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及其识别

2009-04-28

管理观察 2009年9期
关键词:识别上市公司

张 仪

摘 要:近年来,上市公司大多存在着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本文的主要目的旨在于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投资者提供识别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粉饰 识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证券市场也将日益完善、壮大起来。许多企业为了筹措社会资金,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都力争上市资格。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对外发布信息的很重要手段,是投资者赖以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所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目前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现象及其严重,带来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有鉴于此,本文探讨财务报表粉饰的动因、危害与识别方法,揭示繁华财务报表数据下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从而使投资者认清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动因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动机主要是利益驱动因素,总的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1.管理层业绩考核

对于大多数国企而言,经营业绩的考核,首先直接涉及企业管理当局(厂长、经理)的切身利益。其次,经营业绩的考核还会涉及企业职工的利益。当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时,企业只能为此不惜煞费苦心地“调控”账目,靠粉饰会计报表来改变业绩考核指标,以谋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2.融资的需要

首次发行时,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通过证监会审批,才能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于是为了股票上市,募集资金,塑造“绩优股”形象,上市公司往往需要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确保公司连续三年盈利,即“包装上市”。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也有严格的要求,即上市公司最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10%,但每年不得低于6%。于是,上市公司大都需要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时测算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10%。

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和自我保护的考虑,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或缺乏资信的企业。由于银行“救富不救贫”的政策(即企业财务状况、经济效益越好,银行越是“锦上添花”,企业越是周转困难,银行越是“釜底抽薪”),因此,为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好的企业,难免要对其财务报表加以修饰。

此外,会计报表是一种“商业语言”,企业之间在开展商品交易活动时,也往往以代表一定经济实力的会计报表进行“对话”。此时,会计报表实际上是衡量企业在某一业务领域的“准入证”。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为获得供应商的商业信用,做成买卖,也常对其会计报表进行乔装打扮。

3.维持上市的需要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之后,若在限期内仍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将最终受到终止上市的处罚。于是,为了维持上市,一些处于盈亏临界点的公司不得不对其会计报告加以粉饰。

4.减少缴纳所得税

对企业(尤其是一些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而言,企业投资者和管理当局为“确保企业的利益”,便出现了偷税、漏税、减少或延迟纳税的动机,而为达到这些目的,只能通过粉饰会计报表。调整账面的销售收入和会计利润,从而调整应纳税额。

另外,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现象如此严重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制度的缺陷。如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资本市场不成熟;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法规制定不全面;法律对经济犯罪的惩罚力度不够等。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危害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众多,包括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表粉饰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严重地违反了《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误导投资者,极大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因而各国政府、学界均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即通过上市为那些业绩优良,有发展前景的公司集中社会资源。在我国,上市公司是那些被认为经营业绩优异的企业,它们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进行财务报表粉饰,这种行为掩盖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从而较容易地获得投资者的大量资金,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缺乏了可靠性、真实性之后,增加了国民经济的不确定因素,误导国家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式的判断,直接危害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同时这类上市公司往往股价过高,容易造成泡沫,危害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2.阻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丧失了独立性灵魂的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视而不见,少数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拉拢客户而竞相压价甚至与企业串通共同作弊。这种恶性竞争的直接后果是事务所过度依赖客户,在执业中处于被动地位,也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受到严重质疑。如果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风潮得不到有效遏制,注册会计师行业只能畸形发展,无法发挥其正常的经济监督作用。

3.影响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要进行粉饰就需要内部会计人员的积极参与,尽管有些会计人员不是出于自愿参与造假,但迫于管理者的压力或某种利益诱惑对财务报表粉饰提供帮助或者亲自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这种行为造成了整个会计行业空前的信任危机,人们对会计从业人员普遍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会计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现有从业人员的执业环境和行为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4.危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高层在决策时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给决策者以错误的导向,导致决策失效,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将危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5.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

财务报表粉饰本身必然会造成管理的混乱和内部控制漏洞百出,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

6.危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一份真实、可靠的财务报表是最能反映上市公司全面信息的工具,广大投资者主要是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投资决策,通过对报表数据的计算分析判断其投资价值。然而,上市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后使财务报表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和作用,这种会计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误导投资者的决策。这种粉饰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终究是短期行为,一旦破灭,不仅直接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引发信用危机,使投资者对投资环境丧失信心。

如银广夏、郑百文等公司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虚增利润,真相被揭露后,其二级市场股价由百元左右(不考虑送、配股因素)跌至一元多,使广大中小投资者损失巨大,严重破坏了投资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识别

随着新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一些报表粉饰的常用手段,如利用资产重组、利息资本化、地方政府的补贴收入等调节利润,已经得到有效的抑制。但于此同时,会计实务中又出现了许多更加隐蔽的财务报表粉饰手段。如在不同控股程度子公司间的销售安排等。对此,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也增加了难度,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价值判断设置了“陷阱”,也对审计人员进行报表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1.通过经营战略分析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连接经营战略分析与财务报表粉饰的纽带是财务危机。经营战略是有关公司如何在行业内或市场中进行竞争的决策。经营战略分析是财务危机识别体系研究的重要起点,它为整个危机识别体系提供参照,并为预测分析做出合理的假设。通过经营战略分析,能了解上市公司的定位和竞争格局,并对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做出合理的预测;通过行业风险分析可以了解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竞争对手分析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如成本优势、质量优势等,找出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处于不利地位、陷于财务困境的隐患。通过对财务危机的识别,我们有理由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并经过定性定量分析判断其是否对财务报表进行了粉饰。所以,利用经营战略分析识别财务危机,从而判断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经营战略危机的征兆主要有:盲目扩大规模,负债比率过高;主营业务收入的非预期下跌;行业前景黯淡;巨额的研究和开发支出;过度依赖某家关联公司;过度依赖贷款。

2.通过管理者行为分析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动因时,我们不难发现上市公司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粉饰财务报表。假定一个上市公司在粉饰财务报表前本身是盈利的,我们也不能排除它不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如维持上市、获得配股资格等而进行财务报表粉饰,向外透露其高额盈利的虚假信息。盈利企业尚且如此,更何况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更为明显,并且事实上发生报表粉饰的概率也会大幅度增加。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管理者往往最先知道企业的财务危机,财务危机会迫使管理层通过多种措施来避免极端危机的发生。Jensen认为财务困境会迫使企业管理层采取积极行动,以提高经营和管理效率。章之旺、薛野的研究发现财务困境对管理者存在正向积极效应。所以,要关注管理者的行为,通过管理者行为分析识别上市公司存在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

总的来说,管理者应对财务危机的行为有以下三个方面:改变现金短缺状况;削减成本;高管人员的突然变更。

3.通过财务分析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建立分析模型,计算传统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如净利润和每股收益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资本积累率、市盈率等。但是事实上,参照以上杜邦财务分析系统指标进行分析存在很大缺陷,主要是收益指标容易被操控。对于特殊的行业,靠传统的财务指标无法准确的识别出企业是否粉饰财务报表,如网络公司,由于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广告收入和用户的点击率,我们可以采用类似注册用户数/用户点击率、广告收入/运营成本的指标来考察企业有无粉饰报表的痕迹。并结合以下一些分析方法进行识别:(1)指标识别法:应收账款周转指数、毛利率指数、资产质量指数、销售增长指数;(2)现金流量分析法;(3)税项分析法;(4)或有事项分析法;(5)关联交易剔除法;(6)财务报表重点科目分析;(7)会计信息的时间序列法。◆

参考文献:

[1] 黄娅.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分析[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3(04):10~15.

[2] 周林.财务信息与上市公司价值关系剖析[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5(03):27~31.

[3] 蒋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动因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02):19~22.

[4] 张凤霞.浅析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J].社会科学论坛,2005(07):146~147.

猜你喜欢

识别上市公司
法学意义上的弱者识别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青岛市中山公园园林树木易混淆品种识别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论犯罪危险人格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