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古无字碑(外一篇)

2009-04-29张中信

青年作家 2009年5期
关键词:武则天李白

张中信

大唐帝国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在远离都城长安的巴蜀利州(今四川广元市)都督官邸内,都督武士荨的夫人杨氏生下了一个女孩。在丰美的黑发陪衬下,她圆圆的小脸上忽闪着一对大大的眼睛。女孩出生时那洋溢着生命力的啼哭声,仿佛要向天下人宣告自己骄傲的诞生。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却是个女孩,父亲见她稚嫩的面庞放射着洋溢的光彩,便为她取名为武照。

她就是后来成为千古一帝的武则天,“则天”之称谓,乃其儿子唐中宗李显给予的尊号,典出《论语》“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并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她后来为自己发明了一个单名“瞾”字,由出生时的武照到后来的武媚,再到武瞾,武则天,她走过一条充满挑战、充满血腥、充满刺激的权谋之路,书写了中国历史上女人问鼎最高权力的精彩篇章。

唐代官制,刺史为地方长官,掌握一州民政之权;而都督则掌握数州的军政大权,都督官品为正三品或从三品,比刺史的品秩要高,乃位高权重的地方军政大员。

利州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陲的嘉陵江东岸,城北是冲天的峨峨连峰。为诗仙李白吟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出入蜀栈道,内有蜀道第一险隘的朝天关。城南剑门山耸峙,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川北要隘剑门关。发源自秦岭山脉腹地的嘉陵江绕城而过,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利州成为连接唐都长安与天府巴蜀大都会益州(今四川成都市)的水陆要冲,更是西南各地出川入蜀的物流集散地,自奉汉以来商贸业非常发达,至唐代尤甚。武照自幼被其父打扮成男儿状,外人不知者,都以为她是男儿身。就是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城市,武照度过了自己欢快的童年。

武士荨祖籍山西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尽管出生于平民家庭,却自幼聪慧机敏,很有经商头脑。隋亡唐兴之际,他趁天下大乱而起,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冲破门阀障碍,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木材商人,攀附于大唐开国君主李渊,很快便成为李渊太远留守衙门的行军司铠参军(刺史下属文官),负责管理各种后勤事务,官阶为从七品。当李渊率领大军从山西出发,向首都长安进攻时,武士荨处理完家中财产,举家投奔李唐大军,这次投机使他大获成功。当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臣下所弑时,李渊在次子李世民的协助下已经率领大军很快攻占并控制了长安。随着李渊称帝,大唐帝国建立,武士荨也跟着水涨船高,一路官运亨通。

唐朝建国不久,即发生了惨烈的“玄武门政变”,秦王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被迫让位于次子唐王李世民。世民即位后称太宗,武士荨随即获任工部尚书,后又升任利州都督要职,成为雄霸一方的地方诸侯。

武士荨虽居高位,却因出身商人,屡为门阀士族所轻视。为使自己在朝中立于不败之地,他果断地离异了原配夫人,想方设法娶了隋帝宗族之一,位阶和声望较高的观王杨雄的侄女为妻。从此,武士荨实现了自己攀龙附凤的身份转换,也因此而大换门庭,很快获得朝廷的赏识和升迁。

史载,武照1岁多时,星相大家袁天罡奉旨由成都赴都城长安,途经利州驻留。武士荨盛情款待袁天罡后,袁为表示感谢,答应为武士荨一家人看相。当他看见一身男儿装扮的小武照时,吃惊地张大了嘴巴,不由赞叹:“龙嘴凤额,日角龙颜,此乃伏羲之相,若是女儿身,将来必为天下之主!”

袁天罡关于武照那番令人吃惊的预言,并未让武氏家人感到多么吃惊,却从此深深地埋在了武士荨的心底,也就此决定了武照一生命运的改变。

“武照无论如何也得进入后宫!”自打袁天罡为武照看相后,武士荨心中便时常做着这样的盘算,也决定了他将要作出的一生中最伟大的一次投机!每当见到武照,武士荨都要反复揣摩女儿日渐美貌的容颜,并发出心底的惊叹:“照,一代国色天香也!”随着武照年龄的增加,她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嫣然媚笑,引起了武士荨的注意,于是他将武照名字改称“媚娘”,他相信武媚长大后必定会倾国倾城,妖娆妩媚,成为人中龙凤的。

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武士荨升任荆州(今湖南常德市)大都督(统领荆、并、益、扬四州),武媚在父亲的细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为使女儿受到良好的诗书熏陶,以便长大后入宫。武士荨自武媚咿呀学语起,便专门聘请名师在府中教授她习诗学文。聪颖的武媚果不辜父望,年仅6岁,便能习诵读诸子百家,并习作诗文。小小年纪的她举手投足间,也时常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执拗脾性。

武士荨在公务之瑕,也全身心担当起对武媚的教育之责。作为大都督最钟爱的掌上明珠,武媚自幼便享有极大的威望和丰厚的财力作后盾,她几乎在鲜花簇拥中幸福地成长着。岂料,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武士荨却在官邸突然病亡,朝廷追赠为礼部尚书,武媚时年刚8岁。武士荨死后,武氏家族辉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武媚与其母亲杨氏的幸福生活顿时陷入与其父在世时的天壤有别间。

武士荨前妻所生的儿子元庆、元爽在父亲死后,进京做了朝廷的小吏。曾经显赫一时的武氏家族开始处于家道中落的低谷期。此间,由于武氏兄弟支配着武氏大家族的生计,杨氏与武媚母女不仅在社会上,即使在家中也倍受亲人的冷落。

从当初的高门大户到而今门庭冷落;从之前的人见人爱到而今的兄弟冷眼,武媚小小年纪便经历了家庭生活的重大变故和世态人情的冷暖熬煎。给她幼小的心灵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也许,就是这些变故,使她的心灵轨迹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她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地活出个人样来,一定要实现自己出人头地的愿望!

武媚长到14岁时,适逢宫廷选拔嫔妃。此时,她的才华和美貌已为天下所知,于是唐太宗敕令召她入宫。《唐书》记载:“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姿,召入宫……”《资治通鉴》也说:“故荆州都督武士荨女,年十四,上闻其美……”以上两部史籍均不约而同地提到武媚之美。

中国古代关于“美女”的标准,其说不一。然明眸皓齿,方额广颐的容貌,奶油般艳丽且富有弹性的肌肤等,仍是传统美女必备的条件。古典史籍关于武媚容貌记载的文字并不多,除了袁天罡的那几句话外,便是关于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因与母后容貌相似而得宠的记载。史载太平公主最重要的特征是“方额广颐”。由此,可见推断武媚的确长相出众,气度雍雅。

武媚进宫前,杨氏恸哭不已。可她却显得泰然自若,脸上似乎还挂着散淡的微笑。见母亲面含悲戚,便安慰她:“能觐进天子,乃幸福之事,母亲何故悲伤?”杨氏哪里知道,此时此刻,她的女儿武媚心中正热烈地渴盼着能早日跨进那令人向往而神秘的皇宫。

武媚入宫后,很快便受到太宗的幸召,仅凭这点就说明她比后宫诸多佳丽要幸运得多。深沉的夜色,像无法预测的皇宫般深邃。武媚终于盼来了侍奉太宗的这一刻。虽然她心中早已千百次预演过侍候太宗时可能发生的细节,可当这一刻真的到来时,饶是她心机深沉,也不由得紧张起来。然而,她很快使自己镇定下来,并从心底发出欢快的呻吟:“觐见天子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当武媚把自己剥离成一丝不挂的鲜嫩胴体时,眨眼间便被龙床上那个英武刚毅的男人,那个让她在梦中千百次期待的盛世君王李世民湮没了。一夜恩宠,武媚尚未完全发育丰满的身子,犹抱琵琶的羞涩情态,连饱历风情的太宗也颇觉刺激,大感愉悦。当太宗怡然询问名字时,她娇媚千姿地回答说叫“媚娘”。太宗听后竟然忘形称赞:“此名极好!真名不虚传,今后就叫武媚好了。”自此,武媚的名字便在后宫传开了。

武媚入宫伊始,便深受太宗宠幸,被封为正五品才人,相对那些红颜白首终老深宫的宫女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武媚偶尔被太宗李世民宠幸,并受到太宗喜爱,却并未因此受到太宗皇帝的专宠,而是在后宫度过了度日如年的12年光阴。这其中有着很大的一段隐情。

唐史等多部典籍,古书有“唐三代王,有武姓之女王昌”的说法。这本秘籍一直深藏在一本只有唐太宗和几个近臣可以看到的名叫《官廷秘录》的书中。当唐太宗读到那段让他触目惊心的文字时,惊恐得浑身发冷。而且,更可怕的是,当他向星相大师李淳风求证时,李淳风告诉他,那个秘笈中记载的女人,已经来到了后宫,来到了皇帝身边。

李淳风得话使李世民转辗反侧难以入眠,他为了保全大唐江山,决定杀掉此女。但是李淳风却苦劝太宗,对命数切不可意气用事。因为天命难违,无论如何都是躲不掉的。你即使现在杀了这个武姓女人,还会出现新的武姓女人。不管怎么说,武姓女人都是一定要称王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她留在后宫,永远不得见人。如此幽禁,宫中的武姓女人便无法乱政,外面的武姓女人也无法再来扰乱大唐了……

天真得武媚却并不知晓这些,不知道她自己已在无意中成为天命的牺牲品。她更不知道,面对她的将是12年漫长的宫中寂寞生活。

武媚其实是个有心人,她虽然不再受到太宗得宠幸,自己却一刻也不曾闲着。她在尽心尽力侍奉太宗的同时,却不露声色地做着两件其她宫女不一顾或不感兴趣的事情。一方面她就近利用宫内一架秋千,每天都抽出时间登上秋千台座,好好玩一玩秋千运动。随着秋千的翩翩振动,她在博得宫女和宦官们拍手称快的同时,既使自己在后宫中更加与众不同,又达到了自己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目的。随着秋千的激荡,微笑的武媚在阳光映照下,显得更加活泼天真,变得更加健康健美。另一方面她主动进入宫中的内文学馆学习,由于她本来就有较好的儒学根基,加上好学心旺盛,很快便学有长进,卓有成效。她对学馆内的经史子集著作,尤其是与治国安邦有关的著作更是情有独钟,见解独特。与此同时,她还贪婪地吸收各种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学会了太宗为之倾倒的王羲之书法的一种独特飞白体书法,也使自己在知识上变得更加全面和充实。

后来,太宗颁发拔摺武媚入侍帝侧的敕令,这应该说是武媚走近大唐政治中枢的发端。太宗对武媚其实是怀着宠幸有加,欲罢不能心态的。他既惧怕武媚坏了他用无数将士鲜血换来的万里江山,又难以割舍心中对武媚的那份异样的牵挂。因而他能做到不再在身体上宠幸武媚,让她在后宫有可乘之机,却无法让她离开自己。因而他颁布了那道随侍帝侧的敕谕。

入侍帝侧的安排,对其她嫔妃宫女们来说,也许是一种比较平常的事情,但对武媚来说,却是她最感兴趣和最富刺激的一个契机。皇宫乃大唐帝国活生生的政治生活中心,在太宗身边侍听议政,正是武媚心向往之的,借机学习国家军政大事的绝好机会。由于她在侍女们中间,始终保持着谦恭的态度,时刻都显露出一副讨人喜欢的媚态,几乎没有人对她产生过厌恶。她善于观察帝之所欲,然后机敏的侍奉;特别是帝意欲使用的书籍,她更是十分熟悉,做到随需随取。太宗乃一代明君,处理朝政雷厉风行,行事果断决伐。能在这样高朋满座,百官朝奉的庙堂上,亲耳聆听君臣间奏议商讨军国大事,让原本有心的武媚听到看到学到了其她宫女永远也无法学到的东西。武媚在不动声色中,已一步一步悄然逼近大唐政治权力的中枢。这些,饶是老谋深算的唐太宗也未能洞察究竟。

这个时侯,宫廷中已开始了争夺嫡位的明争暗斗。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之间,已形成水火不相容的争夺势态。

女人不能当皇帝,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就是男人要做皇帝,首先也得先当太子,按传统帝位传袭之法,立太子者一般应该是皇帝的长子,至少也应该是亲生儿子。而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怎么也轮不上一个女人的份啊。太子本是常山王李承乾,系长孙皇后所生,8岁时就被太宗立为太子。但李承乾生性不敏,为人乖张,很是懦弱。即使有魏征这样的朝廷重臣为师,也无法将他历练成一代君王。贞观十七年初春,太子师魏征逝世。魏征之死,标志着“贞观盛世”的终结,也正式拉开了唐朝李氏皇子骨肉相残的血腥序幕。

不久,太子李承乾在其老丈人吏部尚书侯君集的支持下,密谋造反,被太宗发觉,事败后被贬为庶人。李世民又看好相貌英俊,端肃多才的魏王李泰,认为他可望成为一个有道明君。可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朝中重臣都极力支持晋王李治为太子,原因很简单,李泰个性张扬,才华横溢,不易对付;而李治温厚文弱,就像一块棉花糖,让他做皇帝要容易应付得多。

李泰也活该当不成皇帝,他对于继位一事表现得太过迫切,为人行事处处咄咄逼人,甚至做出一付太子舍我其谁的架势,终于引起了李世民的疑虑。认为立李泰为太子太危险,弄不好会引起朝廷局势动荡。只有立温厚的李治,才能保证兄弟间和君臣间相安无事。这样一来,武媚的机会也就来了。

善于审时度势的武媚,经过后宫10多年的熬炼,也看清了朝廷诸王夺嫡的趋势,显示了作为政治家的超凡眼光。他知道李世民在世的时间已经不多,一旦驾崩,她必定不会有好的结局,应该及早为自己将来作谋划。于是,她早有预谋地把触角悄悄地伸向了太子李治。

自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三月起,唐太宗李世民身体每况愈下,眼看行将驾崩。那些长年随侍在身旁的宫女们早已惶惶不可终日。按照惯例,一旦帝崩,她们就会立即被送入尼寺。只要送入尼寺,便终生清灯枯坐,永无天日了。因而,她们日夜祈祷皇帝不要这么快就死去,以免将来身入尼寺,过着那种活着也像殉葬一样不见天日的生活。

武媚却变得异常冷静。她虽然照常执守,内心却也涌起阵阵风暴。14岁入宫迄今已经12年了,也仅仅才是个万年才人。如果就此进了尼寺断送后半生,怎不让人肝肠寸断。

“难道就这样束手待毙,在尼寺了却一生?不!一定要设法脱出困境!”这一强有力的意识,无异于为自己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现实让武媚明白,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将自己的命运押在太子李治身上。除此之外,便再也找不到突破口了。

李治在太宗弥留之际,常常随侍在侧。而武媚也极尽侍奉之能事,既忠心侍奉行将驾崩的皇帝,又时刻不忘侍候尽孝道的太子。李治与在武媚之间,终于找到了火花碰撞的机会。也许是冥冥中的安排,李治在一次“入厕”时,巧遇前来随侍的武媚,顺理成章地接受了武媚的投怀送抱,与武媚就地极尽鱼水之欢。就这么一次简单的欢娱,居然注定了太子李治对武媚刻骨铭心的眷恋和渴求。武媚的投机成功了!她终于以自己娇媚的身子获取了太子李治的宠爱。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0年)盛夏,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

李治当了皇帝后,为掩饰与武媚的这段私情,曾诏告天下,说自己当太子时,因父皇宠爱,“常得侍从”,面对如云嫔妃“未尝迕目”,先帝非常赞赏,“遂以武氏赐朕”。这实在是有些欲盖弥彰的自我掩饰,如若先皇早已赏了他,为何太宗死后,武媚还出家去当尼姑,而不直接转入新宫呢?

武媚虽然出了家,李治却并未忘记旧情,经常偷偷出宫,去感业寺与其幽会,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而,他千方百计想找理由将她召回宫中,然又不敢公然迎回。不得已,他只得求救于王皇后。王皇后系出名门,却因自身为石女,终生无生育能力,为保住自己正宫的地位,答应将武媚当作自己的侍女从感业寺带回后宫。

而此时,武媚已怀上了高宗的龙种。王皇后答应高宗此事,其实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方面想利用武媚对付傲慢不逊的萧淑妃,合力将萧淑妃打倒;同时也算为皇上帮了大忙,那么,随后求皇上立陈王李忠为太子的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武媚生下一个男孩,按顺序为高宗第五子,名弘。高宗赐武媚为昭仪,为正二品。

武媚当上昭仪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求皇帝追赠其父。高宗只好以褒赏先帝功臣为名,追赠武士荨为应国公。这样,应国公夫人杨氏也就此改变了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公夫人。

王皇后却是一个愚蠢至极的女人,她想利用武媚去和萧淑妃争宠,自己在一旁坐山观虎斗。但武媚绝不是一头蛮干的雌虎,而是一条油滑的毒蛇,她的目标不仅要干掉萧淑妃,最终还要拿掉王皇后。就这样,在王皇后的帮助下,武则天将李治从萧淑妃手中很快便夺了过来。等到她又生下了小公主,萧淑妃已被彻底打入冷宫。随后她又像一个经验老到的猎人,立马调转枪口,绕到王皇后的身后,杀气腾腾地开始向她瞄准。

没有生育的王皇后对武媚的女儿喜爱有加,经常前去逗弄。武媚看在眼里,计上心来。一天,王皇后又去逗女儿玩时,恰逢皇上李治也来看女儿,王皇后赶紧退避。武媚立即屏退左右,毫不犹豫地将黑手伸向了襁褓中的亲生闺女,悄悄地掐死后藏于被下。然后转身跪迎圣上,满脸开始笑靥灿烂。待李治揭开被盖发现女儿已死时,武媚又开始放大悲声地追问侍候小公主的侍女“怎么回事?”侍女们自然都说王皇后刚来过,还逗过小公主。王皇后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此事。心狠手辣的武媚,用亲手掐死自己女儿的巨大代价,兵不血刃地便剪除了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其心机之阴毒,天下难找第二人。王皇后遇上了这样的对手,她的皇后宝座还能坐得稳当么?

怒不可遏的李治当时就要废除王皇后,武媚却急忙加以制止。她知道就算现在废了皇后,也轮不到她来当,还不如让王皇后在这个位子上暂且苟延残喘。武媚这么做,既拉拢了王皇后及其幕后势力,更重要的是也让李治对她“愈信爱”。这一手玩得十分高明,既显得她宽宏大量,又不给其他窥视皇后宝座的后妃以可乘之机。

这样的女人,她不当皇后还有谁能当呢?当然,没有这样铁的手腕,她又怎能最终攀上皇帝宝座呢?

武媚要当皇后,自然遭到了朝中老臣们的竭力反对。朝廷一度出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及济濒死固争”的反对局势。

这其中奋不顾身打头炮的便是谏议大夫褚遂良。他是前朝元老,自恃功高盖世,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废除王皇后而立武媚,丝毫也不给皇帝李治留面子。他慷慨激昂的陈辞:王皇后乃魏尚书左仆射后,且为先帝所选,而武媚是先帝才人,岂可侍奉当今皇上,如此废立伦理何在?恐万代千秋后有损陛下圣德。说到激动处,他还狂妄地把手中象笏往地上一放,边叩首边大声喊叫:“臣褚遂良,将此笏奉还;愿乞骸骨,返田故里!”公然威胁皇上,扬言要回老家种地去,不再陪皇帝玩啦!

这个糊涂佬,以为自己的慷慨激昂,可以博得皇上欢喜,谁知这通炮却万分之万地打跑了靶。目标没打中武媚,却直接命中了皇上李治,让他在朝堂上脸红脖子粗,简直无法下台。李治气急败坏:你既说王皇后是先帝所选,还要当廷揭我爱妃的短处,无非是拿先帝压人嘛。我偏不要你回乡下去种田,朕滚远点才好,免得总是聒噪得人心烦意乱。遂将褚遂良贬到爱州,即今天越南的清化,一个蛮荒遥远的不毛之地。褚遂良自此一贬不振,抑郁中了其残生。

李世勣比老褚可聪明了。他是大唐开国元勋,瓦岗军出身,自称“吾山东一贫田夫,十三岁入无赖贼伙,逢人便杀……”先后侍奉过李渊、李世民、李治三朝天子,并承皇恩改徐姓为国姓李,和李世民关系也极好。李治继位后,遵照父皇的遗命,对其委以重任。李世勣已知道高宗欲立武昭仪为后的意向,也了解长孙无忌一派坚决阻止的情况,心中自有打算,自己都快入土的人了,他何必为所谓的朝廷纲纪、君臣大义去作无谓的牺牲呢。因此,当李治问他时,他笑着说:“此乃陛下家内私事,何必要问外人?”

李治听后像被打了一剂强心针,立刻痛下决心废了王皇后、萧淑妃,诏立武媚为“顺圣皇后”。并在诏敕中写道:“武氏门著勋庸……往以才行选入后庭……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宫壶之内,恒有殇躬,圣情鉴悉,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武媚还真是与众不同,在她当皇后的第三天,就上表要求表彰韩瑗、来济。谁都知道韩瑗、来济二人是反武派的中坚,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过她,拿她与妲己、褒姒相提并论。听说武则天上表请求表彰他们,二人内心更加惶恐不安。他们深知,武媚岂会放过任何跟她作对的人。果然,立后才一个月时间,王皇后、萧淑妃先后被赐自尽。两年后,韩瑗和来济均被贬谪,一个病死,一个战死。4年后,大唐国舅,两朝元勋长孙无忌亦被无端诛杀。

武则天终于一路披荆斩棘,横扫前行,成为大唐王朝的堂堂国母,初步实现了自己主宰后宫,母仪天下的目标。

作为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武媚在事业上应该说已登峰造极了。可她还年轻,精力旺盛、才智过人,天性不甘寂寞,她内心躁动着总想要尝试着做男人们做的事情。

武媚当皇后时,李治登基不久,他当皇帝最烦也最怕的是朝臣们拿先帝与自己比较。作为皇帝,创立“贞观盛世”的李世民实在是太成功了,伟大得让李治怎么也走不出他的阴影。李治心里明白,自己的才智和胆识远不如父皇。天下人都认为他从太宗手上接过来的是锦绣江山,干好了是先人的福荫;干不好是自己无能。权臣们更是令人讨厌,他们个个功勋盖世,人人谋略过人,极具政治经验和权谋手腕。虽然口口声声说受先帝遗命来辅佐,其实呢,人人都把他当小孩子玩于股掌间。而对后妃们争宠吃醋,权臣们心怀鬼胎的复杂局势,他虽然贵为天子,却感到十分的无奈和孤独。

这时候,上天把多谋善断的武媚送到了李治身边。李治对武媚可谓是一见钟情,如果说先前做太子时跟武媚的偷情只是一时冲动,慢慢地,经过与武媚的身心交流,他发现武媚身上有一种让他无法拒绝的魅力。她沉着冷静、深谋远虑、机智果断,心机深邃,这些正是他自己身上所不具备的。他坚决地要与她合作,以消解自己目前在朝廷中面临的困境。

武媚要成就梦想,必须建立自己的组织机构,树立自己的权威,她迫切需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废除现任太子李忠,另立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弘为太子。在武媚的授意下,朝臣许敬宗上奏:“皇太子乃国家之根本。如今皇后子,即正嫡子已年长,若庶子仍在太子位,将来必为国乱之因。”这时候,李治也正想要借废立太子一事好好杀杀那些权臣们的威风,于是立即准奏。

永徽七年(公元656年)正月,高宗发布废太子忠,新立李弘为太子的敕谕。武媚轻而易举地办成这件事,她又提出要重赏那些拥护她当皇后的人,李治连想都没有想又同意了。他的想法很幼稚,就是要起用许敬宗、李义府之流,来对抗长孙无忌这些与他长期作对的老官僚们。但是,李治毕竟太轻率了,他压根就没有想过,官场中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的游戏规则。

《旧唐书》记载,李义府“专业卖官为事”,就是这个外表柔顺、内心阴毒得像狼一样的小人,由于新主子的宠幸,平步青云,成为当时权倾朝野的大人物。许敬宗,倒是学识渊博,文采出众,曾总修《五代史》和《晋书》,是个很不错的历史学家。可惜人品和文德有问题,凡给他送礼行贿者,他都会不吝吹捧粉饰;谁若得罪了他,则必定添油加醋说坏话。

李义府一伙的得势,与褚遂良等人遭贬形成鲜明的对比。朝臣们全都心知肚明,谁得罪了武媚,就没有好果子吃;谁投靠了武媚,便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于是,原来还有些犹豫观望的人,自然马上变脸,坚决地投靠了武媚。先前受压迫的人和社会最底层的寒门学子也似乎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拉帮结派向武媚靠拢。才几年的功夫,皇后武媚这杆大旗下,人马就越聚越多,队伍越来越壮大,已形成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情势。而那位端坐龙椅的高宗李治,有意无意间已沦为一个披着皇帝名分的摆设。朝中重大事件的决策权,已尽归于武媚。

武媚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重用李义府之辈,也背上了骂名:亲信小人,重用匪类。

武媚真的喜欢小人吗?非也,任何人都不会真正喜欢小人,可朝中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都不愿跟她合作。在她看来,那些自称正人君子的人,也不见得就真的比别人干净。作为政治家,武媚的用人准则只有一个,谁拥护我我就重用谁。从深层次讲,武媚比很多人都看得更透彻,小人从来都只不过是政治家最称心如意的武器。乱世靠他们兴风作浪,以便当权者浑水摸鱼;盛世靠他们溜须拍马,差可粉饰太平。小人们的作用有两个:帮闲、帮凶。正人君子则既不屑帮闲又不乐意帮凶。

长孙无忌势倾朝野,是武则天的心腹大患。许敬宗知道皇后有除他之心,于是一直暗中制造算计他的机会,狂妄自负的长孙无忌却浑然不知。显庆四年,机会终于来了,有人状告为太子掌管书籍的侍从官韦季方图谋不轨,李治让许敬宗负责审理此案。许敬宗接案后,却并不提审当事人,而是让人捏造长孙无忌谋反的供词,斗胆地审起元舅(先朝的国舅)来。武媚心中暗自高兴,李治却大不相信。许敬宗把捏造的供词拿给李治看,果真证据确凿。李治还是不忍杀他,因为长孙无忌毕竟是他的亲舅舅,而且于大唐功高盖世。许敬宗却游说:汉文帝的母舅因杀人获罪,文帝叫文武百官前去哭别,含泪将他杀了,至今人们还在称颂文帝圣明。李治害怕天下人非议他昏庸,也就只好默许了。

许敬宗得了旨谕,生怕夜长梦多,连把长孙无忌召来核实一下的过场都没走,就迫不及待地办结此案,连夜将长孙无忌弄死了。

长孙无忌集团土崩瓦解,在背后笑得最灿烂的当然是武媚集团。透过这一系波涛汹涌的朝中人事大变脸,即便不擅权谋的李治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在朝廷中,在他的掌控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力量在悄悄壮大并对他构成更加直接的威胁。李义府手握大权,卖官卖爵,胡作非为,家人亲戚也仗势欺人,为非作歹。李治曾语气十分温和地提醒他要注意影响,李义府居然脸红脖子粗地顶撞:是哪个给你说的?敢如此狗仗人势的质问当朝皇帝,肯定背后大有来头,即使杀了他都无法解李治心头之恨。可他的后台是武媚,李治也拿他没办法。朝中的局势已经让他越来越看不懂了:以前,面对褚遂良一伙他感到无能为力;现在,面对李义府之流,他更觉得受到了愚弄。他也知道,造成现在的这种局面,都是因为有武媚在背后一手操纵着。

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李治进行过三次抗争:麟德元年十二月,他想废除武后,可惜诏书墨迹未干,就被武媚发现,事没办成,反而被武后要挟,直到付出宰相上官仪一条性命,事态才得以平息。上元二年三月,他又打算让位于武媚,自己落个清闲,宰相郝楚俊坚决反对,说他这种想法“上不敬天下不法祖”,只得不了了之。同年四月,他决定禅位于太子李弘,可事情还未说定,太子却突然莫名其妙地死去。太子死因众说纷纭,以武媚之心机,暗中操纵谋杀,也绝非子虚乌有。李治终于发现他的所有努力都已全部徒劳,自己就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鸟儿,始终被一张无形的天网笼罩着。从此变得忧心忡忡,虽挂名为皇帝,却过着度日如年的日子。在熬过备受折磨的8年时光后,于弘道元年病逝。

武媚终于要当皇帝了。

其实,在武媚被册封皇后起,大唐的江山就已经掌握在她的手中了。她当了28年皇后,史书上记载得分明:头十年,表面上是李治执政,实际武媚幕后垂帘听政;中间十年,武媚已与李治同临朝政,史称“二圣时期”;后近十年,特别是上元元年武媚改称“天后”,颁布十二条施政纲领,武媚已成为大唐的实际统治者,这段时期,史称“天后时期”。历史上习惯称其为“则天大圣皇后”,自此,从“武照”到“武媚”,再到“武则天”,武则天扫除了一个又一个前进中的障碍,实现了人生和权力的历史性大跨越。

李治死后,依唐制皇帝应由太子继位。武则天四个儿子中有三个当过太子,李弘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宫中就传出李治将禅位于太子的谣言,随后太子弘也就不明不白地死了;第二位太子李贤立于上元二年,废于永隆元年。原因是母子间相互猜忌,有人告他谋反,并从太子府中搜出数百件甲服,就因此定其谋逆之罪而贬为庶民,并远謪大巴山深处的巴州。李贤在巴州遥望长安,心中悲愤难当,却无力回天,于嗣圣元年郁郁客死巴州。李贤在巴州所作吟诵骨肉相残的《黄台瓜辞》却流传了下来: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三儿子李显倒是当了皇帝,可惜乃昏庸之辈,上台没两天,就听信韦后的枕边风,他的老丈人韦玄贞当宰相,摆明要与武则天争权。还放言说什么天下都是朕的,想给谁给谁!结果皇帝才当了两个月,就被武则天从皇帝宝座上拎下来废了,被发配至房陵为庐陵王。废皇后韦后也一同来到了房陵。这个疯狂的女人,与李显共患难了十几年,却无法与他同荣耀。多年后,她竟也想步武则天后尘做一代韦姓女皇帝。为此她不惜与权臣武三思通奸,不惜谋杀自己的丈夫中宗李显。但无论权谋智计,她都只是一个中职称级的阴谋家,根本无法与高手武则天同日而语,所以她最后死于唐玄宗李隆基的乱箭下,而未能如愿成为第二代女皇。

只有武则天的最后一个儿子李旦是个聪明人,虽然当了皇帝,却把本应由自己负责的国事政务都让给武则天去处理。武则天多次假惺惺地表示要还政于他,李旦却死活不答应,推说自己年幼无知,难以处置国家大事,为不误国事,还是由母后亲自理政的好。这个名号睿宗的李旦心甘情愿地挂名坐在皇帝宝座上,终日无所事世,充当旁观母亲武则天叱咤风云、主宰天下的配角色,也演绎了一段千古奇谈。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水到渠成地也活该武则天当皇帝了。

然而,就在武则天准备摊牌的时候,徐敬业却在扬州突然起兵护唐,宣布要用武力推翻武则天自立的“伪政权”。徐敬业乃大唐开国元勋李世勣的孙子。徐家被太宗皇帝赐为国姓李。徐敬业起兵后,武则天诏告天下,怒斥徐敬业乱国贼子岂可佩称国姓?徐敬业愤怒之下改李还徐。可惜这个徐敬业做事也太“忽悠”,毫无其祖上兴兵对阵的深谋远虑,与几个失意官僚和落魄文人凑在一起,趁着酒兴慷慨激昂地发表一通牢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忙忙树旗起兵。他天真地以为只要一树反旗,天下必然应者云集。岂料,反旗虽树,应者寥寥。

面对武则天领导下的强大帝国,他的那些乌合之众,焉有不败之理?倒是著名诗人骆宾王一篇檄文,写得文采飞扬,惊天地泣鬼神,连武则天看了,都连连拍案叫好。《酉阳杂俎》记:“则天览至‘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悦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武则天还真的大肚能容,别人揭她的丑事,戳她的背脊,她居然微笑以对,认为像檄文作者骆宾王这样的人才居然没得到提拔重用,实在是“宰相之过”。可惜,当时的酸文人们根本不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千古不变的硬道理。要想对付强大的武氏政权,不走有准备的武装对抗道路是断然不行的。

徐敬业扬州兵起之际,京城中便有一首民谣不胫而飞:“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此民谣显然暗示宰相裴炎欲造反当皇帝。史载,当裴炎听说扬州兵变时,“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终于有人出面挑战武氏专制了,他更想借徐敬业起兵之事逼武则天还政于李旦。他振振有词地对武则天说,叛军起兵皆因太后亲政之故,如果太后还政皇上,叛军就没有起兵的理由,叛乱也就自然平息了。

裴炎乃盖世英雄、千古名臣,他以为即便自己谏议不成,还可借徐敬业之兵逼武氏下台,只要武则天不再亲政,徐敬业师出无名自然就会息兵。就算他不息兵真要谋反,举全国之力,要平息他也是件很容易的事。他的如意算盘是既可逼武氏还政李唐,又可平叛军之乱。但饶是他老谋深算,也没有想到对手是计诡百出的武则天。这个老辣心毒的女人,表面上不动声色,心底里却一刻也未曾消停,不论你是真为国家着想也好,还是假有谋逆之心也罢,目的都是要逼我下台!正好借扬州兵变之事将你除去,以儆天下,以绝后患,看满朝文武哪个还敢强出头?

武则天说裴炎给徐敬业的书信中的“青鹅”二字,拆开就是“十二月我自与”,意思是裴炎将于12月发动政变以策应叛军。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由是,她以莫须有的罪名,毫不犹豫地将裴炎诛杀。扬州平叛结束后,她又杀了名将程务挺。后世人就裴炎和程务挺究竟反不反争议颇多。笔者以为如果武则天还政于李旦,二人绝不会反;如果她悍然称帝,二人也未必真要反,他们最终目的只是想逼武则天还政于李旦而已。只不过他们选择的时机不对,因为此时的武则天正在进行一场前无古人的“革命”,根本容不得反对意见,更不可能照顾裴炎等人是否是名臣良将的事实。

大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看到武则天登基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暗地派人在一块白石上凿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字样,并使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献之,谎称获之于洛水。武则天闻讯大喜,当即下诏把这块石头称之为“宝石图”,并准备于当年5月选择吉日,亲临洛水拜受宝石。此后不久,武则天又下诏将“宝石图”改为“天授神图”,把流经洛阳东南的洛水改为“永昌洛水”,把发现宝图的地点赐名“圣图泉”,封洛水河神为“显圣侯”;将离洛阳最近的嵩山改名为“神岳”。武则天这样大玩文字游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自己登基称帝制造“天授”、“神授”的谎言。

武则天把献图有功的唐同泰提拔为游击将军,让他参与办理此事。到了选定的日期,武则天“告谢昊天,礼毕御明堂,朝群臣”,不久即正式加尊号“圣母神皇”,从这个时候起,武则天开始自称“陛下”。

李唐宗室的皇子皇孙们十分清楚,武则天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皇帝了,至于登基改号,只不过是选择时机而已。这对李唐宗室来讲,无异于一场灭顶之灾。为了自我保全,万不得已,他们纷纷起兵抗争。

李唐宗室以“迎还中宗”、“救拔睿宗”为旗号,号示天下,范阳王李霭出头,密谋败露;仓皇之间,韩王李元嘉仓促起兵,继而琅琊王李冲在博州起兵,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霍王李元轨在青州起兵,鲁王李灵夔在邢州起兵。这个时候国家较为安定,人民也不愿意为李姓武氏间的名利之争再添内乱,因而,李氏诸王军队皆无斗志,武则天的兵马一到,叛军很快便作鸟兽散。在很短的时间内,李氏诸王的叛乱便被平定。当李唐王朝皇子们风起云涌的叛乱被武则天轻而易举地剪除后,更坚定了她夺取皇位,入主正宫的决心和信心。

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武则天不惜背负千古骂名,大张旗鼓地实施特务制度和恐怖统治,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尽管其做法卑鄙下流,却十分管用,没几年功夫,谁也不敢对她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了,到处都是歌功颂德和阿谀奉承声,各地州府呈报祥瑞和所谓天命劝进表雪片似的飞往宫中。武则天以其铁血统治,终于换来了朝廷重臣及各地官吏的俯首称臣。

公元690年7月,东魏国寺僧人写了几卷经书,书中说武则天是弥勒佛投胎转世,应该代替唐朝作阎浮提主(即东方之王)。不久,侍御史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千余人来到长安皇宫门外,上表请求改大唐国号为周。武则天假意推辞,没有应允,却升了傅游艺的官,把他提拔为给事中。不久,朝中百官及宗室,远近百姓,四方酋长以和沙门道士共五、六万人,组成一支极其庞大的请愿队伍重复傅游艺的请求。武则天见“民意不可违”,只有顺从,准备登基称帝。面对朝野轰轰烈烈的请愿活动,睿宗李旦虽然尴尬,但并不惶恐。他接连三次亲笔起草诏书,词句诚恳、态度明确、语气坚定,希望母亲能顺乎民意,登上天子宝座。至于他本人,只不过顺势而为,无须再担天子的虚名而已。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9月9日,万里无云,秋高气爽,大街上散漫着随风飘逝的枫叶。武则天,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野心家,身穿皇帝服饰,神采飞扬,在万民的颂扬声中,于则天门登上了金灿灿的皇帝宝座。宣布改大唐国号为大周,开始了书写自己“圣神皇帝”的辉煌历史。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的登基大典。仪式隆重辉煌,光照史册。武则天高高地站在则天楼上,这一年,她已经62岁。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就此正式诞生了。

武则天当了皇帝,并将李唐江山改为了周武社稷。短暂的兴奋之余,随之而来的却是将如何治理由大唐变脸为大周,这个貌似强大却病魇缠身的庞大帝国。

武则天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表演艺术家,铁血女强人,为了巩固大周政权,她断然采取了与一般君王炯然不同的治国方略。登基伊始的第一把火便是重用来俊臣、周兴等酷吏,通过他们的残酷统治,来收拾那些反对她的人(这其中不乏忠臣良将),当天下人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后,她又大量启用徐有功、狄仁杰这些正直有才干的人,让他们来治理国家。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要治理好国家,非这些能臣贤将出马不可,那些酷吏们用多了只会添乱作祟。

天授二年2月,酷吏丘神绩因罪被杀,有人告发另一个大酷吏周兴同谋。武则天别出心裁,居然派了天下酷吏的祖师爷来俊臣审理此案。来俊臣笑里藏刀地请教周兴:人犯若不供罪,仁兄有何妙招?周兴说,你用柴火猛烈烧烤大瓮,然后把犯人往瓮中一甩,他就肯定招了。来俊臣立马叫人烧烫一大瓮,然后拿出圣旨说:“周兄,请吧!”这就是由酷吏演绎的“请君入瓮”典故由来,因而来俊臣被称为是大周时最狠毒的刽子手。

历朝历代,正直正派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由衷的敬重,包括他的敌人;而卑鄙下流的小人绝对会为人所不齿,哪怕利用他的主子。武则天深谙这个道理。她奖励告密者、重用酷吏、制造冤假错案,只是为稳定自己统治的非常之举,而非治国之策。当她一心要治理国家时,她就要将来俊臣们一个个处理掉。来俊臣被武则天拿下行刑之日,洛阳城万人空巷,他的人头刚被刽子手砍落地,人们就疯了般扑向来俊臣的尸体,千刀剐万人践,以泄心中之恨。眨眼间,来俊臣化为一滩血腥,其残酷场面传到武则天耳朵里,也令她一连几天都心惊肉跳。她终于领略到民意不可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

武则天坚持“不徇私情”的政治风范,感召了朝廷大臣们,也使一度恶劣的社会风气逐渐好转,连那些死抱男尊女卑的人也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内心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华丽文采和治国本领。

史学家认为,武则天“虚心纳谏,有古贤王之风”。从某方面讲,即使古之圣贤也鲜有比得上武则天的。历史上有名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谁不是早年纳谏晚年拒谏?越老越妄自尊大,越老越刚愎自用。武则天早年励精图治,晚年越活越清醒,精力充沛、决断准确,全无衰老倦政之象。圣历二年9月,京城有梨树开花,人们视为祥瑞,言是圣上恩泽草木。唯独凤阁侍郎杜景俭说是为臣之过,臣辅佐陛下,协调阴阳,谁知阴阳失调,九月梨花开。众人大惊,如此讥讽皇上,大祸必至。武则天听后却大为感动:“卿真宰相也!”可见,这位垂暮的女皇帝并不犯糊涂。

武则天称帝后,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唐太宗在位23年,共取进士205人,而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的55年间,取进士1000多人,中唐护国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利地维护着武周政权的稳定。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主张,高宗略有施行。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她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势头。对于农业生产,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0万户,到神龙元年,增长为615万户,几乎增长了一倍。

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广召朝中学士先后撰成《玄览》、《维政典训》、《紫枢要录》、《百竂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以供朝臣谘政问询。她自己还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刊刻问世。

在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关系方面,武则天也做了很多努力。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起为吐蕃所占。对吐蕃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长寿二年(公元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大足元年(公元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多年,“军粮可支数十年”。

除了治国有方,武则天还做了彻底颠覆女权的杰出代表。就其私生活来说,她继侍奉唐太宗和唐高宗两代帝王后,在登基称帝统治大周的15年中,又先后宠幸男妾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以及御医沈南缪等人,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女主之尊公开宠幸男妾的第一人,创新了宫帷秘史的若干纪录。虽然她的这些放浪行为,在当朝乃至身后,都曾招致诸多非议,但她依然我行我素,以大无畏的气概面对天下人的腹诽,这在一千多年前的男权时代,该拥有多大的气魄和胆识!

从另一方面讲,她又是提高中国封建时代妇女弱者形象的领军人物。她的婚嫁观,以及提出为“父丧”、“母丧”服丧期等同的观念,也极大的提升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弱势形象。正是有了武则天的出现,才给了黑沉沉的男人世界以沉重的打击,使得中国男人们终于被迫正眼看看女人,也重重地给了封建宗法观念一记耳光,让中国男人从此不敢轻视女人的威力。在唐代,一个妇女离婚改嫁已为常见,寡妇再嫁也不算失节。这样的社会风气跟武则天的积极倡导是密不可分的。透过武则天的成败,看看女人为历史注入的活力,这对于从更深层次解放我们的思想,清除残存的封建宗法观念,或许不无好处。

同时,武则天还是一个佛教的信徒,她延续了自隋唐以来传自西域的佛教香火,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开佛窟,使佛教在全国广为流传。洛阳的龙门石窟、利州的皇泽寺、千佛岩,巴州的南龛寺、千佛崖均兴建或兴盛于隋唐武周时期。据传,在龙门石窟中,塑造有由武则天捐脂粉钱仿自己形象塑造的佛像,堪称唐代第一大佛,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著名的佛像之一。虽然武则天企图通过塑造自己面容的佛像向世人展示她的善良面目,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游戏而已。现实中的女皇武则天永远也不会生出菩萨心肠。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佛龛中展示的唐代仕女形象没有丝毫纤弱和病态的特征,而是有着雍容丰艳的仪表,袒胸露臂的装束,神采飞扬的精神面貌,从一个侧面烘托出全盛时期风雅而生动的大唐气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盛唐文化遗产。

尽管武则天以铁血手腕将大周经营得铁桶一般,可她一样要面临着自己百年后的继承人问题。她对由皇帝改任太子的李旦不信任由来已久,早已想找机会重新废立太子。

于是,围绕太子之争,朝廷又开始了新一轮权力大角逐。武则天的本意是欲立自己的侄儿武三思为太子,将来也好将这大周江山托付武氏族人,却遭到朝中大臣们的极力反对。

这其中当仁不让的便是再度成为宰相,由幽州都督任上受命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老臣狄仁杰。在武则天主持议立太子的朝会上,面对满朝文武三缄其口,武则天几欲宣告废立的紧急时刻,狄仁杰挺身而出,昂首请命,热泪盈眶地为远在他乡的废皇帝庐陵王李显请命。他说,陛下可曾记得,这万里江山原本是太宗李世民浴血奋战打下的,若将帝位传于李旦或李显,都可告慰打下这江山的文皇帝太宗及先帝高宗的在天之灵。若传于武姓之人,必无法取信于天下人。

狄仁杰的死谏和语重心长的陈辞,让武则天几欲定夺的太子废立一事搁浅,更让她一连数天都处于自我矛盾的纠葛中。在彻夜苦思冥想后,武则天终于得出了一个非常现实,也情不得已的骄傲结论:“大周帝国惟朕一代而已。”

“大周帝国惟朕一代”的论断,便成为武则天决定未来一切事宜成败的基础。

圣历元年(公元701年)3月,历经14年流亡生涯的庐陵王李显被武则天召回神都洛阳。半年后,聪明的李旦三次固执地请求逊太子位。武则天同意了李旦的请辞,移太子李旦为相王,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至此,新一轮太子废立宣告结束。基本奠定了大周帝国未来的走势。

随着武则天年龄的日益老迈,大周帝国这驾由她多年驾驭的马车,终于不可挽回地出现了惊天大逆转。

武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元月22日晚,朝中蓄谋已久的“五王发难”正式启动了。“五王”乃“神龙革命”胜利后刚刚登基的中宗李显册封的宰相张柬之、崔玄玮、中台右丞敬晖,左台中丞赖彦范以及右台中丞袁恕己。他们发动兵变的宗旨很简单:诛杀女皇宠男张宗昌、张易之,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即使述诸武力,也要拥立太子李显为天子,复兴大唐王室,以安抚日益动荡不安的武周天下。

由“五王”扶持的太子李显在御林军的护卫下,以摧枯拉朽之势冲进玄武门,一路啸呼直逼女皇居住的游仙宫。正在侍寝女皇的张氏兄弟尚未分清青红皂白,便在御林军的刀剑下,瞬间化为了肉饼。此时此刻,昏睡龙床的女皇面对气势汹汹的御林军士,不但无力拯救自己的宠男,就连自己的命运也已无法主宰了。

这一天,无论对大周帝国,还是即将光复的大唐王朝,都注定是个历史性的日子。“神龙革命”也因此永载史册,名垂千古。

神龙元年元月23日,女皇早朝时,终于不得不直面这个既成的事实。面对已经无法挽回的局势,她不得不亲下敕令,即日起由太子监国,大赦天下。24日,女皇再下敕令,正式将皇位让给曾经做过皇帝,现任太子的儿子李显。25日,太子李显在洛阳通天宫向天下宣布正式即位,李显终于再度成为皇帝。26日,已成为上皇帝的武则天,被赶出了称雄数十年的宫苑禁地,徙居洛阳城西南的隐宫仙居殿内颐养天年。元月27日,新帝唐中宗李显率大小官吏赴上阳宫探望母亲武则天。这天,中宗册封母亲为“则天大圣皇帝”,李显特意在封号前加上“则天”二字,是为了提醒世人,15年前,他的母亲就是在则天门上登基称帝的。

神龙元年2月4日,中宗李显登上城门,正式向天下宣布正式恢复大唐国号,且恢复长安为国都,把母亲的神都洛阳定为陪都。李显还彻底废除了由母亲创立的那非正统的“则天文字”及各类别出心裁的制度。至此,自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以来,持续了15年的大周帝国时代宣告结束。

他期盼能受到“大贵人”的赏识,走出一条“以诗取仕”的路子。于是,他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为着这个目标,匆忙踏上了坎坷曲折的人生之路。

第一站,他选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市)凭吊古迹,并登临章台。战国时期,这座豪华宫殿堪称天下第一,是那个时代权利和富贵的象征。楚人为修建它,足足耗费了200多年时间,耗去不知几千万两银子。意气风发的李白在此想入非非,他觉得自己应该有一步登天的勇气和信心,他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前程就象站在章台巔极目四望一般,充满希望。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秋天,李白在江陵遇见了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司马承祯。据李白口述司马承祯对他的评价:“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司马承祯是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的第四代传人,是被唐玄宗磕头拜过师的道教师父。他给李白指点了一条“终南捷径”,向道教靠拢,走一条隐逸为曲线求仕的道路,他的点化,影响了李白一生的追求。

于是,李白继续在楚地漫游,从赤壁古战场到巴陵岳阳楼,从洞庭浩淼水到楚天万里云,觉得眼界大开,心情似乎快乐到了极致。这期间有一段很有趣的文坛佳话,在他漫游黄鹤楼时,本想当场赋诗,却忽然发现前辈诗人崔颢题写的《黄鹤楼》。在中国文学史上,崔颢的诗名肯定无法与李白等同,然他的那首《黄鹤楼》的确气势磅礴,雄浑深沉,历来被唐诗选本排在七律卷首。狂放的李白也不得不点头称赞,感叹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结果只题了句顺口溜:“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直到李白诗名大振,成为一代宗师,黄鹤楼也因此而出尽风头,跻身全国四大名楼之首,历千百年声名不衰。

在黄鹤楼居然无法赋诗,李白内心是极不服气的。后来他在游金陵时,终于写下了名篇《游金陵凤凰台》,总算了却心中夙愿,这已是后话了。

就这样散散淡的悠游,李白不经意的就来到了庐山。当时的庐山绝对没有现在的名气和人气,李白却如鱼得水,意气风发的攀登,喜不自禁的寻觅。当他看见那一落千丈的山涧瀑布时,再也忍不住冲动的诗情,挥笔写下了《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时的庐山瀑布,肯定是比现在壮观得多气派得多。不然,李白想象再丰富,也不敢把一绺消瘦的山间小溪流描写成“三千尺”和“落九天”。时隔千年,社会虽在快速发展,环境却在持续恶化,长此下去,“生态文明”如何建设?面对李白古诗中描绘的优美意境,我们这些后世子孙情何以堪?

两年后,李白游过会稽山,过乌江,抵达六朝古都金陵,不知何故居然未作更多盘恒,飘然而去,奔繁华都市扬州而去。在扬州,李白盘恒了很长时间,结交了许多江湖朋友,有游侠,有诗人,有道士,有隐者。一时间,大江南北的游子都围着他转,李白俨然已成“龙头老大”。究其原因,因为他身上有的是银子,可以随时买单,可以挥金如土,可以让兄弟们一醉方休。岂料,这些所谓的哥们都是靠不住的。当“老大”突然病倒了,便再也看不见当初围着他转的兄弟们露面了。

李白在客栈里度日如年,窗外冷月高挂,店内形单影只。他离开巴蜀山水已经好些年了,除了向家中索要银子时,想到过父母兄妹,平素时连一封象样的家书也很少写过。而今,这在千里之外的客栈里,他孤独地坐在院落里,忽然思念起远在巴蜀的亲人来,他饱含热泪吟出了那首思乡名篇《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千百年来让人耳熟能详,也是李白不多见的思乡名作。后世学者批评李白缺乏人情味,缺少仁爱心,理由是李白一生漫游大江南北,再也没有回过家。一生写诗数以千首计,却很少亲情之作。

28岁那年,浪迹江南好几年的李白准备成家了,是一个叫孟少府的朋友替他张罗的。这位孟少府,是李白病难期间唯一施以援手的朋友。女方姓许,安陆(今湖北)人,祖父曾做过朝廷的大官。许氏很漂亮,身材婀娜,举止大方,颇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年龄大约25岁。许氏年过25岁,尚待字闺中,估计是当初开价太高,无缘觅得如意郎君,错过了出嫁的最佳“花期”,把自己熬成了老姑娘。

李白虽有昊天之志,无奈既未被朝廷赏识,又处于穷困潦倒中,也没有太多的选择。父母远在万里之遥的蜀中,无法替他拿主意。没有父母之命,就只好自己做主了。李白压根就是一个缺乏家庭观念的人,尽管新婚晏尔,娇妻在床,他却在家里呆不住,“蜜月”还没有度完,他已经心神不宁地思谋起离家远游的事来。

就在这段时间,他与大诗人孟浩然认识了。孟浩然在盛唐论坛知名度颇高,诗歌创作独树一帜,已是功成名就者。他的五言诗《宿建德江》极具灵性:“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心。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乃唐诗绝句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当李白到孟浩然居住的庄园中去拜访时,他果然慧眼识金,一见面便认定李白是一个千古奇才。两人把酒相叙,一个渴望被赏识推荐,一个为发现诗坛奇才而兴奋,真是惺惺相惜,彼此相谈甚欢。

当孟浩然辞别李白去扬州时,李白依依不舍,连夜写下了《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的行舟已顺长江扬帆而下,远远的不见了踪影,李白还孤独地站在江岸,向着远远离去的点点帆影使劲地挥着手……滔滔不尽的长江水,既带走了孟浩然的潇洒身影,也带走了李白的殷殷希望。

这首诗是李白辞亲远游以来的送别力作,因为是写给大诗人孟浩然的,而且本身也很见功力,因而很快便在江南传开来了。李白的诗名顿时上了一个台阶!

之后,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并未因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改变。在他为孟浩然写的诗作中还有可圈可点的名句:

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黑发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其实,李白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只要是他喜欢的人,敬重的人,他终身念念不忘。只不过他不像时下的文人那样会“作秀”,有意识的搞一些唱和诗作,借势扬名罢了。李白就是李白,他想干什么,他要表达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也只有他才能做到。

然辞亲远游已经好些年了,李白仍然没有受到朝廷的赏识。他真的有些着急了。实在没办法,他只好厚着脸皮去求人,尽管他内心很不情愿。这招还是许氏给他谋划的。毕竟许氏家族也还有些名望之辈,他们也愿意为李白的前程出面去求官。求的第一个人更是姓裴的长史。在唐代,长史的官并不大,却骄气颇重。姓裴的本非书香之辈,因而对李白的诗诈嗤之以鼻。李白先后十几次求见裴长史,求他向朝廷举荐自己,却最终无果而终。

裴长史这边没有音讯,李白又去求李长史。岂料冤家路窄,前边刚刚送了求荐信,后边又与李长史起了过节,因为他醉酒后冲撞了李长史的车驾。李长史听说是求他的人冲撞了车驾,连看也不看,便断然将李白呈上的求荐信撕成碎片,随手扔了。

裴姓李姓两个长史都不屑一荐,李白实在没办法,只好去求韩荆州。韩荆州名叫韩朝宗,当时很有名望。在一次酒会上,李白兴奋不已地主动上前跟韩荆州碰杯,目的是引起他地注意,谁料到却引起了韩的反感。于是,李白急忙补救,历史上有名的《与韩荆州书》就这样出笼了。在书中他极尽讨好地写道,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愿作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接着他在文中继续拍韩的马屁“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并大讲自己的“苗红根正,书香世家”历史:“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身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并大量旁征博引,不惜用华丽的言辞来打动他:“诸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云云。以李白的脾性,这个姿态已经很高的了。那个时候,想封“万户侯”的人得有多大的功勋啊!李白能够把韩荆州抬举到这样的地步,也已经尽到他精神乞求的极限了。然而韩荆州依然没有真心举荐李白的意思。他甚至把恭维他的诗句也当作戏言了。

李白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文人气质、自命不凡的傲劲,其实最让做官的人反感。这姓韩的对待李白自然也不会比姓李姓裴的长史好。

为什么历朝历代都会有许多饱学之士,难以走进官场。即使偶然走进官场,也往往被折磨得头破血流。从李白的三次求荐,以及那些官人们所表露小人得志的丑恶嘴脸,可见其阴暗一斑。

官场就是官场,自有它运作的规则。以数百年后蜀中大诗人苏轼之温文尔雅,超凡脱俗的优势,仍然成为北宋官场倾轧的政治牺牲品。放眼天下,又有几个文人学士能够真正成为官场的宠儿呢?

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终于决定主动出击,到京城长安去了。不是到长安城里的官场去瞎闯,他决定先到终南山去做“隐士”,寄希望于期待机而动,遇上赏识他的“高人”。这一年,李白已经35岁,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终南山在长安之南,为秦岭余脉,既是道教圣地,也是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常去游玩的地方,有点像现在的避暑山庄或旅游名胜。山中别馆林立,旌旗飞扬,人头攒动,来来去去的大都是怀揣梦想的各形“隐士”。他们大都与李白一样“隐居”于此,等待机遇,企盼有出人头地那一天!

李白初入长安的几年中,有两年都是在终南山度过的。他不知多少次往返于终南山与长安之间。在终南山,他除了写诗、写字、舞剑,便是等待时机。一旦有丁点关于自己前程的消息,他都要立马燃起希望之火,风雨兼程地赶赴长安探问究竟。

多少个凄风苦雨的日子,多少次激情迸发的时刻,却只换来一声叹息。这期间,李白写了不少诗作,有很多作品堪称其诗歌创作的高峰。这与他苦闷的内心世界和飘零处境有很大关系。他写过一组感叹人世艰辛的诗作《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作,把李白内心的苦闷,求仕的艰辛书写得淋漓尽致,也是他蹉跎人生的真实写照。通过诗句,我们在结尾时,依然看到李白豪情万丈的身形,他依然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他绝不甘心平庸,还在努力争取!

20多年前,笔者在大巴山当“孩子王”时,也最爱读这首《行路难》,当时的感受,无非是为自己的饭碗着想而已。今天,当笔者书写这些文字,重读上述诗句时,除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李白当时的落魄境况,更多的却是为他那种不畏艰难,心向往之的壮烈激烈所感染。与李白的豪情相比,我辈表现出的自作多情何其可笑耳。

这样的豪情与激情,李白随时都不会泯灭,他的又一篇闪烁着旷古浪漫的名作《将进酒》,为我们铺开了一幅中国知识分子的千年困惑图。

开元二十一年,友人元演来邀李白同游太原。元演的父亲时任太原府尹,兼北方边防的要职。爱子和李白到来使他高兴异常,并热情接待。李白在太原盘桓多日,北游雁门关,登长城,望大漠,领略了一番塞上风光,过了一段呼鹰逐兔、驰马射雁的生活。离开太原时,元演的父亲给李白送了一匹五花马、一领千金裘。

太原之行虽然使李白很高兴,然两鬓早生的几茎白发,也使他暗自惊心,真是光阴似箭,自己一恍已经36岁了。

李白在返家途中,经过洛阳时和刚游峨眉山归来的元丹丘不期而遇,两人不忍离别,便应丹丘之邀到颍阳山居小住,南阳隐士岑勋正好也来到。三位好友便于月光下置酒高歌,开怀畅饮。三人中自然是李白酒兴最高,谈锋最健。谈到太原之行,他大侃塞外风光,大赞主人盛情;谈到个人前途,他感到青春将逝而报国无门,不免暗自神伤;不待主人相劝,已接连饮尽了数盏。

一轮明月,移到头顶,洒下了一片清辉。三个老朋友话语滔滔不绝,饮酒杯杯不停,李白还在高喊:“拿酒来!”丹丘怕他烂醉如泥后就没戏唱了,便故意说:“我可没钱打酒了。”李白却哈哈一笑:“没钱怕什么?”他显然已经有了几分醉意。岑勋明白李白的酒意已经有八成,要他作诗的绝佳时机到了。岑勋转向李白:“早听说贤弟斗酒诗百篇,请问诗在何方?”丹丘也在一旁帮腔:“是呀,诗在哪里?”李白拍案而起,指着胸口说:“在这里!”接着高叫到:“丹丘子,听我吟咏。”丹丘刚握笔在手,李白张口便吟出两句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元、岑二人连声叫好。叫好之声未停,李白又甩出两句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随后李白抓起酒壶,斟满一杯,一饮而尽,佳句破空而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勋和丹丘已被李白诗作转换奇特的章法震惊了,尚未从其诗作的大气磅礴中醒豁过来,忽听李白又叫道:“岑夫子,丹丘生,”同时给两人杯中斟上酒:“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岑勋没有想到李白忽又颓废如此,最后两句尤为罕见,不觉问到:“语出何典?”,李白诗如泉涌:“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姿欢谑。”岑勋知道他用的是曹植《名都篇》,便道:“你我布衣怎能比陈思王?”丹丘也道:“山居怎能比平乐宫?”李白却不假思索自顾高吟:“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曲震古烁今的饮酒名诗便这样离奇地诞生了。

诗中奇诡的意象,扬动的激情,浪漫的夸张是李白伟大浪漫主义情怀的一次大演练。如果说李白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行者,这首诗无疑属于扛鼎之作。

求仕的艰辛,惟有李白心知;寻仙的飘渺,只有李白明白。眼看着自己开始迈向不惑之年,可胸中的万丈豪情依然无处喷泄,李白终于以一曲《蜀道难》,为天下文人学士谱就了锦绣华章:

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川横绝峨眉巅……

李白此首诗作甫出,顿时震动华夏文坛,引起教坊乐工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谱曲演唱,各种版本次第登场,一时间大江南北传唱甚广,连长安文坛亦引起轰动。

在这首诗中,李白借抒写蜀道之艰,暗喻官场之险,难于上青天。诗中提到的蜀道,也就是后来唐玄宗“幸蜀”的古道,自古为险塞要津。至于峨眉山,在他的诗作更是反复出现。就李白来说,他25岁时仗剑出游,一恍已过去了十多年,却四处碰壁,无法找寻到“通天”的路径,更无法实现自己一飞冲天的满腔热望。他的苦闷,他的忧伤,惟有通过笔下的诗作来宣泄。

后来的很多诗评家,对李白的《蜀道难》作过千百次的点评或注解。每一个评点者都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去图解李白或诠释李白。因而,他们的评点,往往是南辕北辙的,与李白的真实心境天壤有别。

也有人指出,李白自从出川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川,这是事实。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中,很少有抒写父母亲情和故乡情怀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可笔者研究的却是一种奇特的现象:从古至今,走出天府巴蜀的文人们,绝大多数都不曾再回来,苏轼如此,杨升庵如此 ,郭沫若如此,巴金如此……也许有许多入蜀的诗人们,他们走入蜀中后,便再也没能走出蜀中,或差点没有走出蜀中,比如高适,比如陆游……

这真是一个奇异的现象。自古有言“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难道与天府成都这座休闲城市的舒适生活有关?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李白一生漫游大半个中国,多少山川河岳都是因为他的诗作而名传千古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李白的诗作,多少名山大川都将黯淡失色。是千年前的李白造就了今日神州一大批旅游名胜的。

笔者曾专程前往李白故里江油市寻访,与车水马龙的市容相比,李白的故居委实显得破败了些。而且,天府之国能孕育出这样一个伟大诗人,却很少有天府之国的后来者深入研究李白。历朝历代,评点过李白的诗家中,似乎少有巴蜀籍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天府之国的最大遗憾!

李白的梦还没有做完,诗神却接踵而至,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梦,一篇惊天动地的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在他的睡梦中诞生了:“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石破天惊的起句,玄妙奇诡的想象,一开始便让人进入神秘玄妙的九天境界。

接下来他又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才作了一半,即已经进入半人半仙的境地了。然而神仙依然还犹抱琵琶半遮面:“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面对神仙列队出巡,诗人兴奋不已,当他正要大声地呼喊时,大梦却醒了…….回想梦中的情景,诗人愤从中来。想想梦中的玄妙,看看现实的残酷;官场的污浊让诗人激灵中猛然坐起,他仰天长啸,发出内心痛苦而悲愤的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华夏幸甚!有此李太白,文坛不寂寞;有此诗一首,沧桑不蹉跎。

至此,李白的诗歌艺术跃上唐代文学的巅峰。而李白也说出了千百年来文人想说又不敢说的那句话:摧眉折腰事权贵,自古文人不开心!

对李白而言,真是祸不单行,这边求官的事情还没有眉目,家中却出大事了,他的妻子许氏病故了。李白与许氏结婚10多年,没有给许家带来什么好处,反倒用了不少许家的钱,许氏族人私下颇有微辞。好在许氏还算通情达理,她默默地支持着李白的求官行动。许氏自从嫁给李白,终日期盼李白能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因而,她在忧郁中撑持着这个李白很少过问的家,却终于无法与其长相厮守,在忧郁中离开人世。

许氏的一了百了,让李白顿时无依无靠。只得携了一双儿女远迁山东投奔远房亲戚,定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市)。李白还是李白,无法安分守己稍稍安顿下来,他把儿女托付给亲戚,继续起他的壮游生活来。

这段时间,李白的诗作恰似而今的流行歌曲,开始在民间和乐坊流传起来。他的《将进酒》经常被教坊乐工演唱,甚至被酒楼老板镂刻成招牌挂在铺面最醒目处。这种习俗,似乎已绵延了千百年。即便当今,只要你走进锦官城或国内其他城市的酒楼,《将进酒》、《蜀道难》等李白诗作绝对会纷纷映入眼帘。他的《蜀道难》让千百个喜欢诗歌的诗人抑或学子传抄,天府巴蜀因而成为天下文人向往的地方。自李白之后,“历代文人皆入蜀”似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追求。天府巴蜀、天府成都也因历代文人学士的吟咏而名扬天下。

这时的李白已经很穷很穷了,连吃饭都已成问题,哪有钱刊印诗稿,他天生浪漫,也懒得收集,写了就随手丢下,因而他的诗作散失颇多。好在盛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三峰并举,协调发展,更兼一些超级“粉丝”的厚爱,为李白的诗作传世提供了良好的人文氛围。

李白却很少与那些喜欢他的学子“粉丝”们纠缠,他一心要找大腕交流,他渴望得到大腕们的认同。大诗人王昌龄的出现,让已经有些落魄的李白重新找回“大腕”的感觉。那是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洞庭湖面波光万顷,两个人终于在一叶小舟上见面了。见面的场景极其喜剧,王昌龄一口气居然背诵出李白的《将进酒》全诗,而李白更是现场将王昌龄的边塞诗吟诵得气吞万里。互颂完彼此诗歌的名言警句,接下来便是把盏言欢。那一天是李白多年来最兴奋的时刻,王昌龄乘着酒兴当着众多故旧门生,公开点评李白的诗作,并夸他是大唐诗坛的大家。此时的王昌龄,在诗坛声名显赫,他的边塞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已成为唐代边塞诗的制高点。此时官声正隆,朝廷极为器重,有他的赏识,李白还能不神气么?

李白记住了这段情分,多年后,当王昌龄被朝廷贬谪时,他还写下了著名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诗句,安慰诗人破碎的心。

此后,李白继续漫游,直到他遇见一个名叫吴筠的道士,命运才发生了转机。吴筠既能写诗,又兼学道,与当时的玉真公主关系密切。在唐代道士诗人中,吴筠最负盛名。《新唐书》盛赞他“与李白相甲乙”,究其实乃“外道内儒”。李白与吴筠极其投缘,一见如故,便双双畅游江湖,忙着做起寻仙论道的事情来。

这个时候,李白的诗名已传至长安。客观地讲,李白之前,唐代的诗人很少像他那样夸张地写诗,淋漓的表达个人的爱憎。因而,当他的诗作一旦被皇室的人关注,自然也就引起王公贵族们的青睐,很快便在长安掀起了一场“李白热”。而李白却浑然不知,还在继续着他的壮游寻仙生活。

李白的诗作震动长安,最终受到了唐玄宗和宠妃杨贵妃的喜爱,这主要应归功于玉真公主。玉真公主风流而多情,是一个李白诗歌的超级“粉丝”。她久闻李白诗名,很想借此机会推荐李白到长安来,一则让他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自己也想见见其庐山真面目。

天宝元年,秋高气爽。唐玄宗连下三次诏令,急召李白进宫。接到诏令,李白兴奋得一跳三尺高,旋而又恢复他浪漫诗人的本性,不由自主地发出长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

是呀!李白在草野,在民间,在蓬篙之间浮游得已经太久太久了。为了这一天,为了实现他“一飞冲天”的梦想,他几乎苦苦等了20年!

春风得意马蹄疾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踏遍长安花。”李白接到诏令,顾不得安置妻儿,即日起程,夜以继日,直奔京城长安而去。刚入长安,李白诗名不胫而走,前来拜访者络绎不绝,他终日都沉浸在兴奋和激动中。趋之若骛的王公大臣们,其实都是想拍皇帝老倌马屁的。他们揣想既然皇上接连三下诏书,这李白肯定有些名堂。他们预先与李白拉上关系,到时在皇帝面前也好有个交待。

年迈80岁的大诗人贺知章闻知此事,也亲自来了。此时的贺知章乃太子宾客,号称当朝的“文化昆仑”。他有个雅号叫做“四明狂客”。唐代怪状,狂人泛滥,连老太龙钟的贺知章也不例外。据说,贺知章一看见李白飘逸潇洒的神态便大发感叹:“真谪仙人也!”李白的“谪仙人”称号即由此传开。贺知章是当朝大员,很能写诗,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历代游子的必读经典,至于他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已将诗意的内涵逼近禅的境界。李白与贺知章相见在长安紫极宫,即老子庙。当贺知章拜读了李白带去的诗篇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狂放地惊呼:“天啊,我活了80多岁,终于见到天才了”。贺知章的一席话,自然让李白受宠若惊,也为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从此,李白也毫不客气地自称“谪仙人”。贺知章对李白的评价,以及他在长安朝廷所受到的礼遇,极大的刺激着李白的神经,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必须要在仕途上走出一条路子的决心和信心。

李白在贺知章死后,专门写下诗作《对酒忆贺监》,追忆贺知章生前对他的知遇之恩:“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讲的是贺知章请他喝酒时忘记带钱,解下腰间金龟换酒的轶闻。

一阵车水马龙的喧嚣过后,李白迎来了他进京的最高潮,唐玄宗召他去大明宫晋见了。唐玄宗“降辇步迎”,不但让李白感激涕零,简直让天下文人学士也侧目相看了。如此恩宠,如此厚爱,就连当朝一二品高官也难求难遇啊!

再看李白呢,一点儿也不懂得深沉或者矜持,居然在皇帝面前高谈阔论,却不是与诗有关的话,他竟然要跟皇帝讨论治国安邦之策。他曾多年研习《贞观政要》等治国策要,恨不得把自己的想法在皇帝面前一下子全倾吐出来。

然而,他从一开始便没有闹懂,皇帝宣他进宫,无非是要让他当个“御用文人”,写写诗,吟吟词,让他和爱妃享受一下文人的奉承而已。关于治国安邦,朝廷有文武百官上千号人,还需要你来显摆吗?

李白当即被玄宗皇帝册封为供奉翰林。翰林院设在宫内,便于皇帝传唤诏见。李白自此身价百倍,成为十足的皇帝身边的人。他兴奋得手脚乱颤,骑上御配的“厩马”,每天都要在长安城里兜上几圈,有些像当今那些开“宝马”、“奔驰”跑车的显贵,每天不开车上街兜上几圈,仿佛自己的身份就不尊贵了。可见,渗透在国人骨子里的“自矜”,从古至今,流行感冒般代代相传,就连李白这样的“谪仙人”也不能免俗。

最令李白兴奋的,还是他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玉真公主了。李白为何被唐玄宗诏见,各种记载其说不一,坊间笔记更是雾里看花。笔者经过反复比证,以为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两个人物起了作用,一个是道士诗人吴筠,一个便是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是开元时期有名的风流公主,艳丽而多情。盛唐时期,由于开放度高,中外文化交流融合,整个国家世风民俗相当开放。我们现在看到的唐代仕女图,一律皆胸衣半裸,乳峰高挺。一旦男女有情,即便在街巷,相拥相携并辅以亲吻抚摸,也无人大惊小怪,与今日西方风气异曲同妙。

不知何故,时过千余年,国人审美却出现了大幅度倒退。直到国门重开,男女之事迄今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在人们眼中,凡讲开放皆美其名曰效仿西方。然西方人溯源其行为,大多源自唐代,真是咄咄怪事。

风流诗人李白晋见艳丽少妇玉真公主,本来就是一段文坛佳话。我们完全可以放胆想象,以李白的风流倜傥和玉真公主的开放热情,更兼谈诗论道的志投意合,在他们间出现大胆牵手,甚至肌肤相亲,应该是情理中的事情。

李白长安奉诏的3年中,他与玉真公主的见面应该是很寻常的、经常的。笔者以为他跟玉真公主两相间至少是有些情投意合的。如果他们间不发生一些男欢女爱的事,那李白就不是李白,玉真公主也不是玉真公主了。

纵观一部中国文学史,那些自以为是的书吏们老是想着如何为尊者讳,为古人讳。讳来讳去,把一部完全可以感天动地的千年情爱史都给讳没了。这既是李白与玉真公主的悲哀,又何尝不是中国文人的悲哀呢?

初入长安,特别是受到唐玄宗的诏见和玉真公主的垂青,李白真的有些飘飘然了。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座上宾,这在中国诗歌史上应该是唯一的。那么,李白与唐玄宗,一个是名满天下的诗坛奇才,一个是开创盛世的风流皇帝,他们会有怎样不同寻常的交流呢?

唐玄宗授予李白的是供奉翰林。“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李阳冰在李白诗集《草堂集序》中写道。文献记载,他还起草过和蕃书:“草蕃书,辨若悬河,笔不停辍。”传李白精通吐蕃等外国文字,并非空穴来风。有史学家考证,说他有胡人血统,从这点上似乎也可以得到印证。

唐玄宗诏李白进宫的初衷,显然是为他与贵妃杨玉环写诗助兴的。李白最初对这个差事也是十分乐意的,因为他在宫中进出,扑入眼帘的宫中佳丽如云,美不胜收。特别是杨玉环,更是娇如天仙,足以令天下男人神魂颠倒。唐代宫女经常出宫游览,这种场景,在杜甫的长诗《丽人行》中有足够描写。杨玉环经常乘坐撵车,招摇出宫,每次出外,也必定会倾倒一街一市的男人。

长安城外的骊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经常游戏的地方。骊山并不雄伟高大,却温柔妥贴,特别是华清池的汤泉,很让杨贵妃痴迷沉醉,流连忘返。试想,冰肌玉骨的杨玉环,风韵艳丽,双臂柔软,两腿修长,胸脯丰腴,在温泉中沐浴过后,那出水芙蓉般的神态,岂止“娇无力”可以形容的。也难怪那位唐玄宗以九五之尊也要生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从美的欣赏角度讲,杨玉环名列中国四大美女是当之无愧的,一幅“贵妃出浴图”迷倒了古今中外多少男人,一出“贵妃醉酒图”唱出了多少男人的心声。后世人老爱说杨玉环红颜误国,殊不知那位老玄宗治国理政30年,早已激情消磨,更兼迷恋长生不老,荒废朝政久矣,大唐帝国的式微已是必然,与杨玉环又有多大的关系呢?历代文人总喜欢诟病一代红颜杨贵妃,似乎有失公允。试想,一个红颜女子都可以祸乱的国家,它的弱不禁风肯定令人哭笑不得。那么它的政权还有延续的价值么?

李白在长安的几年中,诗歌创作没有多大建树,仅有歌颂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清平调》三首堪称佳作。看来,李白在写这三首诗时,是动了真情的。“天宝中,白供奉翰林,禁中初重木芍药……会花开,帝乘照夜白,太真妃以辇从,诏选梨园帝子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帝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笔,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白承诏,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龟年歌之,太真笑领歌词,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李白填词,李龟年谱曲,唐玄宗吹笛,杨贵妃伴舞,遂成中国文艺展演史上的千古绝版也。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间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一首讲杨玉环的衣裳如云彩一般灿烂,她的容貌象鲜花一样美丽。云的轻柔,花的娇艳,令人赏心悦目,也衬托出杨玉环的尊贵。第二首将杨玉环雨巫山神女和赵飞燕相比,进一步渲染玉环所受的恩宠;第三首则重点写唐玄宗与杨玉环间的恩爱之情。这三首诗李白是在醉酒中一挥而就的。作为一个男人,杨玉环的美色也很让他倾慕,也不知他梦中有过多少次臆想。总之,他对杨玉环的颂扬似长江之水,一泻千里。

由于皇上和妃子的赏识,李白在翰林院里更是飘飘然。他按捺不住自矜之情,挥笔写道: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东蜀道迎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须一解四海春。

…………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

此时此刻的李白,轻狂之情,溢于言表;自视之高,眼高于顶。

李白在长安期间,虽然得到了唐玄宗的礼遇,却并未得到玄宗在政治上的重用。因为他担任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翰林学士,而仅仅是陪侍皇帝游戏诗文的供奉翰林。也就是说,皇帝交给李白的不是指点江山,起草诏书的指挥棒,而是一副粉饰太平,润色王业的御用笔。这支笔并不能为他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政治前途。

因而,我们不难看出,李白在长安的命运,一开始便被玄宗严格地限定在一个框架中。虽然因为玉真公主的力荐,对李白的选拔采用由民间草泽布衣直接跃上龙庭的浪漫方式,固然符合李白本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奇幻理想,却远远不属于翰林学士选拔的正常程序。

尽管玄宗并未在政治上器重李白,但以一介布衣学士身份能直接进入唐王朝的政治权利中心,却已是李白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李白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多有记叙: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那时候,他的全部身心都处于极端的亢奋中,因而热情地赞美大唐王朝,招贤纳士,皇帝身边人才如云。在他心中,玄宗真是一代圣君,如同天上的太阳般伟大,完全可以给大唐王朝带来美好的气象。

不管怎么说,李白在长安,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我们不妨理性地思考李白最终被“赐金还山”的原因,除了以高力士为首的一帮宫中小人喋喋不休的诋毁,奸相李林甫等人多次进谗言,最终连同为蜀人的“乡党”杨贵妃也出面跟唐玄宗吹“枕边风”了,使得玄宗对他最终产生了厌恶感。

其实,李白在长安也帮唐玄宗做过一两件有益于朝廷的事。一是他主张和平外交,极力附和唐玄宗早期对边塞休兵的主张,他的名诗《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这首诗中,透露出作为大唐子民,李白主张人道主义与和平主义的情怀。为此,他接连写下了大量的诗作。再则他曾为朝廷写过《和蕃书》,这也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由高力士为他脱靴,杨国忠为他磨墨,由他醉写《和蕃书》的故事。《和蕃书》书写的年代应为天宝三载(公元744年),也就是论李白的和平主张得到了唐玄宗的认可,由他执笔书写《和蕃书》。随后,大唐与吐蕃开始了相安无事的一段历史。李白在西域出生,他应该熟悉吐蕃文字,这个传说还是可靠的。

其实,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他心中与生俱来的那种对权贵的蔑视态度,原本就是从政的大忌。他经常把王公贵族当作自己诗作挖苦、戏弄的对象,“戏万乘如僚友,视铸列入草芥。”他甚至狂放到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杜甫《饮中八仙歌》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为我们提供李白在长安狂放的最真实写照。这种放荡不羁的举止,为朝中权贵诋毁他提供了口实。那个时候,李白长年醉卧长安酒肆,经常骑着“厩马”在大街小巷狂奔,引得一街游侠跟着追撵并狂呼乱叫“李白,李白……”甚至还因此引起街市骚动。这原本属于李白放浪形骸的表象,却依然难逃那些诽谤者的口蜜腹剑。众口铄金,人皆谤之,也最终使得唐玄宗不能容忍于他。

长期以来,研究李白的学者,总抱怨唐玄宗不为李白提供施展政治抱负的平台,压制了李白的政治才情。其实,这都是那些研究者们自己的主观臆断,在他们看来,李白就是一个既精通治国之道,又精于诗歌创作,还兼备始游侠风度的奇才。按照他们的思路,那绝对是唐玄宗压制李白,不给他安邦治国的机遇。他们的这些想法,完全带有自己的一厢情愿。与李白本身的性格和行为也大相径庭。

对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笔者认为,主要责任还是应该由李白自己承担。我们还得感谢玄宗老皇帝,如果他不果断地把李白送出长安,李白最终也成不了政治家。而且,中国诗坛上,也就不可能有一颗最明亮的诗星闪烁!换句话说,即使让李白当了政治家,以他的性格和为人,未必就可以成就一番治国安邦的伟业。

明朝散发弄扁舟

长安虽好,却非久留之地。由于唐玄宗“赐金还山”,一夜之间,长安已成为李白的伤心之地和心中永远的痛。他走时,是否还去向他倾慕和喜欢的玉真公主辞过行,他在诗文中未提及过,我们也不好做太奇幻的想象。

不过,李白离开长安后写下的一首《长相思》,可以看出一些隐秘:“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回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相思的美女究竟是杨贵妃,还是玉真公主,后世的评论家争议甚多。笔者以为,以李白当时的心境和诗中的描述,应该是写给玉真公主的。

44岁的李白,扛着自己的铺盖卷,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这座繁华依旧的都城。这时,正是天宝三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不知为啥李白却总感觉到自己背心凉飕飕的。

打马回山东,李白到了任城,开始学习炼丹术和疯狂饮酒的生活。他是想通过炼丹,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还是终日酩酊大醉,忘掉长安的曾经辉煌?

经过短暂的消沉,李白又逐渐恢复了他寻仙悠游的本性,来到了洛阳。洛阳又叫东都,其繁华程度仅次于长安,这里也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时,杜甫也正好在洛阳游学。

还在10年前,杜甫就到了洛阳。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却未能及第,他实在看不惯科场的那套把戏,又不甘就此回老家去,便只好以此为中心,开始在吴越和齐鲁大地游学。

听说曾经在唐玄宗身边做过翰林的李白来了,一时间洛阳的文人学子景仰极了。杜甫一直对李白怀着十分崇敬之情。李白长杜甫15岁,见面时杜甫恭恭敬敬地称李白为先生。李白虽然心情很郁闷,看见那时已有些诗名的杜甫围着他转,心中多少有些安慰。一见面,李白便要与杜甫开怀畅饮,李白号称“酒仙”,杜甫岂是他的对手,才几杯酒下肚,杜甫便脸红脖子粗,有些飘飘然。

李白见多识广,又在长安城中见过大世面,他在杜甫面前完全找到了前辈和导师的感觉。杜甫拘谨扑实,为李白飘逸神态所倾倒,两个中国诗坛的绝顶高手,就这样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或许喜欢逢场作戏,但作为诗人的真诚还是具备的。尽管他的大半身心还飘浮在长安的纸醉金迷中,却对杜甫表现出难得的真情。写下了《沙丘城下寄杜甫》等大量记叙他与杜甫间交谊的诗作: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从诗中可以看得出,李白还是很看重他与杜甫的友情的。而杜甫对李白更是真心诚意,这从他后半生写下若干怀念李白的诗篇中,可以找到佐证。

从某种意义上讲,杜甫后来的那些描写李白的诗句,极大地巩固了李白作为大诗人的地位,因为杜甫那时已经名动全国。比如,杜甫写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为他鸣不平;他又写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更为李白的形象作了棺盖论定;再比如,他写李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堪称千古奇句。

在杜甫与李白携手游学渐入高潮时,不期而遇又迎来一位重量级的大诗人高适。高适的名句“莫愁道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千百年来被后世人引用概率之高,足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多年来,笔者不知多少次吟咏这句话,以此相赠朋友,以此聊以自慰。

这简直就是盛唐文学史上的一段奇迹,当世三大高手 “诗坛论剑”,要是放到现在,电视台和报刊杂志又不知要弄出什么花样呢?然而,那时候的三大诗人似乎都很低调,彼此结伴游学,当然是李白买单,因为他怀揣着玄宗赐给的“金子”,还没有用完,正好拿来让兄弟们享受。游学也非常简单,游山,玩水,谈诗、喝酒,找女人。这些方面,李白和高适都有不俗的表现,只是苦了杜甫,他本身就要老实很多。往往李白和高适谈女人谈得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再看杜甫,满脸通红地站在旁边,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在盛唐时期,像李白和高适类文人学士,不与歌女舞伎沾染者,绝无仅有。我们也不必为了拔高李白的所谓形象,刻意去回避这个问题,把他塑造得如何洁身自好,道德高尚。

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三个仕途失意的大男人、大诗人,经过近半年时间的交游和寻访,终于到了不得不各奔东西的时候。高适还要继续去做他的官,他后来官运亨通,还千里做官至李白的家乡天府成都,不知与这段旷世交游有无关系。李白有一首名作《送友人入蜀》,应该是写给高适的: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而杜甫则继续游学洛阳,寻找他坎坷的前程。李白呢?依然凭着感觉走,他还有好多地方都还没有去过呢?

之后,杜甫与李白始终保持着师生和朋友般的情谊,而热衷于官场升迁的高适却与李白渐行渐远。虽然他一度去了蜀中李白的故里作官,却再也找不到当初“三剑客”饮酒作乐的影子。更令人伤感的是,当与李白入幕永王被肃宗定了罪,朝中出现了“世人皆欲杀”的局面这其中就包括高适,他也是极力主张杀掉李白的。此时此刻,唯有潦倒蜀中的杜甫敢于仗义直言,但他人微言轻,他为李白呼吁,连地方官员都懒得听高高在上的肃宗就更听不见了。

长安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李白举着一杯酒,毅然踏上了后半生的风雨飘零路。他的诗中自嘲道:“一朝去京国,十年客梁园。”的确,他一辈子也没有停下自己奔走的脚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离开京城的10年,是漫长而飘零的10年。李白以山东和河南为中心,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与陕西等中原大地。

前面也说过,李白一生就是浪游的一生,要他安心的在家待着,或用功读书,或潜心修性,绝对比杀了他还难受,他天生就是一个浪荡的命。除了漫游之外,他还喜欢做什么呢?

想来想去,那就是女人和酒了。李白一生风流倜傥,头戴大诗人的桂冠,还是很讨得女人欢心的。在朝廷时,曾获得太真妃杨玉环的欢心,玉真公主的垂青。在草野,则广受歌女舞伎的追捧。当然,现在我们看李白的诗集,提及女人的并不多,有一首《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诗中的吴姬,应该是让李白倾心且情投意合的歌女,不然他不会写出真情的诗作。历代选本的注释,对此都语焉不祥,笔者怀疑又是“为尊者帏”的结果。

以当时的风气,以李白的风流,他的身边有些女人应该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何况他常年不在家,多年不回家。后人在谈论李白时,害怕触及到“色”的内容,仿佛只要说李白不正经,就会撼动他“诗仙”的地位似的。殊不知,越是这样去看待李白,越不能走近真实的李白,也更无法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其实,李白在安徽南陵还有个家。他的第二任太太刘氏便住在那里,他们之间似乎还生有子女,这从李白的诗作《南陵别儿童入京》可以看出。但其中有几句,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这个太太不满意。“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用“会稽愚妇”形容他的太太,可见李白对这个女人心中的不满。典出汉代名人朱买臣卖柴度日,却白日纵歌,自得其乐,其妻子觉得没面子,跟他过日子也没有前途,便跟他离了婚。后来朱买臣发达了,妻子想复婚,朱买臣却以“覆水难收”为由拒绝了。这大概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即将入京前发生的故事。这桩婚事随着李白的入京也就自动废弃了。

李白离开长安后,到山东浪游。魏颢说他“合于鲁一妇人”,一个“合”字好绝,既是“野合”,也是“苟合”。这大概是在李白44岁至50岁之间发生的事情。他这个妇人姓啥名谁,李白的诗作也无记载。像他那样飘游浪荡之人,“家”的感觉对他的确太沉重了。因而他对铁杆粉丝魏颢是讲了真心话的。魏在以后的文章也写得极其粗略。我们今天研究李白的第三任太太,怎么想也觉得她有些像“水浒传” 里的那个山东“母大虫”。

直到李白50岁后,他终于有些时来运转,娶到了一位前宰相家的孙女,终娶于宗,还是出自那个魏颢的记载。李白在给他的妻弟宗璟的诗中,可以看出《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我非东床人,令姊添齐眉”。这位第四任太太宗氏,对李白还是颇为上心的。在李白流放夜郎等一系列遭遇中,宗氏四处奔走,为他疏通关系。特别是李白被永王邀请下山时,宗氏夫人当时是极力反对的。但李白没有听进去,以至酿成了后来的大祸。他一生很少写言情诗,对这位宗氏夫人却颇为另眼相看,他在《南流夜郎寄内》中写到: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李白一生飘零混游,家庭生活极其淡薄,除了他的四任妻子外,他在外面难免会有风花雪月的故事。但李白就是李白,他没有历史上的柳三变那样声色犬马,也没有唐伯虎那样的风流快活。他的感情生活似乎与常人有异,他对女人的追逐,他对情爱的渴求,似乎都在虚无飘渺中。因而,说他一生对某个女人有刻骨铭心的爱,那简直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从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至曹雪芹,未必他们都是后人设想的那种清教徒式的道德楷模。正因为他们多姿多彩的个人生活和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才丰富了中国文学史,丰富了他们作为伟大诗人和作家的形象。

再说饮酒,简直成了李白的拿手戏,甚至可以说与写诗一样的毕生爱好。从古至今,酒作为一种魅力的饮品,已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祭祀、庆贺、迎宾,小到助兴、解忧、交往等。饮酒的习俗,创造了酒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着深刻影响。至于李白对酒的偏好,只要读读他的诗作,便可以略知一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唐代盛酒的主要是樽,樽为铜制,故又称“金樽”,樽既可以盛酒又可以温酒,是李白的最爱。因而在他的诗中“金樽”反复出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全唐诗》有23 首诗提到金樽,李白便独占7首诗,真是令人不可思议。而真正全方位体现李白豪饮的还是《将进酒》中那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其实是李白的精神粮食。“斗酒十千恣欢谑”,力图忘怀一切,却又终究无法释然,弥漫全诗的是苦闷而狂放的气氛。

在诗中李白仰天大笑,来!来!来!痛饮三百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只有酒,才能表达他骨子里始终传递着的那份抹不掉的自信和豪气。

在10年的漫游之中,李白尝尽了艰辛,游到陕西时,他已腰无分文,连御寒都成了问题:“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游到淮阳,他半夜叨宿乡村,受到村人的善待,居然感动得夜不能寝,连夜为村人赋诗:“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看来名满天下的李翰林,也遇到穷困潦倒的现实问题。

直到一个名叫汪伦的村民出现,才让李白伤感的心灵得到些许慰籍。汪伦是宣州(今安徽)径县陈村人,桃花潭为宣州名胜。当他知道大诗人李白来了,激动得不得了。鞍前马后地引领村民们张罗着迎接李白,陪他畅游桃花潭,还坚决地留他在陈村过夜。不过,这个汪伦并非真正的村民,他乃越国公汪华的五世孙,曾做过前任泾县县令。他隐居于桃花潭,听说名动天下的大诗人来了,自然更乐意出面张罗接待之事了。

是夜,陈村像过年一样,汪伦与村里的头面人物,杀猪宰羊,为李白大办乡村“坝坝宴”,并斟上最好的米酒,陪李白开怀畅饮。不管怎么说,汪伦他们对李白的招待还是真心真意的。李白被感动了,面对这一群并不读诗的村民,那中间绝对没有他的“粉丝”,他们的纯朴和好客,单纯与朴素让李白激动得彻夜难眠。

第二天早晨,酒足饭饱的李白就要离开陈村了,当他兴冲冲地赶到码头边,正准备解缆放舟,忽然听见岸边一群人踏歌而来的声音。汪伦来了,他带领陈村的父老乡亲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大诗人送别来了。李白的眼睛湿润了……

佳句名作破空而来,李白当即挥毫泼墨写下了《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个名动天下的大诗人,一群朴实无华的老百姓,因为一段朴素无华的友谊,李白写下了中国诗歌史上最令人感天动地的篇章。

一千多年过去了,李白活在人们心中,李白的诗活在人们心中,李白诗中的“村民”汪伦也活在人们心中。这大概是“汪伦”们当初始料不及的。

之后,李白一路漫游,来到了让他盘桓多日,酣畅淋漓抒写壮丽诗篇的宣城。

宣城长史李云是李白的族叔,在此地李白得到了暂时的喘息。宣城北面有高楼,乃南北朝人谢眺做宣城太守时修建的。谢眺和谢灵运是李白心仪的两位大诗人,他们在官场也颇为得意。

李白登上北楼,举目四望,顿觉天高地迥,看看两个前辈诗人的辉煌,想想自己的蹉跎一生,不禁悲从中来。由眼前的这座谢眺楼(还是他亲自命的名)而引发的千古忧思,顿时化作了千古佳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0多年来,笔者不知读过多少遍这首李白感慨万千的诗作。每每读此诗都禁不住潸然泪下。人生在世不称意,岂只千年李太白。只可怜我等虽有“不称意”的吁叹,却始终缺乏 “弄扁舟”的勇气啊!

此诗甫出,顿时轰动宣城,文人学士争相传阅,一时“宣城纸贵”。这首诗很快便被诗人们传向金陵、传向洛阳、也传向长安,天下无人不知,天下无人不晓。

谪仙人的气势,谪仙人的诗意!让汲汲于名利者汗颜,让戚戚于富贵者不得不气短!

宣城之行,成为李白10年漫游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再次让天下人见到了李白心中蕴藏的诗情画意与人生追求。随后,他又到宣城敬亭山寻游,却一反常态,写下了他一生中不可多得的静逸之作《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与其他诗相比,这首诗充满的禅的安静,让人们看到了历经30年磨难的另一个李白!一个狂放中还保留着些许清新的李白!

李白是否真正做到像他自己所写的那样,对世间万事却都可以“相看两不厌”吗?答案还是否定的。因为他还有一篇《登金陵凤凰台》的诗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刚出道时,在黄鹤楼未能题诗,成为一大遗憾。终于在凤凰台找到了感觉。从最后一联诗句,我们可以看出,李白虽然离开长安10年,心中的牵挂却依然难以释怀。他还在渴望再见长安,还在期盼长安能再次向他伸出橄榄枝。然而,因为总有浮云蔽日,他无法再返长安,心中充满无限悲愁!

大鹏飞兮振八裔

李白无法预料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一个名叫安禄山的胡人与他的部将史思明突然在范阳发难,公然举起了反叛的旗帜。安禄山时为范阳节度使,总领着大西北20余万兵马。

终日沉浸在歌舞酒色中的唐玄宗闻听此讯,竟然吃惊得在大明宫内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如狼似虎的胡兵一路烧杀抢掠,攻城掠地,不到半年时间即已兵临长安城下。

这场名叫“安史之乱”的叛乱,敲响了大唐王朝颓废的丧钟。至此,大唐开始进入由盛转衰的历程。

可恨的叛军,视人命为草芥,灭绝人性、所过之处,田野荒芜,房舍毁灭,中原大地几成一片废墟。流落宣城的李白携妻带子,不得已跟随着逃难的人群仓惶向南逃命。

面对叛军的暴力,眼见满地疮痍,诗人在走过一座名叫天津的小桥时,愤怒的斥责:“天津流波淌赤血,白骨相撑乱如麻”。残暴的胡人,哪里会去管你一个落魄诗人的呐喊,他们在千里沃野的中原大地上,正恣意妄为地进行着一场灭绝人性的“千里残杀图”。不久,安禄山便在洛阳匆匆地做起了大燕皇帝梦。次年6月,长安被叛军攻破。

昔日八面威风的唐玄宗,面对自己宠爱的“禄儿”,早已手足无措,带者自己终日不离身的宠妃杨贵妃自金牛道奔蜀中逃命而去。最初逃命时,唐玄宗走的是陕甘路线,也就是太子李亨走的那条路。走到中途,玄宗接受杨贵妃的意见,才临时改变了出行线路,转向入蜀。玄宗率领大队宫娥至马嵬驿,逢胡兵使节前来晋见,并与奸相杨国忠见面。杨国忠弄权误国,早已民怨沸腾,将士们见国破如此,他还敢与胡兵使节暗中往来,多年的怨愤火山般爆发,酿成当场哗变,杨国忠被斩为肉泥。即便如此,亦无法消解将士们的心头之恨,他们转而把心中的积怨转嫁到杨贵妃身上。

这位出生于蜀中,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大美人杨贵妃,在即将“荣归”故里的途中,一夜间命运发生惊天大逆转,被唐玄宗迫不得已三尺红绫赐死马嵬坡前。不管玄宗内心是多么的不情愿,面对数千群情激愤的将士,他不得不下达赐死杨贵妃的诏命。多年后,中唐诗人白居易在描述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情爱的长诗《长恨歌》中感叹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代红颜,最终成为一场战争的牺牲品,走上了“薄命”的宿命。这是曾经威慑九州的老玄宗和风流佳人杨贵妃无法想象的。

李白虽然在长安未获玄宗的重用,被“赐金还山”,10年来落魄草野。可在他心中,玄宗对他曾经的知遇以及杨贵妃对他的欣赏,依然让他念念不忘。何况“安史之乱”,国破山河碎,有家无可归,让这位悲天悯人的大诗人心情抑郁至极。当他听说玄宗“驾幸”故乡蜀中,甚至冲动地萌生过回到蜀中再为玄宗效力的念头。可怜他年迈体衰,扶老携幼,时逢乱世,想要回到老家蜀中,已经比登天还难。

因而,他只能在心中日夜为老玄宗祈祷,为风雨飘摇的大唐江山祈祷。用手中的笔最大限度地书写自己的一腔雄心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直到此时,李白才似乎明白:自己几十年游侠江湖,仗剑去国,原来只不过是一个“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旁观者,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又无能挥戈上阵救国杀敌。

在逃亡来蜀的途中,为防天下有变,大臣房琯建议应该“制置”。以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北、河东、平卢节度使,永王璘充山南东道,淮南、路中,淮南西道节度使……这个制诏,原本是让太子收复黄河流域,永王经营长江流域。

但是,令玄宗难以预料的是,在他下诏前三天,太子李亨已在甘肃灵武宣布登基,号为肃宗,把逃亡路上的父亲玄宗驾空了。而这些玄宗当时并不知晓,永王得令后,即时忙于经营自己的长江流域,也并不知晓太子登基之事。后来,偏安蜀中的玄宗不得不接受这个既成事实,自称“太上皇”。肃宗因为父皇“幸蜀”,遂下令改蜀郡为“南京”。由于太子身负兵权,身边又有象郭子仪这样能征善战的靖国大将军协助,平叛局势最终得到好转,很快便形成了官军与叛军对峙的相持局面。

远在庐山深处的李白关注着唐玄宗“幸蜀”的情况,满怀感情地写下《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现选其三首: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撵,西来添作锦江春。

李白的这一组花团锦簇的诗句,以天府成都为背景,将玄宗“幸蜀”这一偏安之事渲染得如临仙境,极尽对天府故国物华天宝的礼赞。

一千多年过去了,李白笔下的天府成都正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行列,人们品味着李白的诗作,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的人们,我们完全有理由对这座九天之城充满无限遐想。

玄宗“幸蜀”不到两年,大将郭子仪收复长安。肃宗自蜀中迎回太上皇,父子俩在咸阳见面时抱头痛哭。玄宗平静的接受了肃宗即位的既成事实。他的第16个儿子永王李磷却不甘心,他把持着长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公然打起了反对肃宗的旗号。

李白压根没有料到,自己刚刚为玄宗肃宗父子祷告完,却又陷入肃宗和永王兄弟之间的纷争。唐肃宗李亨自己做了皇帝,架空了父亲玄宗,却并未告知其弟永王璘,而是让他继续在长江流域经营。后来为节制永王,他又派高适任淮南节度使,让高适和其他节度使对永王形成包围的态势。

实事求是地讲,永王李磷对肃宗趁乱继承大统心有不满,因而他对唐肃宗也显得不那么恭敬。他奉唐玄宗之命东巡时,他久仰李白大名,为更好地笼络人心,做出了邀请李白加入幕府的决定。并派出谋士韦子春三上庐山,恳请李白出山。由于李白有强烈的谢安情绪,很想在安史之乱的大动乱中一展自己的雄才大略。听韦子春说唐玄宗派永王璘镇守长江流域,李白似乎看到了自己可以展示自己风采的大好时机,因而,在韦子春以国家社稷利益相陈的劝诱下,李白动了心,决定下山入永王幕府,为“国”效命。

在李白心中,永王贵为皇子拥有东南半壁河山,为他效命,必然会有一番作为的。因而他不顾妻子的极力反对,胸怀满腔热血,毅然再次仗剑出山,也最终导致了自己晚年的最终悲剧命运。他在《别内赴征》诗中,兴奋的写道: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李白成了永王李磷的幕僚后,终日剑不离身,俨然一个“佩剑将军”打扮,他不断出入永王营帐,不断参加军事会议,不断陪同永王出巡。他在《永王东巡歌》中,热情礼赞永王爱民之心和自己的远大抱负。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这段时光,是李白最快乐而充满激情的时间。尽管他已经56岁了,依然豪情勃发,颇有凌云壮志。

然而,好景不长,肃宗李亨很快便出兵围剿永王李磷。由于大唐王朝刚刚平定“安史之乱”,人民渴望得到喘息,当肃宗发兵征讨永王时,永王手下众多兵士纷纷弃降,祈求罢兵息战。不到一年时间,胜败已定,永王在大瘐岭被擒获。树倒猢狲散,李白在逃向浔阳的途中被官军捕获,关进了浔阳大狱死牢。一代“诗仙”李白,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个惊天大阴谋,在唐玄宗、唐肃宗和永王璘的政治斗争中作了牺牲品。

身在死囚牢中的李白却并不消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书上表,称自己罪不至死,请求肃宗刀下留人。李白入狱后,朝廷中许多人欲置之于死地,主张杀了他。也有一些人出面为他讲情,认为李白名满天下,不可轻易诛杀。直到平叛名将郭子仪出面为他求情,肃宗才勉强同意了。李白被赦免死罪,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春,李白拖着疲惫的身子踏上了漫漫流放路。此时,他的儿子还在山东,妻子在江西庐山附近,一家人尚未团聚。次年初,进入三峡,逆流而上,但见两岸壁立千仞,天开一线。李白感概万千,病残之躯竟然也迸发出了诗情画意,然涌出胸腔的情怀却充满苦涩与伤悲:“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知瞿塘峡,遂步巫山巅”。历时一年多,李白终于走到了奉节,也就是白帝城,当年蜀主刘备向诸葛亮托孤的地方。由此地向南,便是夜郎地界。正当他准备稍作休息,前往荒蛮地夜郎时,忽接天大的喜讯,肃宗因册立成王李豫为太子而大赦天下,死刑以下囚徒一律赦免。

李白悲极喜来,禁不住老泪纵横。他再也无心在白帝城留连,急忙调转船头,顺流东下而去,欢乐的心情伴随着轻快的《朝发白帝城》的旋律,在三峡幽谷中回荡: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再还江陵,李白徘徊洞庭和浔阳一带,后又转辗来到金陵。此时,他已腰无半文,全靠朋友和文友接济度日。年迈的李白形单影只,孤身蜷曲在简陋的客栈中,客栈老板从来就不读诗文,也不知道这个落魄老人的名号,他终日只知道催要房钱和酒债。李白已欠他好几个月的房租,还赊下了好几两银子的酒债。最后,他连逼带要,生生把李白身边那把伴随了几十年的宝剑强行拿走抵债。

至此,李白终于还原为一个腰无分文,手无寸铁的穷酸文人。这时,寓居天府成都的杜甫,四处打听李白的下落。并写下了《梦李白》:“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遗憾的是,李白已无法读到杜甫的这些充满真情的诗了。

61岁那年,李白居然还想从军,一展自己的满腹经纶。挣扎着要去投靠大将军李光弼,谁料才勉强走到半路上,身体便再也撑不下去。万不得已,李白只好怀抱一腔遗憾,去了安徽当涂,投靠他的族叔时任当涂县令的李阳冰。这已是公元762年的春天,李白已经62岁。来到当涂,心力交瘁的李白便一病不起,李阳冰急忙四处为他寻医求药,由于接二连三的旅途奔波,早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李白之死,后世所传甚多,其说不一。笔者以为应该是病中醉酒,半夜寻月,误以为水中月,举手可捉,失足溺水而亡。恰如他一生爱入名山游一般样,李白最终以水中捉月的方式,为自己辛酸的一生悲壮地划上了一个惊叹号。他最后发出的呼喊声,已经让人感觉到他的心力交瘁和无力回天: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也许,冥冥之中,每个人的生与死都有一种宿命在暗示。李白一生与酒相伴,与月相呼,每日酒不离身,写诗必咏明月,至死未曾从酒中醒来,临死亦追月而去。在他的诗中,与酒和月亮相关的诗几乎占据了李白诗作的相当篇幅,而且关于酒与月亮的诗作,绝大多数均为名诗佳作。历代诗人中,除北宋苏轼《水调歌头》差可与其咏月诗匹敌外,几无对手。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对他来说,酒中捉月,羽化升仙,未尝不是一种最好的归宿?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鹏意象和明月意象贯穿了李白诗歌创作的一生。从青少年时代,一直到他死去,明月跟他走了一生,大鹏在他脑海里飞了一世。李白心目中的明月和大鹏鸟就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心灵感应。

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离开我们已经1300年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树立的标杆,至今还没有人打破过。他的一生,无法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甚至一篇或几篇文章说得清楚。作为一个诗人,他在生前即赢得了上至皇帝皇妃、王公贵族,下至文人学士、草民百姓的赞赏和喜爱。与陶渊明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生前默默无闻,既不被官府重视也不受草野青睐,几百年后才被后人热炒的命运相比来说,他是很幸运的了。

就他个人来说,他的一生却是悲剧的。自25岁出蜀,周游天下,企盼实现自己辅佐君王,为国效力的政治理想。然而,由于他与身俱来骨子里透着的狂傲野性,根本无法融入纷争的官场,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他风流倜傥,他放浪形骸,他浪漫寻仙,一生始终处于动荡和奔波中。从25岁到62岁, 30多年的时光中,绝大多数时间里,他都将自己放浪在山水间。他一生究竟游过多少山川,淌过多少河流,宿过多少山庄,写过多少诗文,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是一个生命力十分顽强,破坏力也异常强大的特例。纵观中国文学史,杜甫可能比他更朴实,但缺乏他特有的浪漫;白居易可能比他更煽情,但缺乏他那样的冲击力;辛弃疾可能比他更意气风发,但缺乏他固有的纯粹天真;陆游可能比他更坚强,亦缺乏他超然的玄思。

李白就是李白,正如杜甫给他的画像:“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是中国诗坛甚至世界诗坛的一个奇特现象,让后世研究者无法轻易走进他的心灵世界,以至让许许多多的后来者误读他,错读他,甚至无法读懂他。

他的浪漫和夸张,对后人来说,惊若天人。可对他来说,却仿佛信手拈来。他形容自己的愁绪,竟然说“白发三千丈”,他形容北国的寒冷,居然是“燕山雪依大如席”;他抒发旷世的忧患,我们看到的却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自他之后,浪漫和夸张这两大诗歌创作的绝技,让后来者禁若寒蝉,无从跨越。

1300多年来,后世的诗歌选家和注家将李白列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仅存的不足千首诗作,历代选本和注本累加起来,已经形成汗牛充栋的文字,可这些专门研究李白的学者,又有几个真正走进过李白的世界?

遍查典籍史册,也无法梳理出李白诗歌的编年体,他的诗作究竟是几千件还是上万件,也无可猜测,今天读到的却仅存区区900余件。以他恣意汪洋的诗情才气,30多年的创作周期,似乎太少了些。可李白的散漫和随意,又为我们留下了千古遗憾!

我们应该感谢李白,是他的诗作滋养了中唐、晚唐、宋代和明清时代的一批又一批重量级的文人学士。盛唐的杜甫夸赞李白;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不喜欢李白,却受他的诗作滋润;晚唐的李商隐、受他的影响很大;北宋的苏东坡推崇李白;南宋的陆游捍卫李白。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李白的后世诗人,全都是因为站在了李白的肩上,才拔高了自己的诗名,赢得了生前身后名。清代大家龚自珍评价李白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这段话似乎可以为李白“盖棺论定”。

最值得一提的是,李白诗作“薄声律”,少制悎,他写的几百首自由体诗,以及后期创作的诸如《忆秦娥》《菩萨蛮》等质量堪称上乘的词作,既开创了唐代诗人写词的先河,也为宋词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如果要说他是宋词的鼻祖,一点也不过分。

李白自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了天府巴蜀,至62岁埙命湖北当涂,一去不复返,再也没有回到过生他养他的天府故国。

这是后世诸多学者诟病他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不想在此作学术探究,只想就李白对巴蜀文化的影响作简要述评。有学者研究指出,巴蜀文化的内涵与仙道文化密切相关,李白一生寻仙问道,通身带着仙道之气。应该说巴蜀文化孕育了李白的仙气,而李白仗剑去国,又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仙道文化,进而弘扬了巴蜀文化。

唐代天府巴蜀偏安一隅,并非文化发达的重镇,正因为有了李白的仗剑去国,正因为有了李白惊若天人的大手笔,让华夏诗坛,让中原大地的人们因为李白,更多地了解到了天府巴蜀这方“世外桃源”。

可以说,从那个时候起,李白就是天府巴蜀的化身,天府巴蜀就代表着李白。

在李白的同时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天府成都。李白和杜甫,一个出蜀,一个入蜀,一个为巴蜀文化争得了绝世的声名,一个给巴蜀文化带来了万世的灿烂。

如果说“历代文人皆入蜀”这种风气的形成,一定要寻找渊源的话,源头就在李白身上。他的怀乡之诗《静夜思》,他的忆蜀之作《峨眉山月歌》和《蜀道难》等等,不仅仅是华夏诗坛的千古佳构,更是弘扬巴蜀文化的历史制高点。

在李白之后,北宋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澈父子三人相继出蜀,南宋大诗人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明代的双科状元杨升庵翩然出蜀,清代大文学家李调元归去来兮……为巴蜀文化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锦绣华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中有很多人是踏着李白的足迹出蜀寻梦,也有很多人是沿着李白的轨迹入蜀寻根……

作为天府巴蜀的后人,我们在纪念李白的同时,更应努力地学习李白,继承李白,弘扬李白!

猜你喜欢

武则天李白
“离猫为你守四方”——《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中的武则天
MYTH AND MECHAS
李白搁笔
李白: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
武则天的遗嘱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倒下的那一刻
武则天陵墓前“无字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