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的实践观

2009-04-28

管理观察 2009年9期
关键词:实践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赵 卉

摘 要: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实践观点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是深入研读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前提。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到了实践的观点,并以此贯穿全文。因此,我们对实践观的把握,也应该由《提纲》开始。

关键词:马克思 实践观 提纲

被恩格斯称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第一个经典文本,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纵观全文的十一条,“实践”二字出现的次数很多,成为《提纲》所述理论的中心。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把握,也可以自《提纲》始。

《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指出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即,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认识对象”把握的不准。他们把认识对象理解为与主体无关的自然存在物,因而只能唯物主义地理解自然,而不能唯物主义地理解社会。只能考察事物本质中的自然属性,必然走向唯心主义。马克思指出,认识对象应该是和主体发生作用关系的事物,也就是说,认识对象应该由主体、中介以及自然存在物三部分组成。而实践,是主体作用于事物的过程,因此,认识对象应该是实践,而非纯粹的自然存在物。马克思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人的主体性活动而仅仅把理论活动看成人的真正的活动,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能动性参与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认识,并以此建构认识论。因此,他把对象当成感性活动,当成人的实践去理解。同时,马克思也没有像黑格尔那样树立起一个“绝对理念”,而是把认识对象、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这样,马克思所指的实践范畴,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只有把实践作为人类活动的认识对象,才能唯物主义地理解自然和社会,才能坚定地行走于唯物主义道路。

实践作为人的认识对象,既包含了主体,又包含了客体,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这样看来,实践中存在主体精神层面和客体物质层面的双重因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客体的客观标准性使得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因为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要根据实践去出发解决,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认识的话,就可以推翻一切所谓的“天赋观念”论调。因为既然认识对象是实践,认识来源于实践,那么认识就必然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天赋的观念又从何而来呢?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明确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然而在《提纲》中,却无法明确看出马克思赋予实践作为真理标准的“唯一地位”。诚然,马克思确实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是一个实践问题,但如若就此给实践扣上“仅此一个”的高帽子,恐怕欠妥。

实践作为认识对象,作为真理标准,时刻联系着主体与客体,也即人与环境。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的改变来源于环境的改变,这是错误的,如果按照这个理论走下去,必将形成天才史观、英雄史观等唯心主义观点。因为这种学说没有正确地理解事件。马克思认为,人改变环境和环境影响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即变革的实践,人的活动和环境改变的关系只能在实践中形成。也就是说,实践是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也是客体反作用于主体的过程。英雄造时势和时势出英雄二者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英雄成不了英雄,时势也便不再是时势。

此处变革的实践让我想到一句歌词,“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一句流行歌词,一个哲学问题。到底是谁变革了谁,似乎是一个鸡与鸡蛋的问题。但毫无疑问,实践者永远都指的是人,人的活动才是实践。那么似乎可以确定,变革的是环境而不是人?但显然不是这样。环境必定围绕着人,人才是环境的主体。人的活动变化直接影响着环境,环境的改变也影响着人的活动,但相对而言,人在改变中更为主动,而环境则更为被动。因而,我想,从变革的实践的主动性而言,人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当然,这里的主动性除了变革对方外,应该也可以指对自己的变革。我们常说,“与其期待环境的改变,还不如改变自己”,其中所言,大抵就是人变革自己的主动性之意吧。

《提纲》第六条中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类本质”。所谓类本质,是指一种普遍固定性的东西。人的本质是变化的,如果本质是固定的话,也就是没有本质了。既然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那么在实践中一定存在着人的本质。实践是人的实践。按现在学术界的一般理解,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作用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也即是说,实践是人们所具有的能动地作用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人为什么具有这种能力?是因为人具有实践的本质,或者说,实践就是人的本质。然而,人的实践本质并不是不证自明的。几乎在马克思哲学之前的全部哲学中,人的实践本质一直被遮蔽着;人的本质被规定为理性,即人的活动只是被描述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哲学也由此成为解释世界的哲学。马克思突破了这一瓶颈,他指出,人在实践中的关系,不仅体现为人和自然存在物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也会有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也便是上面提到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由此得出结论,人的本质由人的实践行为决定,可以自我建构。也是从这里出发,马克思开始建立人们改变外部世界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既然作为单个的人的本质是由实践决定的,那么作为人的总和的社会的本质也应当是由实践决定的了。马克思在此指出了一个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他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生活本身是一个过程,它的本质就是实践的。

马克思在《提纲》的最后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实践能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任何哲学都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可以为人们的实践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实践在科学的哲学理论的指导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们自身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改造了人们的历史。如果没有实践,那么人类历史就会是一片空白,我们也将永远活在亿万年前。

哲学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功能是马克思《提纲》的一个中心思想,他所有的理论见解都围绕着“实践”展开,而并非是像黑格尔那般做一个纯粹的哲学逻辑的推演。他说,“关于离开时间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着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离开实践是思维,纯属空谈,也没有意义。哲学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但哲学也是来自于实践,这应该是学习哲学,研究哲学,探索哲学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思维倾向。否则,如果把哲学当成诡辩,当成经院哲学,当成纯粹逻辑的推演,那么所得的结果显然对实践无益,哲学也就失去了改造世界的作用,甚至也就是去了解释世界的作用。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的,其实就是来源于实践的认识,因此,我们可以从实践之出,就培养自己“实践以致用”的理念,以实践为出发点,以对现世今生和后世全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有益为衡量标准,进行有效有意义的实践。任何无意义的实践,对我们无益的实践都应该放弃,否则,只会在碌碌后得到无为。

我们现在学习,汲取各类信息和知识,通过头脑的切割整合武装后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然后将这些属于自己的知识以及自己通过学习知识创造出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得出对自己和全人类有益的结果,用哲学的理论作用于现实生活,必将结出累累硕果。实践之前的思维,是我们“解释世界”的过程,而实践之中的操作,是我们“改造世界”的过程,只有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我们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完满的实践。

《提纲》的诞生距今已有近170年之久,虽然我们生活的时代已与当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截然不同,但他所得出的实践观仍将伴随我们人类社会不断前行,指导我们翻开一页又一页绚丽的华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军,万寒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内涵和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论坛.2007(08).

[3]卞亚琴.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谈理论创新的意义——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理论观察.2007(02).

作者简介:赵卉(1985—),女,汉族,上海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实践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试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