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壁生风 气势恢弘

2009-04-29郝建文

当代人 2009年7期
关键词:高洋仪仗墓道

郝建文

邯郸磁县曾是我国历史上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著名的六朝古都邺城就在此地。相传,春秋时期的首霸齐桓公开始筑邺城,战国后归魏国,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邺城的西北郊丘冢林立,是东魏北齐时期的陵墓区,位于湾漳村的北齐壁画墓便是其中的一座。

北齐高洋壁画墓原有25米高的坟丘,1958年村民们大量取土,坟丘被夷为平地,墓顶遭到破坏,墓室暴露了出来。由于墓室内有很深的积水,人们以为是口古井。便把墓顶整修成一个简易的井台,用墓室里的水来浇灌附近的菜地。后来,村民们在它的东、西、南三侧建了住宅,其中有三户住宅坐落在了墓道上。

结合邺城研究的大课题,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1987年至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建的邺城考古队,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这是一座总长52米、深12米的大墓,墓道两侧以及墓室的四壁上都绘满了壁画,墓道的地面上还绘有缠枝忍冬以及莲花纹图案。经勘探发现,在墓室的正南方有一条270米长的神道,神道两侧站立有高大的石刻人像。

墓中没有发现墓志。墓主人姓甚名谁一时成了一个谜。

考古学家通过对墓葬的形制、结构、壁画内容以及随葬品的类别等,再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和推测,最终认为墓主人只能是北齐的高洋皇帝,此墓便是文献中记载的武宁陵。

“快刀斩乱麻”的典故大家可能都很熟悉,说的便是高洋皇帝小时候发生的事情:高欢为了考查他几个儿子的智力,便命人取出几团乱麻,扔在每个人的面前,当别人手忙脚乱整理头绪的时候,高洋却拔出刀来将麻线一刀斩断,还恶狠狠地嚷道“乱者须斩”,高欢十分赏识这个儿子。

高洋20岁那年,他的胞兄髙澄被厨师兰京所杀,他非常镇定,果断指挥禁卫军围捕了兰京等人,“斩群贼而漆其头”,把这件事情处理得有条不紊。第二年,他令东魏皇帝“禅让”,自己当上了皇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高洋称帝后,励精图治,兴利除害,很有作为。从他23岁那年开始,他连年出塞,伐厍莫奚、契丹、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连取胜,俘获大量人口和杂畜。也正是为了防御这些游牧民族,26岁那年,他征发民夫180万人修筑了3000里的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金山岭那一带最早的长城便是由他修建的。

高洋热衷于佛教,有人认为,邺城西北的响堂山石窟,就是他亲自下令开凿的。在他的陵墓中,也饰有许多与佛教艺术密切相关的图案,如莲花、摩尼宝珠纹等。

陵墓中没有发现高洋皇帝的尸骨,使我们不禁想到了他的父亲。有文献记载,高洋皇帝的父亲高欢,死后并没有入葬在为他修建的陵墓中,而是悄悄地安葬在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顶部开凿的一间密穴中。这样,藏匿在大佛身后的高欢,就可以日日受到礼佛信徒的朝拜了。或许高洋皇帝如法炮制?也未可知。

他的墓室为四角攒尖式结构,高近13米,这样的高度在那个时期是非常罕见的。墓室四壁略带弧度,厚达2.25米,由五层砖砌成。南北7.56米,东西7.4米,使用面积近56平方米。

我有幸参加过高洋墓壁画的揭取工作,曾光顾过他的墓室。当时,考古队利用墓室顶部的盗洞,架设了一个卷扬机,来吊动矿井上使用的吊篮上上下下。当我从吊篮里穿过墓顶的盗洞进入墓室时,仿佛来到了一间宽大而高耸的方形厅堂。

墓室、甬道壁画因盗墓者烟火的严重熏染,和后来地下水位升高,墓室长期受到浸泡,附了一层深褐色的钙化物。致使大部分壁画的内容已不可知,我们只能从壁画残迹中,粗略的了解其大概布局和面貌。

在墓室的最上部为天象图,天河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天空,一颗颗星宿依稀可见,下边分为四栏,绘有人物、莲花、彩云和动物等。

相比之下,墓道两壁、地面和甬道上方门墙的壁画,保存非常完整,只是因下葬后夯筑墓道填土,致使壁画出现了许多褶皱。

甬道门墙上,正中绘了一只伫立在莲台之上、高有5米的正面大朱雀,高大华丽。大朱雀的两侧绘有神兽、羽兔和小朱雀等。空白处还点缀有彩云、莲花以及忍冬纹等。

墓道呈斜坡形,南高北低,全长37米,上口宽4米,下底宽3.5米,北端深约9米。营造时,先在地面挖成有斜坡的近长形的大坑,然后在斜坡处用土坯垒砌出墓道的两壁,外抹草拌泥,最外抹了厚约1厘米的白灰,之后绘壁画。斜坡地面,则是把一层薄薄的垫土夯打后,抹草拌泥和白灰,然后进行绘制。

地面上绘制了面积约120平方米象征着地毯的地画。地画的中部饰有14朵直径约1.4米的八瓣莲花图案,两侧绘二方连续的忍冬纹图案。三列图案用较粗的暗红色直线相隔,色彩庄重,显示了浓郁的北方民族特色。

因为北方骑马民族有使用毛织地毯的习俗,北魏和东魏,都是鲜卑族王朝,北齐虽不是鲜卑族政权,但北齐皇族高氏属鲜卑化的汉人,所以,高洋的陵墓中的这种装饰不仅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而且也是高等级墓葬一个重要标志。

墓道的东、西两壁,壁画面积足有320平方米,表现的是高洋皇帝出行的场景。

在东西两壁,地面上各有两列共106个仪仗人物徐徐前行,天空中41个神禽异兽飞舞奔腾,还有那些彩云、莲花等,气势恢弘。其实,出行的仪仗远远不止这百余人,墓室中那众多的陶俑也应是队列中的成员。

最前面的是朱雀、神兽、青龙和白虎。在画壁的前四分之一处开始,是仪仗人物,大小与真人相近。人物的上方绘神禽异兽,流云莲花等。随着墙面增高,人物上方空间增大,到了近四分之三的位置,画家又点缀了几个禽兽。这几个形象既丰富了画面,又让人感到仿佛还有数不清的禽兽正源源不断地赶来,加入到这个行列。

位于东、西壁中间部位的几个人物,身穿朝服,手持高大的旌旗、伞盖和扇形仪仗,装饰华丽、形制罕见,依据文献这些仪仗为皇帝专用,这是仪仗的核心部分。在他们的前边是担负开路、警戒等任务的军士,在他们后面则是身着朝服、手执“金节”的朝廷大员。“金节”,也称“节”,古代有“见节如见君”的说法,高级官吏外出时高举它便可畅通无阻。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那幅著名的“张义潮出行图”,出行队伍中就有一人高举金节。文献中也有不少皇帝在重大场合使用金节的记载。像高洋墓壁画中出现的,12个朝廷大员各执一金节,应是只有皇帝出行时才会有的。

队列最后是手持“绣氅”或仪剑的文官和武将,在北面接近甬道的部位,各绘了一个廊庑式建筑,下面排列着各执仪剑的几个人物。他们身披大圆翻领、红色对襟袍服,站在凭几的后面,每人身前矗立着一个随风飘动的“绣氅”。这个廊庑式建筑,对于墓室和墓道里的壁画来说,起到了连接过渡的作用。

如此气势恢弘的壁画,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彩云具有强化天境氛围、接合仪仗人物的作用。云纹的造型十分简练,但运笔干净利落,起落之间娴熟而充满自信。面对向同一个方向行进的众多人物,画家巧妙利用了人物侧面、正面、回首以及人物四肢的变化等手法,使这些人物避免了单调呆板。禽、兽中各用了几个回头张望的形象,便使他们成为彼此呼应的整体。画家充分利用了这个斜坡来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再加上那奔腾飞翔的神禽异兽、拖曳的云气、向后飘扬的幡、氅等,使整个画面达到了满壁生风的效果。

那么,艺术水平如此高超的壁画是谁设计和绘制的呢?(未完待续)(责编:孙达)

猜你喜欢

高洋仪仗墓道
高洋快刀斩乱麻
拉卜楞寺“道得尔”仪仗音乐的历史梳理①
朝鲜时代卤簿制度与仪仗军服饰
月下行吟
模糊生死界线:东汉墓内祭奠活动的考古学观察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我的死与你有关
此去不经年,后会终有期
中国北方地区墓道发展与墓葬建设关系研究——以高等级墓葬为例
仪仗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