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和谐体育教学必备要素的探讨

2009-04-26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要素教学

陈 龙

[摘要]本文对和谐体育教学必备要素的探讨,论述了新时期和谐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继而对实施和谐体育教学的意义和前景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自己对和谐体育教学方向和方法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和谐体育;教学;要素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是大学生提高生活品质、增强体质,获得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 发展的重任,他们面临学习、就业等社会竞争和自身情感的 双重压力,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造成的心理障碍明显上升。体育运动是满足学生需求的重要活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运动快乐感的同时,也能够缓解各种内在及外在的压力,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与追求。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 的形成, 有利于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各社 会成员和谐关系的培养与形成。探索高校体育教学的和谐 性,有利于我们了解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对运动快乐感 的影响程度及合理利用优势因素,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融合、乐观 、自尊、愉快的积极情感,创造性地享受运动快乐,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一、和谐体育教学必备要素

(一)体育教学过程 自身的和谐

体育教学过程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这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诸要素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又互为制约、互为促进,形成一种动态平衡,达到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和谐。

1、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体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乐学、乐教,使全体 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求得发展, 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 体验克服困难后获得“ 愉悦”与“成功”的快乐。锻炼、学习与比赛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以互相理解、友谊、 团结和公平的比赛精神来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使大学生相互之间产生亲近感,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2、教师与教法的和谐。体育教学讲究组织和提倡丰富的形式、 方法与手段。在组织教学中尽可能体现宽严有度、 张弛适当、统分合理、教与学协调一致。这种形式应突破以往体育课整齐划一的特点,提倡一种更为亲切和谐、创造新颖多样适合学生的练习,激发学生高昂的练习情绪,使身、心、智的活动处于高峰状态,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练,寓教于乐。

3、学生与教法的和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法关系表现在多方面。首先,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依据学生具备的内部条件、参与的主动性,等等。其次,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教育目的的实现,依赖于外在的目的和内在的需要在某种层次上的统一,调和情感上的共鸣,即教和学统一。再次,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因此,精心设计一个个既有新颖性 ,又有浓烈的趣味性的情境,来迎合学生的“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以引导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多方位地探求、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4、教材与教法的和谐。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学生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得,取决于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而其中教材的搭配是否合理,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选用有效的方法、手段才能促进、激发作为获得知识、技术、技能的主体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子日:“无情趣,则不乐学”。教材失去娱乐性,枯燥无味;教师教法陈旧,缺乏新意,手段呆板,学生就不乐意学,学习情趣降低,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变通,并适当吸收其他各种体育教法的长处,形成许多变式, 适用于不同的体育教材内容。

(二)体育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的和谐

教学环境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总和。通常称前者为“硬环境”,后者为“软环境”。教学过程只有与教学环境密切配合,相互适应.才能使体育教学处于和谐状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应做到:第一,“硬环境”即场地、器材布置美。力求作到场地干净,整洁舒适,粉线清晰,运动器材外形美观、放置有序, 场地周围配以富有教育意义的标语、图片,使学生赏心悦目,增加美的感染力。第二,“软环境”即师生关系健康、和谐、情感美。情感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因此,教师教学激情要高,要热爱、关心、了解学生,以情感为纽带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合作、和谐的关系。同时,充分利用情感的调节作用和动力作 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在活动中显现的审美意向,进行形成性和激励性评价,加以鼓励赞扬,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增加信心,保持与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建议与设想

(一)转变思想观念,实施和谐教育和谐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是以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为宗旨的

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克服传统教学思想的局限性,从教育学、 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上深刻理解传统体育教学与和谐体育教学的关系与区别,从思想和行动上支持体育教师工作,从物质上保证体育教学的需要,把和谐体育教学落到实处。

(二)提高教师素质,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授课是一门艺术。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完善自我,树立正确地体育教育思想,激发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情,充分利用教学方法的多变性、综合性、艺术性,准确、恰当地把握好放任与限制、主导与主体的关系,逐步形成发扬民主尊重个性的教学气氛,从而有利于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三)运用科学方法,设置课程体系

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设置既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新时代的需要,学校要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专家和有代表性的学生参加教材的编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入全新的概念,努力使教材既不失传统教法的优点,又具有创新性,以社会需要为根本原则,努力培养适合社会急需的人才。

作者简介:陈龙(1988—)男,湖北省襄樊市人,华中师范大学2006本科在读,主要从事运动训练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要素教学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