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009-04-26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表象想象力事物

洪 纯

想象力,是在已有表象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加工或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它是对已有形象的更新,是一种再创造,是人脑的最重要的智力活动,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和源泉。”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主要通过如下的尝试。

一、指导学生积累表象

想象是将头脑中贮存的表象进行改造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表象是再现于头脑中被感知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它不仅是想象的现实依据,还是决定想象丰富性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记忆的表象越多,它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因此,要指导学生在平时多积累表象,为想象写作打好基础。积累表象的主要方法有:第一,开设固定的阅读课,指导学生多读,让学生采用卡片摘记法和剪报法收集作文资料,积累丰富的表象。第二,表象默记法。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或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录下来。这种记忆是对观察的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抓住其主要特征而记录。这种做法能引起人们对当时场景的回忆,为想象作文打下基础。

二、要引导学生感知情景。

要使学生积累丰厚的表象,还必须训练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是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要训练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应做到两点:第一,感知事物前蓄情于意。即要求学生感知事物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无论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还是山河田野、花木鸟兽,抑或是亭台水榭,在感知前要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名人诗赋,民间传说、传奇故事以及景点介绍等。并在反复阅读中受到感染,生发激情。第二,感知事物中融情于物。即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视、听、味、嗅、触去感知客观事物的模样、色彩、声响、芳香等各种属性;由此而生览物之情或触景生情;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感想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木之中,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要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创造出情境美。如,我在讲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时,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了如下引导:“同学们,诗人在冷落清秋的时节和意中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前途渺茫,相见无期,这种凄凉的心境为什么用‘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呢?还有类似的写法吗?”一经提示,学生驰骋想象,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列举出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月”,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认为这些诗句都很好地做到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由于汲取了丰厚的文学素养,学生的语言便生动形象,妙语联珠,写出了不少锦文华章,做到了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语自华”。

三、培养学生的联想力。

联想力是指由某人、某事物或某事理联系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能力,它是对头脑中已有事物的再现,是想象力的初级形态,是想象力的基础,因而培养想象力要先从培养联想力开始。写作教学应重视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可给学生一则材料,让其概括得到的启示,进而谈谈自己产生的联想,也可让学生根据任何几个词语经过四五个递进联想,都可以建立联系的方法进行构思,来训练联想能力。如给出一组词语:鹅卵石、月亮、柳树、织女星。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展开联想和想象。或写成抒情或编写故事,完成一篇文章。经过这样的强化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而且能强化学生普遍联系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想象主要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其他手段,如图画、图形的示意再创造出该事物形象的过程。而创造想象是作者在构思中根据一定的写作目的,独立地在头脑中利用有关的表象创造出的新形象的过程。作文教学可运用多种作文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①观图作文。出示图像,让学生观察感受,然后根据图像进行想像,写成文章。②按文续写、改写。即截取一个故事的开头或其中一部分,让学生续写结尾或相应部分,以此培养再造想象力。如《项链》一文,可让学生改写,如果项链没有丢,玛蒂尔德将会面临怎样的人生命运。③假想作文。以“假如地球上没有水”、“假如我有一对翅膀”、“假如我是……”为题进行写作训练。这类作文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④科幻作文。如今的学生生活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年代,通过电影、电视、广播、书刊等多种媒体学到许多未知的科学知识。而科幻作文既能满足他们爱幻想的心理,又能帮助、促使他们达到那种“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神与物游的境界。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极其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同时,这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作者简介:洪纯,广东省揭东县白塔中学。

猜你喜欢

表象想象力事物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奇妙事物用心看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