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2009-04-26李庆刚
李庆刚
摘 要:“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中旬在无锡召开。会议围绕改革开放30年历史,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的建设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其研讨主要内容综述如下:关于改革开放的缘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历史阶段和历史经验;关于30年来理论创新、党建制度创新问题;对30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苏南模式”的探讨等等。
关键词:改革开放;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综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4-0041-03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面总结30年来的历史经验,考察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与把握,2008年11月18日-20日,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中共无锡市委、中国现代史学会、全国党校系统党史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共无锡市委党校承办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在无锡召开。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杨卫泽,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黄文虎,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柳建辉,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郭德宏,无锡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全生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作主题报告。他以“深入研究改革开放30年历史是党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深入研究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是党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加强党史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是党校党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三个“光荣使命”为主线展开论述,指出:充分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要有“大历史观”,要把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放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共计210年的大的历史阶段中去考察,放到建国以来60年的历史中去考察。他还对当前把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划分为“五阶段”、“四阶段”、“三阶段”等各种观点进行了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指出党史学科应抓住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有利契机,拓展研究视野,深化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使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会议期间,与会者围绕主题,深入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从路线、方针、政策的角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客观”分析;讨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现将研讨会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改革开放的缘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历史阶段和历史经验
有学者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缘起与“双重逼迫”关系密切。所谓“双重”,一是从我国自身情况看,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号召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二是从外部情况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中国之所以要义无反顾地选择和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是严酷的国内困境和严峻的外部压力“双重逼迫”的产物——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被迫的选择,然而却是惟一正确的选择。有学者指出,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有学者总结为:坚持改革开放,必须以正确的方法澄清是非,以科学的态度排除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把从国情出发、渐进改革、科学发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开放,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坚持改革开放,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继续解放思想,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有学者认为,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世纪之交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全球化过程,为这一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世界眼光和外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为这一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现实需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这一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为这一理论的形成不断提出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具有的巨大理论勇气,是这一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分为三个阶段:提出阶段,即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展开阶段,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阶段;形成阶段,也就是科学发展观形成阶段。有学者还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经验,主要是:始终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前提;从中国国情出发,把握时代特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基础;重视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文化基础;始终坚持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主体条件。
二、关于30年来理论创新、党建制度创新问题
30年的改革开放是一个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有学者指出,30年来的理论创新表明,我们既没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有学者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中党的思想理论创新过程及其经验,指出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和永恒课题,执政党必须善于借此推动社会发展;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党的思想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论创新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群众路线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和途径;理论创新是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切实增强其现实针对性。
关于党的建设问题,是与会学者讨论的一个重点。关于党的建设的实施路径,有学者指出:要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对党的领导和执政范式及工作模式、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进行全面创新。有学者从构建和谐党群关系角度指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要直面社会阶层复杂化和群体利益多元化、非政府组织大量出现、公民现代意识不断增强、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迅速发展、腐败滋生蔓延等方面的重大挑战。在讨论党的建设问题时,党内民主又是涉及最多的一个主题。有学者通过回顾30年来推进党内民主的做法,认为为了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有必要对党内民主程序进行研究,探索建立与发展党内民主相适应的程序规范,通过对党内民主程序不折不扣地执行,使党内民主权利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应当着重从清除封建专制残余思想、改革高度个人集权的党委制度、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改革党代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等方面入手,完善党的建设的实施路径。
三、对30年来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与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苏南模式的探讨
在探讨经济体制转变的基础上,有学者指出,30年来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无疑是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成功的改革。这个转变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要保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必须向成本收益率要经济增长率,为此,要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开发新技术、新能源,并优先考虑人类发展。
有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从全面均衡发展,到重点发展、可持续发展,到现在的科学发展,体现出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不断认识过程的深化。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探索出来的,中国既不会根据各种所谓的“共识”指导自身改革,也不存在向外“推销”自己经验的需要,中国只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对于“苏南模式”或“新苏南模式”,有学者指出,这一模式的概括侧重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而当地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却没有包括进来、体现出来。外界的评论对苏南干群认识影响不大,他们认准有益的事就去干,无益的就不干。今后,应从科学发展的实际出发,继续深入研究“苏南模式”或“新苏南模式”及其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
四、关于30年来的思想文化建设情况
对于解放思想,有学者指出,通过解放思想,中国清醒认识到与世界的差距,才有了前进的动力。解决中国未来的问题,仍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有学者指出,当前解放思想,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使全党的思想高度统一于科学发展观,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有学者探讨了中央党校党史教学改革与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关系,指出1977年中央党校复校以后,进行了以讨论和修订党史教学方案为内容的党史教学改革和党史问题大讨论,这不仅对中央党校,更对全党的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建设涵盖范围广泛。有学者考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问题,认为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应规避限制人权的道德命令,尊重人们对道德选择性的要求,给“无痛道德”以存在的合理性。有的学者还评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新权威主义之争,认为这一争论所以提出,是中国在走向市场经济改革时代存在权威与自由的关系问题,这是当代和未来几代中国人仍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
五、关于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研究方法
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有学者指出,回顾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还其本来面目,重要的历史人物要出场,否则很多历史解释不清楚。有的学者指出,在总结经验时,对问题的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还有学者指出,回顾总结30年的经验,要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对于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创造的历史和发挥的作用,应该大书特书;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实践,及时总结新鲜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以指导实践。□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