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探讨

2009-04-29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5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高校

蒋 洁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由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无风险管理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管理。高校财务风险主要由筹资、投资及资金日常管理引发,具体表现为短期的偿债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及长期的再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支失衡风险。从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出发,科学地选取短期和长期预警指标,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促进高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 财务风险; 预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09)05-0050-0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由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度集中式管理逐步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模式。高校作为独立的实体和法人,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从事一切财务活动。高校在办学资金的筹集、教育经费的使用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正是这种自主权,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由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无风险管理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管理。也就是说,作为非盈利性事业单位的高校,其财务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如同企业一样面临风险[1]。要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必须从风险的源头着手,在财务风险出现以及恶化之前采取措施。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正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引入高校内部,通过设立并观察、判断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并预测高校财务运行中存在的隐形风险,诊断出高校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向管理者示警,管理者可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阶段[2]。本文拟对教育资金活动引起的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校财务风险类型及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由此造成损失的机会或可能。对于企业一般都是从筹资、投资、日常营运等资金流转环节分别考察其财务风险。作为非盈利性组织的高等院校,其资金流转环节与企业类似,同样也面临着这种由于资金运动带来损失的财务风险。但是高校的资金活动还存在特殊性,企业的目标是盈利,资金流转是为了增值,而高等院校只是为了维持和发展教学、科研事业[3]。所以,我们应根据高等院校的自身特点研究高校财务风险。一般来说,高校财务风险是由于高校教育经费的筹集、投资及日常管理等活动造成的、使高校教育资金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其风险主要表现为短期的偿债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和长期的再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支失衡风险。

(一)教育资金的筹集引起的风险

筹资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以及筹资方式的多样化,使不同来源的资金各有不同的资金成本和偿还期,从而产生筹资风险。

高校的筹资风险更多的表现在银行贷款方面。随着“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教育体制的推行,各高校都努力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快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扩招引发校园面积扩大、建筑面积增加;高校评估引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仪器添置;引进高级人才导致投入经费加大,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传统的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已不能保证快速发展的资金需要,高校开始多方面进行筹资,如社会投资、国外资助、金融机构贷款等。特别是向银行贷款,已成为继政府拨款、学费收取之后,高校筹措资金的第三个主要渠道,也是高校解决资金短缺的主要途径。据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公办高校贷款已达3 000亿元,有的高校贷款多达一、二十个亿。虽然贷款解决了高校的资金需求问题,但贷款资金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改善高校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贷款后遗症也随之出现,即部分高校贷款规模大大超过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需要按期偿还的巨额本息给高校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产生财务危机[4]

。由此引发的财务危机在短期内主要表现为高校的现金性资产不足以偿还到期负债,形成偿债风险。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负债总量增加导致资产负债比增加,负债结构不合理,会带来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以后再筹资的空间,影响学校的持续发展,形成再筹资风险。

(二)教育资金投资于项目引起的风险

所谓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投资项目各有不同的报酬率和回收期,从而产生投资风险。

高校的投资不同于企业,企业的投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回报和盈利,而高校属于非营利性的组织,其投资主要是为了解决制约高校发展、提升办学能力的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工程。高校投资风险就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收入水平和偿债能力甚至导致资金浪费的风险。2000年前后,高校的后勤产业化以及高校扩招热潮开始在全国升温,很多高校都开始进行改扩建工程或者大规模投资建设新校区。这些项目大多都是负债投资,且投资的资金量大,建设期、回收期长,一旦高校对自身定位认识不清,对所投资的项目缺乏科学论证,致使盲目投资或者重复建设,或投资项目缺乏监督管理,待项目完成后,不能发挥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给高校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引发极大的投资风险。

同时,随着校办产业改革改制的深入,近年来,各高校陆续依法组建了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将学校所有经营性资产划转到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由其代表学校持有对企业投资所形成的股权。学校以其出资额为限享有资产经营公司中的权益,并对资产经营公司承担责任。这一管理体制起到了 “防火墙”的作用,规避了学校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办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但高校作为资产经营公司的出资人,仍无法规避资产经营公司经营不善带来的投资风险。

(三)教育资金的日常管理引起的风险

企业日常营运中,资金的流转是为了增值,其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而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资金的流转是为了维持和发展高校教学、科研事业,高校日常管理的风险是指在资金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现金流不能满足日常资金支出的需要,从而致使高校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高校的资金收支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收入方面具有政策性;开支方面不具备补偿性;产品方面不具有盈利性;资金周转方面缺乏再生能力。因此一旦日常性财务支出膨胀,对支出的控制不足,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将会导致高校流动资金短缺,不能以收抵支,短期将产生现金流量风险。

同时,高校日常管理过程中资金的短缺也是前面两类风险的延伸,高校出现了过度举债、负债结构不合理、债务管理不科学、过度投资、投资失误等情况,必然会给高校资金造成压力,使高校现金支付能力下降,在长期的收支平衡过程中,将会产生收支失衡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一)短期预警和长期预警

一般来说,财务预警可分为短期预警和长期预警[5]。

高校的短期财务预警主要着眼于能否到期偿还债务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出,以维持高校日常管理。现金是高校机体的血液,是高校日常管理的首要因素,也是学校财务活动和各项事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很多高校面临财务危机,都是由于现金不足,不能支付教学、科研开支而引起的。到期债务是学校的刚性支出,没有弹性,如果不能如期偿还,立即会引发信用危机,甚至导致诉讼而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应从现金流量风险和短期偿债风险两方面进行短期预警系统的构建。

高校的长期财务预警着眼于高校的整体实力和未来发展,对高校进行源头控制、管理控制、整体控制和长远控制。再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支失衡风险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根据预警原理的“安全性”要求,应从这三方面进行长期预警系统的构建。

(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是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图1是以高校财务风险类型为基础,从短期预警和长期预警两方面构建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短期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1)现金流量风险指标

a) 自有资金占年末现金比率=(年末事业基金+年末专用基金-投资基金-留本基金)/年末现金

自有资金是指实际上高校可以支配的自有财力,包括事业基金的一般基金和扣除了留本基金后的专业基金等。该指标越大说明高校可支配的财力越多,风险则越小;反之则风险越大。

b)现金支付能力=(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 ( 支出总额/12 )

该指标反映高校维持短期财务运转的资金保障能力。指标越大说明短期支付能力越强,风险越小,反之则风险越大。

c) 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现金比率=年末应收及暂付款/年末现金

学校年末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现金的比重反映了高校资金支付压力,指标数值越大则财务风险越大。

d) 必要刚性支出占现金比率=(基本支出-科研支出-贷款利息+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年末现金

学校必要刚性支出是学校保持正常运转和发展所必须的支出,不包含科研和利息的基本支出和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学校必要刚性支出占现金比重越大说明高校支付压力越大,潜在的风险则越大。

(2)短期偿债风险指标

a)现金负债比=年末累计负债额/年末现金 (年末现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证券投资+其他货币资金)。

现金负债比反映了学校现金储备对外债的承受程度。比率值越大,表明高校每元现金需偿还的债务越大,财务风险越高。

b)短期负债比率=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负债总额,

一个单位一定时期的短期负债比重越大,它当期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如果一定时期的短期负债比率很高,而且又没有充裕现金流量来保障必要的支付能力,高校就可能直接面临财务危机。所以一所高校在一定时期内连续保持较高的短期负债率,管理层和职能部门就必须认真分析情况和提出对策。

c) 本期安全系数=(本期现金流入-本期现金流出)/本期需偿还的负债总额,

该指标用于反映学校本期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债务支出的情况。如果该指标大于1,表明学校本期偿还债务基本有保障,如果这个指标小于1,则表明学校本期偿还债务会遇到困难,还需另筹资金,在本期预算时应重点考虑。

d) 逾期未偿还贷款与贷款总额比=累计预期未偿还贷款总额/高校累计贷款总额,

该指标表明高校累计贷款中逾期未偿还的部分,比率值越高则高校财务风险越大。

2.长期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1)收支失衡风险指标

a) 收入支出比率=一定时期高校收入总额/一定时期高校支出总额

这一指标反映高校每一元支出有多少收入作保障,用来衡量高校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收入满足经常性支出的程度,是综合反映财务收支状况的指标。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自我支付能力越强,相对来说财务风险越小。

b)公用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事业支出

公用经费支出是指事业支出中用于公用开支的部分,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公用支出比率是衡量事业支出的结构指标,结构指标分析能检查各项支出与高校各项发展是否相适应,是否合理地保证“事业运转”与“事业发展”的需要[6],反映高校合理安排资金的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用于发展投入的资金越大。

c) 银行存款保障率=负债/( 银行存款余额+现金余额)

银行存款保障率是衡量学校财务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它反映学校各项资金的调剂能力,这一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学校资金调剂能力越差,风险越大;指标数值越小,说明学校负债资金有保障,风险越小。

(2)筹资风险指标

a)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该指标主要考察学校的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关系,体现了高校资产所负担的负债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学校在财政拨款和收费有限的情况下,负债发展不可避免,负债比率过小,不利于高校扩大规模;负债比率过大,高校潜在的筹资活动风险则越大。按通行标准,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

b) 长期负债占全部负债比=长期负债总额/负债总额

该指标反映长期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用来分析不同期限的负债结构,该比率越小,表明高校还债的时间越紧迫,风险越大。

(3)投资风险指标

a) 基建项目投资支付能力=(基建借款+基建应付账款)/基建年末货币资金

该指标是指主管基建投资的部门为保持正常运行和基建项目能顺利完成所拥有的偿债或付款能力。比值越大,证明支付能力越弱,潜在的风险就越大。

b) 基建项目投资额与非限定性收入比=基建投资总额/非限定性净收入

非限定性收入是指无指定用途的收入,主要包括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不含附属中小学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而非限定性净收入则是指非限定性收入扣除了高校必要刚性支出(不含科研支出、贷款利息的基本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之后的余额。该指标越大说明高校不受限制的经费来源中用于项目投资的金额越大,则潜在的风险就越大。

c) 投资基金占事业基金的比率=投资基金/事业基金

该指标是指年末学校的一般投资基金占事业基金总数的比例。它用于反映学校年末事业基金中对外投资资金的比例,比值越小,说明学校存在的对外投资风险越小。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对高校的财务风险指标进行了逐一分析之后,发现每一个指标都能从某一个方面反映高校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但仅从某一方面并不能全面把握财务风险的总体状况,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察高校财务风险的特征,还必须将各项指标有机融合,以提炼财务风险预警综合系数。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综合系数,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确定预警指标临界值。 对于高校,可以采用系统化方法中的多数原则进行确定各指标有警与无警的临界值。根据这一原则,认为目前高校中大多数高校应该是处于无警状态,也即我们对目前高校的整体状况持基本肯定态度。按照多数原则,可以把高校以上各指标由小到大排列,从最大值向后选总数的2/3处止,将这一数据作为无警与有警的分界点。

2.计算预警指数。预警指数计算公式为:

预警指数=(指标实际值-指标预警临界值)/指标预警临界值

或:预警指数=指标实际值/指标预警临界-1

计算结果为正表示安全系数,若为负则为预警指数。假如监测指标为区间变量指标或极小型变量指标,将预警指数子项的被减数与减数位置互换即可。

3.指标赋权。赋权分两个层次:采用专家意见法,将高校综合财务风险按不同权数分配到各风险分项;各分项再依据重要性原则对各预警指数进行权数分配。

4.加权汇总,确定财务风险预警综合系数。通过各指标预警指数与相应权数乘积的汇总,得出各分项风险预警指数。依据同样方法,得出高校的财务风险预警综合系数。

值得说明的是,各高校情况各异,各指标的临界值和权数、各分项风险的权数须视实际情况确定,以保证系统结果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实用价值[7]。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可以确定财务风险警度,高校还应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依据风险大小设置相应警限,通过对高校当期综合财务风险预警指数与预先设置的警限进行比较,确定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等财务风险程度。

参考文献

[1]孙广彪. 高等学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的风险与防范[J]. 会计之友,2005(4):60-61.

[2]张双红.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70-71.

[3]程李梅. 高校动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 事业财会,2007(5):5-7.

[4]彭清平. 高校规模扩张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8-60.

[5]黄 维. 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 高教与经济,2006(1):12-14.

[6]赵建平. 关于高等学校经济效益审计指标体系的探讨[J]. 高校教育管理, 2007(1):39- 41.

[7]刘 跃,王 超. 高校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 财会通讯, 2007(9):30-31.

(责任编辑 张向凤)

An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Risk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Its Early-warning

JIANG Jie

(Financial Department, Zhenjiang College, Zhenjiang 21200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changed from the risk-free mode under the former planned economy to risk managemen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The financial risks, mainly the short-term debt repayment risk, cash flow risks, long-term capital-reraising risk, investment risk and income-and-expense imbalance risk, are triggered mainly by capital raising, investment and the routine management of their capital. Considering the nature of their financial risks, index for both long-term and short-term early-warning should be decided on scientifically and a complete early-warning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whi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tecting the schools against the financial risks and promoting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financial risk; early-warning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预警高校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