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卷

2009-04-29

青年作家 2009年8期
关键词:活动文化

■专家谈经典诵读:不搞形式主义,塑造美好心灵

在当下提倡学生诵读经典有什么意义?经典诵读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应该诵读什么样的经典著作?如何让经典更长久、更深刻地影响下一代?……这些问题是发展经典诵读活动迈不过去的坎儿,也是活动取得实效必须解决的问题。日前,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公司举办的经典诵读研讨会上,10位专家学者对开展诵读活动的作用、前景、途径等阐述了各自的见解。

诵读经典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认为,开展诵读活动有多方面的收获,首先可以使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语言文字更加重视。我们现在不重视语言,重文轻语,重文里面又是重外语轻母语。而且,对外语的达标要求很高,但是对母语却没有什么要求。更为严重的是,现实中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物质产品轻文化产品的现象,因此有必要通过开展各种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来改变这种状况。对此,可以由专家、学者和老师带领青少年一起开展诵读活动,这对于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潜涛说:经典诵读的生命力、价值及影响,主要在于与时代的结合,与民生、素质教育的结合。第一,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属于文化的范畴,必须有一个价值导向。诵读经典把传统文化与近代以来的先进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密切地结合起来,使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导向;第二,经典诵读抓住了一个发展的动力之源问题。语言文字与诵读这种形式的结合,不是现在提出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比如说《三字经》是可以诵读的,这种结合为语言发展提供了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经典诵读是语言文字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三个承接——与传统文化、与现实、与世界文明的承接。诵读经典为整个语言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动力之源;第四,这也是语言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朗诵不是仅仅在于音质的美,没有朗诵者自身的境界和思想品位,就不容易去感染、影响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颂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全社会依然存在的重文轻语的倾向,当然也包括轻视朗诵,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目前我们的文化现状是值得忧虑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从“文革”开始与传统断裂,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奇缺,社会道德滑落有些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这都是我们民族精神缺失的结果。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弘扬民族精神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推动了人们对有声语言的认识,从有声语言里感受文化底蕴,获得美感的享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巢宗祺指出,我们都有一个体会,朗诵革命先辈的诗篇,会感到热血沸腾。这说明诵读不仅仅是语感的培养,也使人受到思想的熏陶,会带动个人审美趣味、人文修养的提升。有的人可能不明白,觉得读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能生产出粮食、住房、汽车?确实不能,但诵读能产生强大的、无形的民族凝聚力。如果说一个人积累了100篇优秀诗文,他跑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心里都会惦记祖国,他还会让子孙后代去读,他知道这里面的美和价值。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徐健顺说,吟诵是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因为吟诵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另外,吟诵也是非常强调个性、强调理解的,它对培养个性,培养创造力都是很有好处的,适合古代诗词文赋的学习。

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树荫看来,“中华诵”进高校,对提高现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素质是很有意义的。应该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是个不争的事实。经典诵读活动进入高校,使学生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是有好处的。而且,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到底怎么搞?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国家做了不少事,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显然也存在不少问题,而“中华诵”活动进校园无疑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吕学武表示,从2007年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开始推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时,中国教育电视台就是非常积极的参与者和坚定的支持者。如今,我国正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优秀的经典作品是民族之魂的一个浓缩。诵读经典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中国教育电视台会以很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

诵读经典不是古代经典的复现,而是应包括从古至今的诗文精品,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对于经典,应该诵读什么内容?在柳斌看来,还是要取其精华。我们古代优秀的著作要尽量多地纳入,但近代和现代的著名作品也要有。而且,诗词要有,散文、白话文也要有,题材要广泛。现代散文里有很多精品,像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很好的东西,朗诵出来很有感染力。还有革命烈士的诗词、通信,同样会使得人热血沸腾。这些好的经典作品一定要收进来,经典的范围应尽量扩大,不要仅仅局限于古代经典。

清华大学教授刘书林认为,经典诵读活动主要还是要有合适的内容。让孩子们诵读,一定要抓住经典,要选符合时代需求、对社会发展和心灵陶冶起积极作用的著作。要用坚持主旋律的态度和观点来挑选,不能出差错,比如选一些共产党人进步性的作品,就很能鼓舞人。

“诵读的内容应当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精神需求的发展来确定标准,要有针对性。”吴潜涛说,同时要处理好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传统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诵读出来,时代的内涵怎么体现,时代的价值在哪儿?它需要赋予时代内涵,需要解读。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韩经太指出,选择经典,肯定不会选一些文字不优美、诵读起来也不优美的经典。而是通过美声诵读美文,达到美育的效果。之所以要进小学、进中学、进大学,就是通过对美文经典的诵读塑造下一代美好的心灵,其实就是三个“美”字:美声、美文、美育。选择经典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真、善、美。我们选择真、善、美的东西,是让青年学生、让下一代首先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道德上纯粹的人,然后逐渐富有一种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情操,这样循序渐进的教育效果会更好一点。因此,选择经典诵读的篇目时,不要急功近利,尽量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

经典诵读应面向大众,进校园、进课堂,从内容到形式追求和谐完美,最终成为一种社会需求

“我们要善于用珍贵文化来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如果能够形成一个这样良好的局面,热爱母语的问题就能够很好解决。”柳斌说,通过倡导、开展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诵读是其中之一,如果这些活动能够很好地开展的话,国民的语文素质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只有大众的语言文化素质提高了,才可能出现更多的经典作品。因此,这项活动要办成一个公益性的活动,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

在刘书林看来,搞比赛、搞活动,一定要把语言常识和艺术结合起来,不能只说哪里好哪里不好,而应说明活动或比赛为什么好,一定要专家把内在的规律讲清楚。诵读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引起人们的兴趣,切实提高更多人的水平,也包括成年人的水平。而且,要允许不同的风格存在,不要搞一个模式。应该说,凡是带着一种艺术性、感人的东西,就值得提倡。孩子有孩子的特点,大人有大人的特点,只要诵读的内容在本质上符合这些内在规律性,就应该给予认同、鼓励、弘扬。另外,古代的经典一定要和现实问题有所呼应,不能简单地照搬过来。

吴潜涛认为,应该解决艺术与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问题。经典诵读,并不是要唱一台戏,并不是让演员去表演,而是要通过这种艺术的感召,让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这是一个形式、一个载体。如果把这个活动看成培养一个演员,那么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诵读活动只有与大学课堂、大学生活、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建设的外在环境相结合,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我们一定要让全社会领会到举办这个活动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只要引起人们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目的基本就达到了。”韩经太说,诵读是大概念,吟诵是小概念,主要是针对古典诗文名篇。不妨请专家用传统的某种吟诵调吟诵一遍,让青年学生知道古人还有这种吟诵调,让他们的知识丰富一点。在整个和谐中华民族文化的园地里面,要充分体现多样性,传统吟诵可能用到方言语调,在用普通话交流的基础上保留地方方言的特色,其实显示出了语言的丰富性。

张颂指出,经典诵读活动绝不应该搞形式主义,一定要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抵达孩子的内心。在诵读活动中,铸造灵魂是最终目的。全面参与要有引领、带动、辐射,形成核心和向心力量,形成一支主力军,加强培训、竞赛、示范、演出,建议成立在国家语委领导下的诵读协会。同时,出版中华诵读的刊物和《中华诵读经典指要》,把适合诵读的经典整理出来,由艺术家们朗诵、刻成光盘。另外,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开办中华经典诵读系列专题讲座。这样诵读水平就会由初级到高级,由浅到深。

在王树荫看来,对于经典诵读,第一,要加强研究,总结经验。比如关于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我们既要把四大活动——晚会、进高校、比赛、夏令营做好,还要重视内容。第二,要扩大宣传。在报纸、网络上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活动。第三,要从机制上完善。这个活动要让大家喜闻乐见,促使大家自觉地去做这件事。

山东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薛中锐说,把经典诵读活动搞得时尚一些,我很赞成。这个诵读不能仅在那儿念,也不能仅在那儿背,有时候背出来也不感人。我曾经找过一些朗诵经验丰富的人,选择一些他们钟爱的、有特点的作品来朗诵,效果其实很好。而且,有必要和有关部门联系,把这些名篇谱成歌曲,一边诵一边唱,还可以编成舞蹈跳一跳,甚至以京剧的形式来演唱,但是要以诵读为主,最终目的是让诵读晚会、演出让更多的人感动。此外,在中小学课程里,对经典诵读应该怎么规定,诵读哪些内容,相关部门应该作出具体的规定,这对于中小学生熟悉经典、热爱经典,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教育报)

■于丹:开卷有益 但读书千万不要太用力 太矫情

知名“学术超女”于丹十二日来到香港理工大学,畅谈“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她旁征博引,不仅活用《论语》和儒家经典,还对道家、佛家哲理乃至诗人李白、思想家龚自珍的名句融会贯通,与理大师生共度从经典到心灵的感悟之旅。

阅读到底给我们什么?于丹把阅读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了拿一个文凭,在职场提升自己。但比这更美好的境界是“无用的阅读”,是为滋养生命,为从容成长的阅读。“它不见得能直接给你一个文凭,不一定给你专业的技能,但是它能让你的心灵变得辽阔,给你幸福感和安全感。”

于丹认为,虽然当前有危机,但阅读养心。阅读能促进生命的觉悟,认识自我,清晰自己的内心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困扰,从而在生命的座标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把自己做成一碗米饭还是酿成一瓶酒

于丹观察到,受金融海啸的冲击,今年的毕业生都在抱怨,入行的门坎越来越高了,薪水越来越低,不少年轻人困惑,社会给的价值评定是什么?“不管这个社会现在给你什么评定,关键是自己怎样认定自己。”她说。

于丹与学生们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远见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下来,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

“假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一碗米到底多少价值,因人而异。你可以选择不被危机‘绑架,不只做一碗米饭。”于丹用一个个小故事和一句句经典,让看似遥远的哲思近在咫尺。

人正确,世界也就正确

有香港学生困惑于当今世界高速运转的节奏令人感到焦虑,找不到方向。于丹又说了一个故事:“有个哲学家,他天天终极追问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一直想不清楚。有一个晚上他写文章时,他的孩子在旁边捣乱,他越来越烦,看到旧杂志的封底是一个世界地图,他撕碎地图,让孩子把世界地图拼起来。这小孩抱着一堆破破烂烂的纸片走开了。二十分钟后却带着拼好的地图回来。父亲很纳闷。

“那小孩说,爸爸,我也不知道世界地图是什么样的,但我发现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世界我不知道,但人长成什么样我是知道的,一个人放正确,世界大概也就正确了。”于丹总结说,首先把自己心灵的图像拼好,才能正确看待世界。

有学生提问说,香港生活紧张,阅读时间少,经典就更加难读。于丹鼓励年轻人读经典,她说,真正的经典,永远都是最朴素的真理。她举例:“孔子谈到君子道德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世界上的忧思、迷惑、恐惧不能摆脱的时候,让我们的心更仁、更知、更勇些。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这些都很容易理解。”

她还指出,对于一本书,你不懂它的时候,不必苛求。把经典当成生活的一种提醒,随着自己的生命成长,一直在读,最后就能懂。读书关键是抱着一种从容不迫、不急功近利的心情。

“开卷有益,但读书,千万不要太用力、太矫情,要当作热爱生活的一件事情来做。”于丹最后这样提醒。

(中国新闻网)

猜你喜欢

活动文化
文化与人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