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乳腺增生病的辨证施治

2009-04-29卫舰萍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6期
关键词:乳腺增生理论依据

卫舰萍

摘 要: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病,论述该病的病因病机,并介绍治疗经验。

关键词:乳腺增生;理论依据;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R2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134-01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40%,约占乳腺疾病的70%~80%,居乳房疾病之首位。

1 病因病机

中医理论认为,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房疾病与肾、肝、胃、冲、任诸经密切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说明肾气充盛、天癸成熟、任脉通盛、太冲脉气血旺盛,直接关乎女子经、孕、产、乳。由此可见,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乳房构成了女性特有的性生殖轴,其中肾气起主导作用,即肾主天癸成熟与盛衰,天癸决定冲任通盛与衰闭,冲任连接性器官(胞宫与乳房),三者协同作用,维持性生殖轴正常运转,从而调控女子月经和周期性乳房增生与复旧之变化。乳腺随冲任通盛与虚衰的周期性变化在每个月经周期中均有先充盈后疏泄即先增生后复旧的变化,这种充盈增生与疏泄复旧的过程若发生紊乱,即表现为疏泄失常,复旧不全,从而形成乳腺增生。这一生理特点为结合月经周期分型辨治乳腺增生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就其病因病机而言,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是病之本;肝郁气滞血瘀、肝郁脾虚痰凝、痰郁凝结、阻滞乳络不通则痛,积久成块,引起乳房包块和疼痛,是病之标。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寒热错杂的复杂性疾病。

2 辨证施治

内外兼治,内治为主,外治为辅。内治基本原则:标本虚实兼顾,肝肾脾冲任并调。基本方:柴胡、枳壳、川芎、白芍、当归、郁金、香附、漏芦、浙贝母、皂角刺、玄胡、桃仁、瓜仁。加减:①经前1周或2周内,乳房胀痛明显者加青皮、山楂,以疏肝理气止痛;②刺痛明显者加乳香、没药;③乳房肿块质地较硬,疼痛不甚,酌情加夏枯草、山慈菇、炮山甲、三棱、莪术;④如因情绪突然变动或平常情绪急躁引起乳房弥漫性肿痛,甚至放射至两腋下,乳房乳头不敢触碰,有灼热感,伴烦躁易怒者加夏枯草、赤芍、丹皮、栀子、天花粉等;⑤伴失眠多梦、耳鸣目涩,加酸枣仁、五味子、枸杞子、女贞子;⑥伴腰膝酸痛、畏寒,且局部冰凉者,加炒杜仲、川牛膝、鹿角霜、桑寄生;⑦伴阴虚潮热、或面部烘热汗出、心烦急躁、心悸怔忡者,加龟板、鳖甲等;⑧若经期血流不畅、小腹疼痛、经色暗、有瘀块者,酌情加益母草、丹参、泽兰、路路通;⑨经后血海空虚,可酌情加补益肝肾调理冲任之品,如熟地、制首乌、山萸肉、鸡血藤、菟丝子、巴戟天等滋阴益肾或温补肾阳,以调整阴阳平衡。

外治法:运用EK-8000B型乳腺治疗仪,根据乳腺病的种类,选择波形、光强、治疗时间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一般每次治疗30~40min,10~15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5d。

3 典型病例

例1 任某某,女,45岁,2008年6月初诊。月经紊乱2年余,双则乳房胀痛不适,尤以经前加剧,甚至牵引两胁肋胀痛难忍,双侧乳头不敢触碰,甚则牵引腰背疼痛,在院外多方求治,未见明显效果。就诊时见,双侧乳房胀痛难忍,乳头灼热不敢触碰,月经至期未至,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局部检查双侧乳房外则均可扪及包块,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乳腺红外检查可见:左右乳血管影增粗,周围有灰影。乳房包块针吸病检倾向于乳腺纤维腺病伴细胞增生活跃,要求定期复查。予基本方加丹皮、栀子、夏枯草、山慈菇、桃仁,2日1剂,分早、中、晚分服;并配合红外线治疗,1次/d,每次40min,经期停用红外线,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d。3个月后复查。服药4剂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嘱守原方坚持服药,2个月后月经正常,乳痛消失,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复查红外线示:左右乳血管影正常,未见明显阴影,属正常乳腺。嘱保持心情舒畅,并坚持3~6月复查1次。以后随访未见复发。

例2 巫某某,女,29岁,2008年9月初诊。患者正值哺乳期后,回乳半月后双侧乳房胀痛不适,时有乳汁泌出。局部检查双侧乳房胀硬,表面似有多个包块,扪之较硬,且有压痛,尤以左侧明显,乳腺红外线检查:左右乳均见阴影,无红外光,考虑为乳汁淤积。予基本方合五味消毒饮口服,并配合红外线治疗,选B波,2次/d,每次40min,5d后乳房胀痛明显减轻。乳腺红外线复查:左右乳血管影明显增多、增粗,血管周围可见不规则灰影,以左乳外上限为甚。考虑为气滞血瘀痰凝,在基本方中加山慈菇、乳香、没药、丹参。1剂/d,经期停药。同时配合红外线治疗,选B波,光强选强光,1次/d,每次40min。2个月后痊愈。

4 体会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其根本原因在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加之气滞血瘀痰凝,导致乳络不通,结聚成块而形成乳癖。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是病之“本”,气滞、血瘀、痰凝是病之“标”。治当疏肝柔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通络。故方中以疏肝理气的柴胡、枳壳为主药,辅以香附、郁金、玄胡加强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以白芍、川芎入肝经调理冲任;漏芦、浙贝母、皂角刺、桃仁、瓜仁通经络散结块而治血瘀痰凝。诸药合用,使肝气得疏、冲任得调、痰瘀得消、肿癖得散、乳络得通、气血得畅,而达消散之效。故灵活运用于临床,往往能得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罗元凯.实用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胡凤媛.乳腺增生病的中医分期辨治探析[J].四川中医,2004,22(12):21-22.

(责任编辑:曾楚华)

猜你喜欢

乳腺增生理论依据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大连市体育中心场馆现状调查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受控主体合法预期保护的理论依据研究
乳宁颗粒联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频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某车载信号源的热设计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150例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