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2009-04-25
(广州市中医医院 营养室,广东 广州 510130)
目前营养支持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日益受到重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机械通气患者无法正常进食的时间较长,营养缺乏,易发生各种营养不良,因此,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增强患者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尽早脱机等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呼吸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3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机械通气患者加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72.43±5.2)岁;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74.21±4.6)岁。两组一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在30~48 h内置鼻胃管,经鼻胃管泵入能全素(荷兰纽迪希亚有限公司生产),首日为500 mL(500 Kcal),据病情逐渐加量,第3 d增至800~1 200 mL。对照组经外周静脉输注葡萄糖,鼻饲粥汤、菜汤,热量约2 500 kJ/d。
1.3 观察指标 于入院第1 d与第8 d抽血查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肝肾功能、血糖及电解质,同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评定指标检测结果 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本文资料表明,予肠内营养支持的实验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早期鼻饲可防治胃黏膜损害,实验组无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是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而予肠内营养的实验组发生率降低,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肠道血流,进而增加肝内血流,保护了肝的网状内皮系统。实验组肝肾损害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也较低,因能全素具有营养完善均衡、不含乳糖、低渗透压和肾溶质负荷、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可以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氮量和必需脂肪酸,而且能有效预防血糖升高、高渗透性腹泻、肝肾负担增加等。营养改善及各种并发症的减少使实验组病死率降低,预后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变化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比较
总之,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使患者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稳定内环境、增加机体免疫力、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冯阳春,欧阳翠华,李 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与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436.