个人心态的平衡,从而达到对良好社会心态的塑造。儒家强调的是“入世”,在人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个体于社会这个整体的矛盾,引起心态的失衡,这样就需要一种退出机制来平衡失衡的心态。道家的解决方式是采取退出策略和隐世趋向。

道家塑造的是一种“崇尚自然、清心寡欲、知足知止”并进而达到“心”的逍遥的社会心态。崇尚自然、清心寡欲,“心”才能不为“物”所累,才能“身处世而心逍遥”,人才能追求精神的超越和“心”的自由。达到“心”的自由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齐”,齐是非,齐善恶,通过相对主义的手段。消解一切差异;另一种就是“忘”,忘掉一切。就“知足知止”这一社会心态来说,是要把自己的欲望保持在自然界的承受范围之内,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长足也”(《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把自己过分的欲望心态限制在一定的“度”内,否则“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第四十四章》)。道家的这种把“欲”限制在一定的“度”内,并不是“无欲”。在社会心态上提倡“知足、淡泊名利”,在道德价值建构方面鄙视世俗的功利,主张回到逍遥自在、淳朴闲适的原始状态。除了“寡欲”,还要使民“无智”,“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外篇·马蹄第九》)。

道家强调个体的心态塑造,在道德价值建构方面,强调对个体行为的自我约束。当然道家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社会心态塑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其不足。因为社会存在是客观的,是不能“齐”和“忘”的。道家思想同时强调道德价值建构及主体的社会心态塑造,从道家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为了解决“德福不一致”的问胚,他进行了道德公设,也就是假设“灵魂不死”和“上帝存在”。由于“灵魂不死”,此生没享福可到来世,但需要一个保障,那就是奖赏者“上帝存在”。我们来看看佛家,佛家主张“三世轮回”与“佛祖存在”,认为“人人具有佛性”,就是不信佛或者完全断了善根的恶人也具有佛性。“三世轮回”符合康德的“灵魂不死”说,而“佛祖”则相当于“上帝”,佛家则用“善恶因果律”较好地解决了“德福不一致”的矛盾。

“灵魂不死”、“善恶因果律”,对社会主体的心态塑造既有鼓励的作用——行善可以积福,又对社会主体的心态有震慑作用——作恶要受到惩罚。佛教既然是宗教,更强调从人的心理方面对社会主体行为的自我约束,更注重心态塑造。佛家的思想对于人的心态的平衡有积极意义,虽然“来世”、“灵魂”是虚幻的。佛家的“自渡渡人”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虽然有很强的宗教意味,但也体现了道德价值的一种境界,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建构具有启示作用。因此佛家的思想也体现了道德价值建构和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道德价值

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性探析

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建构和社会心态塑造摆脱不了传统道德的作用,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与矛盾是不同的,古人的道德智慧只能提供借鉴和启示,面对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态失衡的情况,以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该《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发挥着导向、统领的价值观念、思想理论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挥着协调全国人

民信念、心理目标的功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挥着人格塑造和整合社会力量的功能;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着规范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起基础地位的作用,发挥着规范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功能,那么探讨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作用有重要意义。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不是说其他三个方面对于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无意义,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荣辱观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境界,同时也规定了社会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核心道德价值范畴,就道德价值建构这方面来说,是与我国现阶段倡导的道德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符合新时代的道德价值建构的要求,它明确地维护了社会正义和经济正义,罗尔斯说:“正义是一个制度的首要价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不谋私既是社会的正义也是社会的大义表现。就道德价值建构对于经济正义方面的要求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人们辛勤劳动、诚实守信,在经济交往中要信守契约,因为交往的对方是与自己有着同等的自由意志和人格的主体。

在道德价值建构中对于那些不能体现道德价值内容,或者说愚昧的、违法乱纪的方面,荣辱观明确地反对,因为道德价值建构要求维护社会的稳定,愚昧的、违法乱纪的方面导致社会的失序状态,是与我国的道德价值建构历来重视“秩序情结”相违背的。对于社会上对弱势群体的鄙视,导致的“仁爱”的道德价值的沦丧,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方面的道德价值建构是要求人们要团结友爱,在人与人之间提倡一种情感联系。友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是一种温暖的人情道德。道德价值建构不能脱离生活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人们躬行道德实践的途径如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等,劳动不仅创造了物,也会塑造人本身。

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道德价值建构的重要方面,它也对人们的心灵起着文明教化的作用一提升人们的心灵品质,塑造社会心态。社会主义荣辱观把道德价值落实在人们最深层的情感心态上——激发人们尚荣弃耻的深层情感,因为远离耻辱是人们的心理追求,这其实是社会心态塑造所必需的。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要让自己的道德人格能够得以挺立,要让自己的社会心态有善良的意向,要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就要进行社会主体认同的道德价值建构,而进行道德价值建构则需要主体的道德素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心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的荣辱观对于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作用体现了此种同向必然性。

面对我国新时期H{现的社会矛盾及某些失衡的社会心态,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是必要的,因为进行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有利于社会主体道德品质的提高及良好社会心态的出现,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处于传统之中,传统先于我们而存在,必须在作为历史文本的传统道德及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体系中探析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的同向必然性。

[参考文献]

[1]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丁水木,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启示[J],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季刊,1996(1),

[3]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M],冯川译,贵阳:贵州人民m版利:·2004,

[4]程家明,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社会心态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1),

[5]高宣扬,当代法国哲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6]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李晓林,福柯的“生存美学”[J],文史哲·2003(5),

[8]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陶远华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9]迦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0]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1]樊浩,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张鑫,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维度[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 2),

[13]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社会心态
习近平同志心理学的相关论述及其启示
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与培育维度探析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失衡现象评析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谣言倒逼“真相”?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浅析APEC会议期间网络用语折射出的社会心态
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情况满意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