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阅读与大学英语习得可行性研究

2009-04-26邓跃平

外语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英语学习

邓跃平

提 要:本文根据卡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分析“二语习得”、“二语学习”与可理解性阅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提出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阅读的大学英语习得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可理解性自主阅读建基于学习者已有的英语水平,不仅能有效提高词汇量和英语阅读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已知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能力,更深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英语思维,增强口语和写作语感,即加速英语的习得过程。以网络为媒体, 以提高语言能力为目标的英语习得模式,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学习指导性和学习时效性。

关键词:网络资源; 英语学习; 英语习得; 可理解性输入; 习得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2-0130-3

College English Acquisition and Self-regulated Reading

on the Basis of Internet Resources

Deng Yue-p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410076, Chin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prehensible reading. It puts forward a mode for college English acquisition on the basis of internet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self-regulated comprehensive reading based on the learners present English proficiency can improve not only the quantity of vocabulary and the ability of reading, but also improve the using ability of English vocabulary and grammatical rules, and further learn the English culture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gain the English language sense in spoken and written forms, that is,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English acquisition. The suggested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acquisition based on internet resources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learners language ability is practical, instructive and effective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Key words:internet resources; English learning; English acquisition; comprehensive reading; acquisition mode

1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提到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并提倡用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取代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外语教学硬件环境日趋成熟,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校园网,为学生将已学英语知识用于实践交流、获取信息提供最佳通道。我国外语教学研究在利用和开发现代科技方面,主要是研究和实践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利用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大量使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从而使英语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但是,中国的英语教学环境是外语环境,而不是二语环境,学生在校园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实践和运用,即不能及时“内化”,变成自然习得的语言。所以,为学生,尤其是为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习得环境,应该是当前英语教学研究中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网络资源是英语学习者最新、最地道、最丰富的“语料库”,是信息量最大、最能反映语言发展趋势、更新最快的语言教材,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最佳英语“习得”环境。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网络是“地球村”村民相互交流的主要通道,其中的英语地道、纯正。

2 “二语习得”、“二语学习”与可理解性输入

“二语习得”与“二语学习”区别是卡拉申(Krashen)理论的核心,它对新语言知识的内化、贮存和实际输出都有实际意义。他认为,“习得”和“学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其中,二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而二语学习是指“有意识的语言学习,尤其是通过老师有组织的语言课堂教学”(Ellis 1985: 229, 263)。两者无论在目的、环境,还是在结果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前者以真实交流为目的,也就是在目的语环境中,在使用该语言生活和工作等的交流中,自然学得语言,也称隐性知识。其习得的语言具有实用、地道得体等特性,但其语言知识可能缺乏系统性。而后者则以系统学习语言为目的,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集中时间系统学习语言知识,也称显性知识。但语言课堂环境可能缺泛语言真实性,可能脱离生活实际。“习得”的语言知识储存在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区,随时自动地供给语言输出。而“学习”的语言知识在本质上是超语言学的,它也贮存在大脑左半球,但不一定在语言区,只用于语言输出的控制过程。根据卡拉申的监控理论,学习者能真正应用的语言知识只是那些习得的隐性知识,而学习的显性知识只能在语言行为之前或之后起监控作用(Ellis 1985:179)。

可理解性输入就是卡拉申的输入假设,指学习者理解或阅读程度略高于其现有水平的材料而进行的习得。它要求两个条件:(1)习得者理解材料的内容必须包含“i+I”(i表示学习者现有的英语基础,I表示阅读语言材料的难度大于学习者现有基础的量);(2)习得者必须把注意重心放在文章意思的理解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Ellis 1985:157)。即使习得者理解输入材料,但也并不意味着其内部习得机制对其完全进行了加工、同化,进而被学习者全部吸收。输入只是给学习者提供习得的语言材料。卡拉申认为,输入的语言材料要经过“情感过滤”,才能变成学习者吸收的语言能力(Ellis 1985:159)。输入材料只有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却被排斥。因此,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应加大理解性语言输入,尽可能降低“情感过滤”,从而获得最大的“吸收”。由于存在“过滤”的因素,输入并不能完全等于“吸收”,只有当“输入”大于“吸收”时,学生才有所习得。在中国外语环境中,应该把“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语言习得。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语言的输入量,对输入语言材料的要求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i”上,适当加大学生理解的难度“I”,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i+I”.

3 基于网络资源自主阅读的可行性分析

自主阅读建基于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我国学生主要是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外语知识,并通过各种课内外活动习得语言知识的运用技能。而这种人为的语境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读等输入真实自然语言的基础之上。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属性,英语和汉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外语学习者要有语感、文化和语境意识。所以,我国外语教学中更应有外语习得意识。在没有自然语境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外自主接触尽可能多的真实语言材料,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作为工具获取真实信息,从而使学到的英语知识变成能运用自如的习得技能。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周课时仅4学时,基本上还是在语言“学习”层面上进行教学,其语言输入量只限于课本内容,并且学生受四级、六级考试影响,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去孤立地记忆词汇表和做各种语法题,从而导致“费时低效”的后果。在外语教学环境中,接触自然语言太少是导致输出困难的根本原因。所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加大自主性阅读输入,对学生的语言习得有深远意义。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的要求,词汇教学分为领会式掌握(指看到英语单词能理解其词义)和复用式掌握(指能正确拼写单词并掌握其基本词义和用法)。由于学生入学时水平不同,基础阶段的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达到四级为基本要求,领会式掌握4,2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300);达到六级为较高要求,领会式掌握5,5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800),高级阶段领会式掌握6,500个单词。

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高校英语专业词汇教学分为入学要求、二级要求、四级要求、六级要求和八级要求。其中,入学起点词汇要求不少于2,000个,通过4年的英语专业学习达到八级要求时,词汇量达到10,000到12,000个,并且能正确、熟练使用其中5,000至6,000个最常用的搭配。

根据以上教学要求和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历史推测:大学二年级以上学生至少掌握3,000以上的词汇量;语法结构方面,高中阶段就基本学完。

有效地从阅读中习得英语,需要一定的基础词汇量。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词汇表参考了英国Collins 出版公司的语料库以及Brown, Lob等语料库,经过分析编成。可以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词汇表包含的基本上是通用词汇或者核心词汇(刘润清2003:65)。

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如果以日常对话为目的,那么掌握大约2,000个使用频率最高就够了,因为其中包括大约96%的口语语境;如果达到读懂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的水平,需要掌握的词汇应该在3,000 到 5,000个之间,再加上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Schmitt & Maccarthy 2002:103)。

Batia Laufer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有利于词汇数量和质量习得提高的最佳阅读词汇量应该是3,000词族(word families),也是通过阅读习得词汇的已知词汇量的最底线(Coady & Huckin 1997: 20)。

网络硬件现状为学习者提供了无限的英语阅读资源和交流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7年12月8日至12月31日进行的网上调查,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比2007年6月增加4,800万人,2007年一年则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在中国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占28.8%,是所有行业中比例最大的。

另外,就网民职业结构而言,学生人数最多,占28.8%(www.cnnic.cn, 2007.12)。这说明青年学生对网络形式最感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然英语环境和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以获得信息为目的,进行阅读和交流。

基于网络习得英语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和交流方式习得英语,学习者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阅读材料太容易,学习者会得不到提高;相反,如果太难,生词太多,学习者在阅读时不能得到任何信息,无法进行交流,就会失去信心。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通过浏览英文网页找到合适水平的阅读材料。但是,大学层次的学生至少有6年的英语学习历史,掌握至少4,000以上词汇,因此大学是进行可理解性阅读输入习得英语的最佳阶段。据此,我们认为,大学英语习得模式应该是课堂教学结合课后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自主阅读。

根据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在学生语言习得过程中,输入的语言要经过“情感过滤”。它决定着语言习得者把输入的语言转化为吸收的量(Ellis 1985:263),即语言技能的吸收量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动机、信心、焦虑等。通常“输入”应大于“吸收”,经过不断吸收,最后达到英语习得的目的,使所学得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自动输出的、运用自如的英语交流能力。

4 结束语

对于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或相当英语程度的学员来说,基本英语语法知识已学完,并至少掌握3,000个以上的英语基础词汇。但是,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普遍不理想,在进行语言输出即说和写的表达时存在障碍,不能像母语一样流利表达。这说明,研究在中国语言学习背景下,如何把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很有价值。根据二语习得原理,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要转化为英语运用能力,就要通过该语言环境进行语言习得。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网络给外语学习者营造了地道的语言环境。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已经开发的各种多媒体以外,还有必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中的自然英语环境,加快所学英语知识的习得过程。运用网络工具或软件,与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有效交流,浏览英文网站,获取信息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是提高大学英语习得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刘润清 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Coady, J. & Huckin, T.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Cook, 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Schmitt,N. & Maccarth,M.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收稿日期:2008-05-23

【责任编辑 李洪儒】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英语学习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建设研究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