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中“因材施教”探讨

2009-04-26汤子华

职业时空 2009年2期
关键词:教育学因材施教规律

汤子华

摘要:在教育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教学生所需;扬学生之长,教学议结合”。

关键词:因材施教。兴趣;规律,感性经验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已付诸实践,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如何在各科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使一个班级的学生各得其所,发展成才,这一直是教育者们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想学生所想,教学生所需

《教育学》是师范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关键在教师,主要应解决“想学生所想,教学生所需”的问题。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能力、知识水平及对教育学的看法、想法,摸清他们希望老师教什么内容,教多少,怎样教,然后再根据大纲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怎样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的确是件头痛的事。笔者通过个别交谈,了解到大家没有系统学过教育学理论;对本地的教育工作情况不太熟悉,外地的情况也了解甚少;当前教育状况知晓一些,外国的教育经验就基本不了解;对教育史的发展及前人的经验研究借鉴更少。他们希望教材上有的内容可讲或不讲,而教材上没有的,外地、外国的新的教育经验、教研成果、教改动态等新信息、新理论则多讲细讲。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对学习《教育学》这门课的意义不十分明确,有的认为教育学枯燥无味;也有的说:“学不学教育学都一样,我不学教育学照样当老师,照样能教书。”针对这些情况,笔者有的放矢地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1讲好绪言,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有自身的独特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都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和途径。而这一切,总是按一定的框架结构组合起来的。学生要掌握这门学科,先掌握这门学科的框架结构,就会给学习带来极大好处。

上好绪言,不仅要讲清教育学研究的对象,还要讲清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不仅要讲清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目的,还要指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根据教材的结构,教学中突出讲授了“教育学的发展史”部分的内容。介绍了我国从奴隶社会的孔子到民主革命时期的陶行知等一批教育家的实践和思想;介绍了古罗马的昆体良,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19世纪德国的赫尔巴特,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的凯洛夫,70年代的赞可夫等教育家的教育活动、代表著作、教育思想及其在教育史上的发展地位和影响。从而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另外,在绪言中还着重讲述了我国古代文献《学记》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特别强调了它在教育史上的“最早”地位,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

2增删教材,教学生之需

(1)补充适应的教育史资料。如教材中“封建主义教育”部分里面,一笔带过“汉朝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演变为‘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的‘科举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学生都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学中就可以适当补充,以达到“以史为镜”、“古为今用”的目的。又如在“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节中,教材一笔带过英国17世纪教育家洛克,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教育家卢梭,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斯宾塞,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欧文等人物,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就必须适当补充说明他们的生平和主要思想。当然,这些补充介绍目的在于紧扣大纲,结合教材内容,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全面理解马列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

(2)充实国内外最新教研成果。在讲“教育目的”一章时,介绍了上海育才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经验,介绍了天津、济南一些中学开辟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

在讲“教育制度”一章时,介绍了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中专、技校、农中、职中发展的有关资料,对本州教改、职数情况也作了简单述评。此外,还介绍了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情况。

在讲“教学”这一章时,介绍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研究成果及其五个教学原则;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思想;还介绍了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以及“发现法”。

在讲“德育”一章时,补充了中央有关加强中小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通知的精神,给学生介绍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在巴甫雷什中学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诸育全面和谐发展”的观点。

(3)突出重点,讲清规律。教材中某些基本概念不太清楚,例如,在绪言中:“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但在以后的各章中却避而不谈“规律”二字,而只讲“关系”,这就使学生费解。

首先,明确“教育规律”。在讲“教育本质”一章时,直接讲“教育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状况的规律”,“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在三大规律中,重点讲第三条,特别突出阐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的观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其次,明确“教学规律”。在讲“教学过程”一节时,直接讲“教学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结合的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在这四条规律中,突出讲述了第三条,并充实与之有关的一些教研资料。这样,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教学法原则,教学方法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第三,明确“德育规律”。在讲授“德育过程”一节时,直接讲述“学生知、情、意、行统一活动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生思想矛盾斗争转化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校、家庭、社会综合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此三条规律中重点阐述第一条,并把它与平常大家常说的“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就易于理解。

二、扬学生之长,教学议结合

师范院校有很多院系和不同专业,教育学的教师,不能用一个模式,一种方法去给各种专业及班级上课,应根据不同专业和班级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教有所异、学有所获,正如同仁们总结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第一,组织座谈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根据学生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自学、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在给教育科学系的学生上课时,组织了“怎样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如何开展第二课堂”等专题讨论。同学们先写好发言提纲,然后在小组上发言,再由小组推荐两位同学在全班发言交流。由于学生事先查阅了许多资料、文献、详细整理了自己的学习笔记,因而发言都能理论联系实际,很有说服力。其中,一个学生系统介绍了家乡多年来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对全体学生施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经验。

另一位同学在讨论中谈到,他所在的地区,某地方领导给学校规定升学率要在95%以上,于是,学校领导给教师交任务、定指标,教师向学生增课时、加作业,使学生成天处于极度疲劳紧张之中,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显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这样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当前学校的一些实际情况,既互通了情报,交流了经验,也找到了问题的差距。这不仅使学生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并以有力的例子证明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实用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师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第二,组织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结合教学的需要,组织专题讲座,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笔者请了州教研室的负责人给学生介绍有关中学教学研究动态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和途径;请都匀特级教师上观摩课;请系里老师讲了“现代西方教育流派”,“世界中小学教育发展趋势”等专题讲座。同时还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登台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这些做法,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第三,组织参观考察,增加感性经验。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使他们能更好地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到就近的一些学校参观考察。如讲到“教育目的”这章时,参观了都匀市第四中学,学生们亲眼见到该校的校办工厂和花木苗圃后,都深受启发。同学们纷纷表示,毕业回到家乡(边远地区),立志进行教育改革,开创自己所在学校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教育学因材施教规律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找规律
巧解规律
找规律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