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教学之我见
2009-04-27杨艳红
杨艳红
孔子有一句教学格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教学过程中,令学生进入“愤悱”状态,能较快地激发起学生探奇采异、探新觅胜的情趣,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良好氛围。
一、精心设问促思
当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似懂非懂时,其求知心理便与学习内容产生矛盾,形成“不协调”,由此产生探究心理。为了诱发这种求知欲,我在导入新课时,总要精心设计一些与新知识有联系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怀着好奇心去听讲,带着问题去思考,主动投入学习过程。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我提出问题:“在公路桥的一端,我们会看到限制载重量的标记,看谁留心注意到标记牌上写着什么?”当学生答出“吨”后,我又问“吨”是什么单位?你知道1吨究竟有多重吗?又如在教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我针对性地提出以下问题:“‘12×3+4一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有什么根据?”“如果这道题需要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有办法改变原题的运算顺序吗?”这些问题对于尚未掌握新知的学生来说,自然会产生一种急切求知的欲望,这是一种“愤”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讲授新知,必定会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和理解效果。同时学生在认识新知、理解和掌握新知之后,还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欣慰感,这对于培养稳定而长期的内部学习动机,无疑起到强化作用。
二、提供机会促说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学生不理解或认识不太明确的东西,无疑是表达不清楚的,但往往理解了的东西,也不一定表达得很清楚。不少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本来心里明白,但总是言不达意,以至于怎么也说不到“点”子上,这就是一种“愤悱”的状态。在这种想说又说不出或说不好的情形下,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拨、引导,帮助他们组织和完善语言,提高其完整、准确地概括和归纳运算法则、定律、性质等的能力。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通过观察一组计算题:
6÷2=3
60÷20=3
600÷200=3
6000÷2000=3
让学生先观察再讨论:从上往下看,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商又怎样变化?再从下往上看,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商又怎样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怎样概括这个规律?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暴露其表达上的缺陷,认识自己的不足,产生更好的愿望,自发进入“愤悱”的状态,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倾听学生发言,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发言给予积极评价,引导学生有条有理地表述,用“因果关系”的句式去分析,用“三段论”式的推理方法去进行有根据的判断、选择,在重点内容和关键词语上加以点拨。当学生进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的表述时,教师在加点的词语上给予点拨,让学生清楚、流畅、准确地表述这一知识规律。
三、创设悬念促疑
学贵有疑,有疑才能产生探究冲动,才能对学习发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疑惑,主动去思考,去争论,这是引导学生不断从一个“愤悱”状态进入另一个“愤悱”状态的重要手段。如在教学“连减速算”时,针对一道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先引导学生列出两个算式:(1)141-52-48,(2)141-(52+48),再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计算比赛。由于两式数据特点各异,计算繁简有别,计算速度形成差异,做(2)式的学生很快完成,这时,教师有意激疑:“做(2)式的学生算得真快!”学生便产生向新知识“冲击”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认识到连减速算的合理性和简捷性、快速性。在学生已经理解,当两个减数能凑成整百、整千等数时,就可以把两个减数先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它们的和的速算方法后,又出示减数是三个、四个的连减式题,将学生的认识由个别引向一般,此时,再提出:“这个规律该怎样叙述呢?”便将学生又一次引入“愤悱”状态,然后抓住“火候”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结语,以满足学生学习的新需求。对结语中的“有时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着重让学生讨论这里的“有时”与“一些”是什么意思?这样,再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学生再次思索、争论,又会产生解决新矛盾的欲望,并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到连减算式中数据特点各异的多样情况,使认识进入更高一层的水平。
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发掘学生认识需要与已有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去满足其学习的新需要。创设一个又一个“愤悱”状态,定会使学生处于“需要——满足需要——新的需要——更高的满足需要”这一系列矛盾的产生、解决之中。唯有这样,学生才会满腹疑惑走进探究,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需求才能不断得到满足。
作者单位
文山州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